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有妙招调理盛夏湿伤脾胃。
我们关心你的健康
最近天气还是炎热多雨。这段时间,好像身边很多人都有肠胃不适的情况,比如口淡、食欲差、腹痛、腹泻等。,常使人感到烦躁、气短、乏力、头晕、嗜睡。
中医认为脾属土,喜燥恶湿。但是,夏季炎热潮湿的气候和人们因放暑假、饮食生活不规律、精神情绪因素等造成的对寒冷的过度渴求。,都容易造成湿邪困脾,影响脾运化,引起肠胃不适。
那么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他们呢?它们会对我们的胃造成什么问题?怎么调理保养呢?
一、调查其原因?
感外感邪气:指六淫之邪伤人,胃肠功能紊乱,均可引起腹泻,但夏季以“湿邪”为主,常伴有寒、热、泻等症。
饮食之伤:脾胃为粮仓之官,胃为水谷之政。凡是暴饮暴食,或暴食肥甘,有湿热,或偏寒,寒性食物遇到抵抗力;或者误食腐烂不洁之物,可引起脾胃运化失调,导致腹泻。
情志失调:郁怒伤肝,肝失疏泄之功,木跨土,脾胃受抑,运化失常,或脾受阻,水谷不正常,下入肠道,便成泄泻。
脾胃虚弱: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如果你长期饮食失调,久病不愈,就会脾胃虚弱,不能纳食,清气,水谷的渣滓混下来,导致腹泻。
二、盛夏潮湿伤脾胃
1,腹泻型
寒湿阻滞型:症状为呕吐、恶心、腹泻如水、腹痛、肠鸣并伴有寒战和发热。
这是由于贪凉,导致湿冷入体,脾为寒湿所困,多为寒湿阻滞所致。
胃肠湿热:起病突然,常有恶心、呕吐、吞酸、突然腹痛、急泻、大便不爽、大便颜色黄褐色且比平时更臭。
这种原因可能是外感湿热邪吃辛辣、油腻、甜食,或饮酒所致。
脾胃虚弱:平时脾胃虚弱,稍有不慎就会上吐下泻,大便稀稀,吐清水,时不时休息一下,神情呆滞,感觉疲倦乏力。
可由饮食、先天脾胃不足、过度劳累、思虑过多、年老体弱、大病初愈等因素引起。
2、食欲不振
如果出现腹痛、肠鸣、腹泻、腹胀、疼痛,不思饮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食欲不振”,多是由于饮食不洁,体内湿气停滞,多为“食滞于胃”。
第三,调理脾胃。
1,薏米红豆汤
原料:薏苡仁、红小豆、冰糖。
做法:首先按照1: 1的比例准备好红豆和薏米,洗净浸泡几个小时,然后将水倒入锅中烧开,再小火炖30分钟左右。可以根据自己口味加冰糖。
功能:能起到治疗湿痹、益胃、消水肿、健脾益胃的作用。
2.山楂麦芽茶
原料和方法:焦山楂15g,焦麦芽50g,用5杯水浸泡半小时,水煎取用。
功能:适用于食欲不振、便溏症、高血脂等喜欢吃肉的人群。食滞儿童也可以喝,但哺乳期妇女不宜服用,因为麦芽有轻微的回奶作用。
3、按摩中脘穴
位置: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线上,脐上4寸。
方法:每天早、中、晚按摩200次。
功能:主要用于治疗胃脘痛、腹胀、呕吐、消化不良等。经常按摩对胃有好处,可以缓解胃部的不适。
四、夏季脾胃保健的要点
《黄帝内经》说:夏应不厌阳,即不厌倦炎热的天气。想要拥有健康的肠胃,在防暑降温的同时,还要注意环境温度,避免寒邪入侵。
-科学饮食-
夏季湿气严重时,可以多食用苦味食物,以消暑利湿,健脾护胃,并注意避免过多食用寒凉之品,尤其是各种冷饮、冰镇食品。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要晾一会儿或者加热后再吃;饮食要清淡,脂肪要少吃。在潮湿的环境下,可以适当吃些辛辣的食物,有祛湿的作用。
晚上尽量少吃夜宵、羊肉串、冰镇啤酒,这些都是寒邪的来源;夏天容易出汗,人体内电解质流失快。多吃含钾量高的食物,如桃子、香蕉、菠菜、土豆、大葱、芹菜、草莓、毛豆、海带、鸡蛋等。
-加强锻炼-
夏天注意放暑假,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对潮湿天气的适应能力,多运动也会有利于体内湿气的排出。但要注意出汗后及时更换干燥的衣服。
-注意休息(日常生活)-
1.远离潮湿的环境。如果不能长期住在地下室,及时给房间通风。
2.晚上睡觉一定要捂好肚子,避免肚子“感冒”。
3.晚上必须在11点之前睡觉。11点以后,人体内的阳气已经开始进入躲藏阶段。11点以后不睡觉,会造成阳虚,阴阳失调。
4.室内空调温度不能太低,白天24 ~27,晚上26 ~28。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