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健身小贴士。

小暑

微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11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105经度,天气很热,但还没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一般微暑多在初夏前后,此时天气闷热,强对流天气较多。民间有句话叫“小暑已过,天天3分热”。

01不要睡得太少

夏天人要适应气候变化,最好的状态应该是晚睡早起。

但此时由于晚上睡眠不足,加上天气炎热,人在下午往往会感到情绪低落,昏昏欲睡。

因此,在酷暑期间,每天午睡30分钟。

时间虽短,但有助于改善脑供血系统功能,增强体力,消除疲劳。

不要穿得太少。

夏天给人的感觉就是热是第一位的,热容易凉。

我经常在有空调的环境中工作和学习。虽然中暑的病人少了,但是外感感冒的人多了。

所以夏季节气一定要适当着装,避免空调直吹,在空调房外要披上披肩。

即使天气热需要出门,也不能穿得太少。

不要吃得太好。

太阳像火一样。气温飙升的三伏天,饮食宜清淡。

清淡饮食不仅仅是素食,而是荤素搭配。

可以吃鸭肉、鲫鱼、瘦肉、薏米、银耳、香菇等。

另外,可以多吃西瓜、葫芦、丝瓜、冬瓜等。

平时也可以用莲子、芡实、荷叶、红小豆、白扁豆、薏苡仁等。做成汤或者粥,有祛湿的功效,适合夏天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此时人体的阳气在外飘,脾胃的阳气在减弱,也是胃肠疾病的高发期。可以选择寒凉的食材清热,但尽量少吃冰镇的食物。

运动时不要出汗。

暑热伤津液,所以夏季运动强度要适当降低,活动量也要适当减少。

一般来说,每天运动30~60分钟为宜,多做慢节奏的有氧运动。

运动后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盐分,避免因出汗过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夏季节气,最好多做室内运动,或者早晚气温低的时候出门。不要在阳光下运动,以免中暑。

尤其是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选择晚上锻炼最安全。

避开水和湿气旅行

入夜后,雷雨越来越多,夏天和潮湿并存。此时阴雨天较多,容易感到湿邪。

所以,天气好的时候,可以把存放在柜子里的衣服挂在外面阳光下暴晒,以祛除湿气和湿气。

夏季节气,补水降火

01多喝水

进入暑热后,除了酸梅汤,还可以多喝些乌梅白糖、三豆角,以清热燥湿,防上火。

做法:取黑豆、红豆、绿豆各20克,药用乌梅5~10片,白糖2汤匙,加入三节泡过水的豆子,放入砂锅中煮1.5~2小时。

煮熟后可以当饮料喝,但要少吃豆类,防止胀气。

注意:便溏、厌食、排便频繁、消化不良、腹胀腹痛、舌苔厚、阴雨天、风寒感冒不适合使用三豆饮。

02揉穴位

除了喝水,我们身上还有三个“春眼”,经常按摩还能滋阴降火。

流汗太多,蹭喷泉。

正常出汗可以散热清火,出汗过多则会伤气伤阴,伤阴过多容易出现阴虚火旺的症状。

涌泉穴位于足底(不含脚趾)前方1/3处,脚缘两侧连线处。

将大拇指放在穴位上,用力揉搓20 ~ 30次。早上和睡前按摩效果更好。

心烦意乱,搓极端弹簧

在炎热的夏天,很多人会感到心烦意乱,更加情绪化。

这时候不妨按摩一下自己的极泉穴。

双臂交叉放在胸前,双手按在对侧腋下,用手指适度按摩捏压,每次3分钟左右。

然后,抬起左手,用右手掌轻拍左腋窝,再抬起右手,用左手掌轻拍右腋窝,每次30~50下,重复操作5次。

脾虚湿盛者揉阴陵泉。

按压此穴可促进脾胃的消化吸收,预防夏季消化道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