如何研究体育健身活动的现状
(一)国内社区体育建设的历史沿革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深入,出现了城市社区体育的萌芽,这是以城市居委会和农村乡镇为主体的体育社团。但这类社区体育发展规模相对较小,组织分布分散。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了城市社区和社区体育的快速发展。现阶段,我国的社区体育主要在一些大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农村城镇开展。社区体育已初具规模,但仍存在发展不平衡、制度不完善、组织不成熟等特点。长期以来,我国的社区体育是以单位、行业、系统为单位来组织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建立,国营体育的单一模式逐步改变,形成了国家(单位)、社会、个人三方合作的体育发展模式,开始走向国家宏观管理、社会需求调节、个人积极参与的社会化体育发展道路,为社区体育的大发展创造了历史机遇。
21世纪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国家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逐渐从“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决定了人们对休闲、娱乐、自我完善的体育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趋势。当人们的体育需求在工作中得不到满足,政府不再提供很多具体的体育服务时,人们的体育兴趣就会开始从工作转向社会。具有就近、便捷等特点的社区体育将成为人们满足体育需求的重要途径,社区体育在社会体育中的地位将不断提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体育发展水平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将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良好机遇,对社区建设和社区体育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城市社区体育将是未来50年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和体育发展的重点。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社区体育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二)国外一些体育社团的实践经验
国外对社区体育的研究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其原因与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变革的时代有很大关系。社区体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控制方式已经受到高度重视。从近年来欧美日的研究情况来看,运用社会行动理论研究社区体育参与、社区体育组织结构、社区体育模式、社区体育方法和效果评价较为普遍。社区体育的理论研究极大地推动了体育实践的发展。美国的全民健身运动始于19世纪末的“休闲运动”。现在,美国社区已经实现了每65,438+0,000人拥有一英里的露营、骑行或健身路径,每25,000人拥有一个公共游泳池,每65,438+0,000人拥有四英亩的开放式休闲公园。美国社区的运动项目很多: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网球、垒球、橄榄球、游泳、体操、滑冰、滑雪、高尔夫、跆拳道,还有很多运动场地,比如高尔夫球场、网球场、游泳池、鱼塘、露营地等。,可以进行骑行、滑翔、航模等体育活动。
英国大约有2900万16岁的成年人参加体育活动。社区的基本体育和健身设施主要由地方当局提供。政府鼓励每个地方政府制定休闲战略,以确保有足够的体育设施来满足当地的需求。英国每25000人就有一个社区体育中心。可开展17运动项目,即羽毛球、篮球、保龄球、壁球、五人制足球、健美操、室内曲棍球、柔道、空手道、健身、舞蹈、网球、迪斯科、轮滑、乒乓球、蹦床、排球等。
1975年,新加坡将全国按照人口分布划分为15个体育设施,并规定20万人左右的居民区必须建设体育中心。它的标准是:3个50m的游泳池,3个羽毛球场大小的健身房,29个网球场,6个篮球场,1健身室。到2000年,已建成15个区域性体育健身中心。运动中心可提供以下项目:羽毛球、排球、篮球、英式女篮、乒乓球、迷你网球;在类似公园的环境中建立慢跑、散步道路,建立太极、武术等相对集中的健身点;提供现代化健身房,包括减肥和改善心肺功能的设备;向居民播放舞蹈和有氧运动的教学电影和录像。开设初学者课程是为了向家庭主妇和老年人传授一种以上的体育活动基本技能,从而使体育在人们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1964东京奥运会后,日本体育的重心从竞技体育转向大众化,日本的社区体育也在此时发展起来。日本社区体育的组织载体主要有综合性社区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中心和各种社区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中心的建设体现层级性,分为基层社区、城市乡镇、地县三个层次。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将体育运动视为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手段,并试图通过体育运动实现自我价值,强调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的自律性和创造性。这一变化对人们的健身活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日本人的健身活动以垒球、棒球和台球为中心,还广泛开展乒乓球、羽毛球、跑步、门球、美容体操、有氧体操、滑冰、游泳和台球。
国外社区体育实践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社区体育的发展需要合理整合有限的社区体育资源,不断完善社区体育的管理体制,逐步完善社区体育的组织体系,丰富活动内容,实现社区体育潜在的文化教育功能。社区体育的建设和发展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以社区为单位,以体育文化为载体,促进社区居民的体育参与,形成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强化社区的组织结构和文化整合功能,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的体育需求,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培养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人,是面向2008年奥运会的中国体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北京社区体育建设和发展的核心问题。
二,北京社区体育的发展
在开展全民健身方面,《北京奥运行动计划体育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指出,实施体育组织、健身设施、体质测试、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指导和群体活动。六步走社区活动应与奥林匹克文化环境建设相结合,丰富“人文奥运”的内涵和实践,促进体育文化的发展。目前,北京市社区体育建设在这六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社区体育组织已初具规模。《规划》的目标是在100%的社区居委会建立体育组织。目前,本市已有126街道办事处和2401社区居委会成立了体育协会,社区自发组建了体育俱乐部。东城区安定门街道办事处所属的18社区居委会有12个不同项目的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宣武区广外街道红莲社区居委会成立会员制健身俱乐部。
(二)配备相应数量的健身设施。《规划》的目标是实施北京市全民健身设施配置计划,年配置面积70万平方米以上,使每2500名市民拥有一处全民健身设施。到2008年,全国健身设施中50%以上的器材将得到更新。几年来,全市共建设全民健身工程3874个,总面积283万平方米。2003年,全市建设了31全民健身标准项目,配备了500个篮板和500个羽毛球网。目前,本市100%的街道、100%的镇和有条件的社区居委会已配备全民健身工程。黄白相间的社区健身设施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北京有近千个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崇文区全力以赴推进“北京奥运精品长廊”建设。海淀区清河街道延庆体育文化公园已投入使用。天桥街道健身中心、青少年户外活动营地和木樨园广材体育馆篮球广场、奥运示范社区和龙潭湖体育主题公园、中关村体育大厦、北清体育健身公园、北安河体育公园等将陆续建成。
(3)建立国家体质测试站。《规划》指出,未来6年,每两年开展一次全市体质监测跟踪调查,动态观察市民体质变化,发布北京市市民体质监测结果。到2005年,50%的社区居委会和20%的乡镇建立国民体质检测站,力争2008年达到100%。2008年,各区县将建立设备齐全、技术先进的国民体质流动测试站。目前本市体育人口2000年为41.83%,2002年达到49.47%。2003年,每天参加健身活动20分钟以上的市民超过了全市总人口的一半。目前,全市已有126个街道办事处建成了国民体质检测站,并对其中的50个进行了升级改造。到2005年,我市体育人口达到50%,其中城市达到55%,2008年达到60%。2010年达到70%左右,国民体质测试有望通过80%以上。
(四)有一定数量的从事健身指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北京市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7410人,其中7622人在全市3811早晚锻炼辅导站工作,为超过百万健身者提供健身指导。北京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包括组织、管理和技术指导指导员。目前国家一级认证体育指导员85人,一级809人,二级4939人,三级11577人。该计划的目标是,到2008年,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2.2万人。
(五)开展大型集体活动。北京市积极探索和推广便于携带、小型实用、健康文明的体育健身方式,不断推出适应群众健身需求的活动组织形式。65438年至0997年,举办全民健身运动节,规模逐年扩大。第1届体育节举办了5000多项赛事,200多万人参与。2003年,第四届体育节举办了7000多项赛事,有386.5万人参加。2003年,全市近770万人参加了全民健身活动。在马甸社区,辅导站里设置了深受年轻人喜爱的街舞和拉丁舞。每天晚上,马甸桥头和元大都遗址公园都有100多名舞蹈爱好者。2004年,北京举办了“魅力北京,文化奥运——居庸关万里长城太极拳表演”、“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雅典——北京同行”等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
(六)制定系列计划,开展体育文化宣传活动。65438-0995年,北京市开始开展全民健身宣传周活动,促进了群众体育的发展,拉动了体育经济,推动了全民健身服务业的发展和完善。北京倡导“六结合”,即人人健身与奥运同行相结合、健身周与群团工作相结合、大型活动与基层小型活动相结合、健身周与推广健身方法相结合、宣传树立体彩形象与健身周相结合、健身周与科学指导相结合,对做好健身周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过制定一系列规划,可以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开展社区体育,如海淀区的奥运行动计划、海淀区的体育产业计划、海淀区的全民建设工程管理办法等,有力地推动了全民健身和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从2004年开始,海淀区将宣传重点转移到社区,在社区开设健身课,直接指导居民健身。
虽然北京市的社区体育工作已经开展到一定程度,但是还存在很多不足,如社区体育服务对象的局限性等。社区体育主要服务于老年人和学龄前儿童,因为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其中。对于中青年人来说,繁忙的工作让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锻炼,也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使得社区体育无法发挥最大的效用,与全民健身的目标相去甚远。社区体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经费不足、场地器材不完善、社区体育管理不完善、专业体育指导员缺乏等,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改进。
三、北京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召开将为北京社区体育的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和动力。本文借鉴发达国家社区体育的经验,就如何促进北京市社区体育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在大力发展现有体育项目的基础上。目前,大多数社区体育中心都有健身房、游泳池、球类馆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提高,应该开展能够吸引不同群体的独特的体育活动。比如日本社区体育中心的新健身项目,大部分都是新兴的健身方式,比如水中健身操、哑铃体操、软式排球、板冰壶、女子拳击等等。还要注意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体育需求。根据不同群体的运动需求,适当增加一些新的运动项目,如保健养生、牧羊、瑜伽、纤维体操、拳击、街舞、拓展、攀岩、毽球等。在社区体育活动的选择上,要面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迎接休闲时代的到来,发展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大众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休闲体育。
(2)注重开发社区体育中心的综合功能。美国社区体育中心有更衣室、大厅、游戏室、俱乐部会议室、快餐店和阅览室。社区体育场馆内部一般包括:休息室、餐厅和茶点室、更衣室和卫生间、办公室、器材储藏室、急救设施、洗衣房和植物间。较大的社区运动馆还包括:俱乐部会议室、健身房、多功能第二运动馆和健身视频室、员工室、理疗室和全天候室外体育场。国外社区体育中心的体育设施具有多功能性的特点。比如,室内体育馆除了各种球类运动外,还可以举办展览、集会以及燕尾服等其他社区文化活动。开发社区的综合功能,使之成为人们健身、休闲、娱乐的场所,居民建言献策的场所,召开社区建设会议,研究社区建设发展,更好地搞好社区体育建设。在这方面,广州祈福新村大屋社区体育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在开发社区体育综合功能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
(3)社区体育中心应与城市文化景观相结合。体育与美育的结合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国外的社区体育中心大多设计为社区公园的一部分,很多设施与公园融为一体。比如很多社区体育中心的健身路径都建在公园里,游泳池往往同时成为公园里的水上娱乐设施。英国的社区会堂建在社区的中心,美观的外表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现在北京的很多体育中心除了在外面挂个牌子说明是健身场所,并不能形成人文景观。这就要求在未来的规划中要特别注意体育中心与城市文化景观的结合,使北京的城市更加美丽。
(四)社区体育建设应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国外社区体育文化多以体育为载体,融合音乐、戏剧等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体育文化活动。为了办好2004年奥运会,雅典注重在学校和社区广泛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北京奥运会应借鉴雅典的成功经验,在社区体育建设中体现奥林匹克文化与社区文化相结合的特点,以体育文化建设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以奥林匹克精神弘扬社区人文精神。《规划》的目标是在全市八个区选择有代表性的社区,建设体育设施齐全、体育活动丰富、体育组织健全、体育特色突出的奥体社区。目前,北京在建设奥运品牌文化社区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形成了各具文化特色的奥运文化社区。如安定门街道办事处与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在全国率先联手,打造了全国首个“中华文化文化社区”、朝阳区亚运村李安元奥体品牌社区、东城区东四奥林匹克社区等。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中,要把开展体育活动与社区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五)建立社区体育俱乐部指导员资格和资格审查制度。目前,我国体育指导员的资质与高校体育人才培养、体育社会指导员职业基本脱节。一方面,社区体育产业缺乏专门的体育管理人才,成为制约社区体育产业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的体育专业人才不能被社区体育行业接受,或者不愿意到社区工作。目前社区建设指导员大多是兼职,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技术、文化水平差异很大。相比之下,美国社区业余教练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日本体育协会培养体育指导员,为社区体育提供服务。根据日本部省1994的统计,日本共有社会指导员69633人,其中体育区指导员52862人,社区指导员与人口比例为1: 1500,与中国相差甚远,从1994到6500不等。虽然我国已有6万人获得社会指导员称号,但与我国人口相比,仅有2万人、7000多锻炼者能拥有1名指导员,这已成为影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
(6)社区体育资源的整合与综合利用。日本《学校教育法》规定,学校体育设施必须对外开放。这使得发展许多社区体育俱乐部和娱乐活动成为可能。美国为了开展社区体育活动,政府和学校共同制定了一个计划,让学校设施尽可能向社区居民开放。从65438年到0927年,美国有32个州通过法律,规定“社区可以使用学校建筑作为社区中心”。美国中小学有3万个体育馆,近2万个综合体育设施。这些为发展社区体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小区里有学校,学校里有体育设施。目前,社区体育没有有效利用学校的资源。动员社区居民、机构和团体参与社区体育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整合,用政策促进社区体育资源的聚集和社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社区体育的享受。
北京社区体育的发展将对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上述对策建议,需要国家和地方体育部门及领导对社区体育的重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社会力量的多方参与,社区体育组织的完善,经费的筹集和落实,群众体育参与意识的增强等诸多条件,使社区体育建设不断发展和完善。 真正成为全民健身的场所和重要场所,也为构建人人参与的和谐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