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元素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如何鉴别幼苗的元素缺乏症?
它是合成蛋白质、核酸、酶、激素和叶绿素的成分,影响细胞分裂,促进根、茎、叶的营养生长。氮含量对幼苗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增施氮肥可以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缺氮条件下,幼苗生长缓慢,茎细叶小,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变黄,叶脉失绿,最后全株变黄或褐色,叶片枯死脱落。
缺氮症状出现后,可采用追施氮肥,如尿素、硝酸铵等,在幼苗叶面喷施0.1% ~ 0.3%尿素。
(2)磷
它是体内核酸、磷脂和核蛋白的主要成分,促进营养积累和转化,在能量代谢中起关键作用。磷肥能促进氮肥的吸收。当土壤中可溶性磷含量高时,幼苗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抗寒性强。此外,磷肥还能促进花芽早期分化,花芽质量也高。苗期因缺磷生长缓慢,茎细长木质化,叶小,叶暗绿色无光泽,叶背紫色。因为缺磷也会影响对氮的吸收,所以幼苗长不出树。
缺磷后,叶面喷施0.1% ~ 0.2%磷酸二氢钾或浸泡1%过磷酸钙一昼夜,取其清液叶面喷施。
⑶钾
它以无机状态存在于体内,与维持细胞膨压、调节水分吸收、提高酶活性和合成等生理功能有关。还能增加光合作用,壮茎,抗倒伏,增强抵抗力。苗期初期,缺钾症状不明显。苗期后期,由于缺钾,下叶缘和叶尖变黄,茎叶柔软,然后叶缘焦枯,叶片变成古铜色、黄褐色。严重者沿叶脉出现斑点,叶肉腐烂、坏死、落叶。根变成褐色,根系发育不良。
苗期缺钾时,可追施硫酸钾,每平方米苗床5g,然后浇水。磷酸二氢钾也可以喷。
(4)钙
维持细胞膜和细胞壁的正常结构,调节体内pH和渗透压,增强氮代谢,促进根系发育。缺钙表现为幼苗茎叶虚弱,根、茎、叶等器官生长缓慢,茎顶端和嫩叶边缘坏死。
苗期缺钙主要是在高温、干旱、氮肥过量的条件下,幼苗对钙的吸收困难造成的。只要加强苗期管理,防止高温,保持苗床土壤湿润,氮肥施用不过量,一般不会发生苗期缺钙。
⑤镁
它是叶绿素的一种成分,参与光合作用和酸、糖的代谢。缺镁时,从底部叶片开始变黄,逐渐向上发展,严重时叶片死亡。叶子是黄色的,局部有紫色斑点,叶脉还是绿色的。
缺镁后可叶面喷施0.1%硫酸镁。
(6)锌
有利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碳水化合物的转化。缺锌时,叶脉间有白色条纹或坏死斑,顶芽未死亡,但新长出的小叶呈黄色,有黄白色斑点,然后叶片坏死。
缺锌后,叶面喷施0.05% ~ 0.2%硫酸锌即可。
(7)硼
促进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的运输。缺硼的主要症状是叶片深绿色或黄褐色,萎缩,叶柄木栓,顶端生长点坏死,植株矮小,成花受阻。根变黄,根尖枯死。
碱性土壤和沙质土壤容易缺硼。发现缺硼可每隔3 ~ 4天喷施0.3%硼酸2 ~ 3次。也可喷洒0.025% ~ 0.2%硼砂溶液(先用40℃热水溶解后稀释)。
(8)铁蛋白
促进叶绿素的形成,保持绿色。幼苗缺铁,从心叶开始出现症状。生长点没有坏死,但叶子是黄色的,但叶脉仍然是绿色的。后来全叶变黄变白,苗短无坏死。
床土碱性过强(pH8以上),导致幼苗难以吸收铁,造成缺铁。因此,配制好的床土pH值应在6.5 ~ 7。如果是碱性的,要掺过磷酸钙等酸性肥料。缺铁后可喷0.2% ~ 1.0%硫酸亚铁溶液。
(9)锰
参与光合作用,促进氮的转化和糖的积累。幼苗顶芽不因缺锰而枯死,叶、茎绿色,叶脉残绿,部分叶脉发黄。再往后,黄叶坏死,茎细而弱,花芽数量少。
碱性土壤普遍缺锰,要避免用碱性土壤做育苗土。发现缺锰时,可每10天喷施一次0.05% ~ 0.1%硫酸锰溶液,1 ~ 2次。
(10)钼
促进糖的形成和转化,促进磷的作用。
缺钼表现为发育缓慢,花芽少。老叶除叶脉外开始变黄,变黄部分鼓起,叶缘向内卷曲,从尖端和外围死亡。此时可喷洒0.02% ~ 0.05%的钼酸铵溶液。
(11)铜元素
促进叶绿素形成和光合作用。如果缺铜,茎叶就会衰弱,生长发育不良,叶尖变白,叶组织失去绿色。如发现上述症状,可喷洒0.02% ~ 0.4%硫酸铜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