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养生善用粥

现代社会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很多人已经不敢喝粥了,甚至“谈粥色变”,害怕长期喝粥会诱发糖尿病。其实粥只要喝的合适,补身体的效果不在药之下。那么,喝粥有哪些滋补作用呢?

健脾养胃

中医认为,粥中常用的大米、小米等食材多为“五谷”,入脾,有健脾养胃的功效。《本草纲目》指出:“小米(即小米)煮粥,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全国中草药集》记载,大米的功效为:“暖胃、益气、止泻。主治烦躁口渴,赤痢发热,暑热。”《本草纲目》载有寇宗宣的观点:“(粳米)平五脏,补胃气,其贡献无以复加。”

提高药物疗效

清代名医王世雄在他的《息生饮食谱》中说“粥为天下第一补”。事实上,粥不仅是一种很好的补品,而且还有另一种奇妙的功能——增强药物。在《伤寒论》中,张仲景详细记载了桂枝汤用于舒筋的作用:“服之片刻,啜热粥一升有余,以助药力。”服用桂枝汤后喝一碗热粥,可以因微汗而缓解邪气,否则桂枝汤散寒解表的功效不能充分发挥,会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