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博士光波康复理疗仪GH-6000D有什么病?

1.颈椎病——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突出、颈椎骨质增生、韧带增粗、变性、钙化,压迫其周围的肌肉、血管、神经、脊髓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主要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型。混合型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同时存在。

神经根型发病率最高约为60%,主要表现为反复落枕,单侧头、颈、肩、臂、手疼痛麻木,颈部活动受限,上肢严重麻痹。交感神经类型可解释前区疼痛、恶心和呕吐以及四肢发冷等症状。

椎动脉型约占15%,主要表现为脑供血不足、头晕、猝倒、耳鸣、耳聋、视物模糊。

脊髓型占5%左右,主要表现为肌肉无力、沉重、麻木、无力、腿软、行走不稳、上肢麻木、手指无力,后期严重者四肢瘫痪或截瘫。

目前颈椎病的治疗多采用牵引、脉搏波疗法、远红外疗法、药物离子导入等综合疗法。疗法是颈椎病最好的治疗方法,一般可以完全治愈。其治疗原理是通过牵引解除颈椎关节的压迫,通过远红外热疗解除肌肉痉挛,通过脉搏波调节改善神经根和动脉的压迫,促进颈部血液循环,通过药物离子导入软化骨质增生。

2.腰痛——主要分为寒湿腰痛、腰肌劳损、肾虚腰痛等。寒湿腰痛多因感寒或坐于湿地、寒冷之地,风、寒、水、湿之邪浸泡经络,阻滞经络之气所致。腰肌劳损是由于背部肌肉受冲击后未能完全恢复或旧伤积劳成疾,导致经络受损、瘀血阻滞所致,而肾虚腰肌劳损则是由于长期过度劳累、久坐或当时肾脏损伤所致。

治疗选穴:上述腰痛采用治疗仪两种药物离子导入,作用于肾俞穴,加远红外热疗。通过肾俞穴的治疗,改善腰部的血液循环,排除湿冷,从而改善腰痛。

3.肩周炎——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慢性退行性炎症性疾病,女性多于男性,尤其是40-50岁以上的人群。起病时,可能由轻度损伤、局部受凉、劳累引起,但多为原发性。常见症状为肩部弥漫性疼痛,可放射至颈部和上臂,并伴有局部广泛压痛点。静态疼痛是肩周炎的特征之一,表现为轻度疼痛。晚上可以被疼痛惊醒,但是早上起来,患病部位很痛。稍微活动一下,疼痛就能减轻。由于疼痛引起的自卫性痉挛,早期可出现功能障碍,外展和外展运动受限。

治疗取穴:若患侧上肢无法抬起,用两个治疗用脉波贴片作用于肩井穴和肩骨骺穴;如果患侧上肢不能前后摆动,用治疗仪的两个脉搏波贴片作用于手珍穴和前健穴。

4.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对称性多关节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系统性疾病。其基本病理形成滑膜炎,导致关节结构破坏。关节损害常呈对称性,多侵犯手指脚趾、脊柱关节等小关节。如不及时治疗,病情会逐渐发展和加重,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关节僵硬和功能丧失,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残疾,主要表现为关节晨僵、疼痛、肿胀和畸形。

风湿治疗取穴:可用治疗仪的两个脉冲贴片或药物离子导入作用于患侧肩井和肩骨骺。

5.骨质增生——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又称骨关节病、骨刺等。以关节软骨原发性或继发性退行性病变、骨质增生为特征。

关节软骨的营养来源于关节腔内的滑液,所以任何不利于滑液循环的因素都会影响关节软骨的功能,促使关节软骨退变。

关节软骨软化,失去正常弹性,软骨表面发黄粗糙,深层软骨出现裂纹,周边软骨表面增生增厚,在关节边缘形成凸起的软骨圈,骨化形成骨赘,导致关节表面生物应力失衡。主要临床表现为起病缓慢,起初因寒冷、疲劳或轻微外伤引起关节不适或隐痛,后逐渐加重,改变姿势时可有关节摩擦并伴有僵硬和疼痛。因此,

由于骨骼内没有血管,治疗骨质增生的口服药物很难被有效吸收利用,所以很多患者采取药物治疗,除了短期止痛,作用不大。针对骨质增生的发病机理,治疗仪专门设计了药物离子导入与远红外热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该疗法可直接将药物或醋离子导入增生部位,形成药物离子堆或粗离子堆进行长期逆软化治疗,使骨质增生形成的骨刺逐渐软化代谢,达到彻底治愈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