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医疗保健?
传统方法
保健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就全面总结了先秦时期的养生保健经验,明确指出“圣人未能治病则未治,夫病已成药,乱已成治。过了井,争取一个锥,还不晚!”养生观为中国传统预防医学和养生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几千年来,历代中医和保健学家不断积累和总结在民间流传的保健经验,撰写了大量的保健专著,促进了我国传统保健的发展。中国传统养生流派众多,各有所长。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六大流派,即精神、动体、固精、理气、食补、药饵。各派养生理论自成体系,各有所长,兼收并蓄,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养生方法。
中医的很多保健概念和现代生命科学中的类似,很多传统的保健方法也是有效的,比如按摩、拔罐、食疗、针灸、五禽戏、太极拳、字画、气功(诱导气腹式呼吸)等。除了针灸,任何人都可以亲自操作。经常使用这些方便的方法,对保健、强身、防病有特殊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事项
第一,饮食
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每一餐都应该是一肉一菜一菇。
每顿饭都有荤菜,鸡鸭鱼虾都可以用来补充蛋白质;一道素菜,混合几种蔬菜,补充纤维素和维生素;蘑菇是指香菇、草菇、金针菇、黑木耳、海带等。,因为蘑菇可以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提高免疫力,减缓细胞衰老。不觉得饿就不要吃,但是还能吃。这就是七八分饱,适可而止的程度。在吃的过程中,建议饭前喝汤,有利于保持身材苗条。
第二,心理调节
不争论,不烦躁,不生气,宽容大度。
要健康,最重要的是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态。谁能保持平衡的心态,就等于掌握了健康的金钥匙。态度不好,就容易生气,没事找,没气找,整天跟自己过不去。这样的人死的最快。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在经历着各种比较。一旦处于劣势,就会有一种不平衡感,压力顿时产生。欲望是无止境的,要学会放弃,摆脱心理失衡,避免压力过大损害身心。
心理平衡不像枯井,也不是麻木不仁;心理平衡是一种理性的平衡,是人格升华和精神净化后的崇高境界,是大度、远见和智慧的结晶。
家庭是灵魂可以休息的港湾。家庭和睦有“三宝”:聊天、牵手、爱巢。聊天就是说话,交流,沟通。聊天很厉害,能产生很大的幸福感。皮肤接触会产生明显的心理和生理影响。人不仅有身心饥饿,还有皮肤饥饿。轻轻揉搓按摩,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科学、健康、艺术的夫妻性生活,能让双方都健康快乐。这一点绝不能掉以轻心,它的重要性从青年、中年到老年都没有减弱。
三、急救常识
突发心血管疾病,分秒必争。
急救:不要慌,就地躺下吃药。
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加,突发心血管事件呈上升趋势。心脏骤停患者如果不立即抢救,患者的生命可能会稍纵即逝。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很有必要。
首先,不要慌。对着病人哭或者摇晃病人都是不对的。必须让病人就地躺下,头向后仰,下巴抬起,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给予口服心脏急救药物,如救心丸、肠溶阿司匹林等。同时让身边的人打电话叫救护车。如有必要,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压或心肺复苏。
四、锻炼方法
利用每个间歇做简单的练习。
每天锻炼一两分钟,可以预防颈椎病。
很多人都患有颈椎病。其实很简单。下蹲十几次,深呼吸几次,挺胸,做一些关节保护动作。一两分钟,就能预防颈椎病。
所有的颈椎病都是因为姿势不变,肌肉长期固定,毛细血管闭塞,造成肌肉、韧带、骨骼的损伤。只要打开毛细血管,改善血流,疼痛就能减轻。方法很好记,就是右手拍左肩,左手拍右肩,已经拍了77次了。这个动作,如果是年轻的,从肩胛骨开始比较好;老人可以拍拍肩膀和上臂。
许多中青年人植物神经紊乱,头晕头痛,精神和体力衰弱,蹲下后站起来,眼前发黑,有的甚至跌倒晕倒。有些人睡不好觉,浑身不舒服。一个简单的方法,5分钟就可以做到:深呼吸,胸式呼吸,腹式呼吸。通过深呼吸锻炼膈肌,增加氧气供应,改善肠胃功能,保护内脏器官。还要经常练习下蹲和起立,每次5次到10次。随着姿势的变化,有效地锻炼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