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保健品”花费1年。你为什么强迫你的妻子服用它们?
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注重养生,一些非法机构自然不会放弃这个巨大的市场。他们故意夸大疗效,非法向老年人销售假冒保健品。浙江东阳的吴宁派出所就接到了这样一个案例。一位老人迷信治疗糖尿病的“保健品”,在1年内花了160000人民币购买。
东阳市70多岁的张大爷(化名)患有糖尿病多年。为了治病,他没少吃药,却始终没治好。后来逐渐迷信“保健品”,缺陷越深。
2065438+2006年7月,张大爷接到上海某营养食品公司推销保健品的电话。公司的“朱部长”和“邹教授”说他们的保健品不仅能治疗糖尿病,对其他老年病也有很好的疗效,让张大爷心服口服。
从那个月开始,张大爷就热衷于购买该公司的“保健品”。一开始是几千元快递买的,后来是一万元买的。他买的“保健品”品种达到10多种,有胶原蛋白粉、氨基葡萄糖软骨素加钙片、果味固体饮料、植物饮料、糖片、钙片等。
张大爷不仅吃了自己买的“保健品”,还鼓动妻子李大娘(化名)一起服用。李大娘怀疑“保健品”有问题,不肯吃,张大爷就逼着老伴吃。
“他强迫我吃了七八种保健品。服用青怡宝橄榄喝果味固体饮料后,整个人晕晕乎乎的,感觉房子在转。吃了何康雪莲胶原蛋白粉,眼睛睁不开,脸感觉很刺痛。”李阿姨说,张大爷事后联系了公司,公司的回复只是说剂量要减半。
2065438+2007年7月,张大爷交了2万元才两天,公司的“朱部长”又打来电话,让张大爷再汇4万元,说公司发了4万元保健品。如果这笔钱不及时汇出,之前存的3.8万元就没了。
此时张大爷已经前后花了1.6万,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另外,李阿姨一直怀疑对方是骗子,于是报了警。
“虽然老年人高价购买保健品被骗的情况屡见不鲜,但这依然挡不住老年人购买保健品的热情。”警方介绍,从认知能力来看,老年人识别能力差,容易被他人误导,往往相信“权威”,导致被骗。
你手里的一点养老钱被保健品卖家骗走了。如果生病了,还是要去正规医院治疗。不要盲目相信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