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经》第五十八章,怎么理解?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学习在增加,知识的增加需要每天学习。因为道是每天的损失,要获得人生的终极智慧,需要每天观察自己的内心去贯彻。简而言之:越学越多,越学越多,越输越多。
第二层:随着你知识的增加,你的方式往往会减少。简而言之:学的越多,学的越少。
越学越多,意味着自己的知识在不断丰富,但结果往往是“害了道”。
很多人都在为“学而时习之”辩护,各种和谐完全是在亵渎老子的清言。
很多人把增加学习理解为积累知识。把道之失解读为炼法。因此,两者并不矛盾。这样的解释是弄巧成拙的误导,是自欺欺人的欺骗。
对于道的失落,是什么?失去的是坚持,失去的是知识。当然,如果要非常精确的话,用佛教的术语来说,叫做已知障碍。《楞严经》说:知所见,则知所知,即无明版。
当然,准确地说,知识不等于知识的壁垒,也就是说,知识本身不是壁垒。
但是,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几乎可以说,已知的就是障碍。因为,普通人接触一个事物,认识一个人,学习一门知识。在形成某种认识的瞬间,这种认识也被某种力量保存了下来。换句话说,无论你学到什么,都会在当下形成一种潜在的认知力。
这样的情况在世俗界叫第一印象效应,在佛教里叫单独执法,还有更深一层的普遍执法,这里不讨论。
这种第一印象效应有什么坏处?可以说弊大如天边!
我们的习惯性思维从何而来?正是源于这种第一印象效应。惯性思维,又称思维陷阱,是人类创新的根本障碍。
古今中外,很多著名的权威科学家必然会站在习惯传统的一边去打压所谓的新奇理论,比如哥白尼的日心说,玻尔兹曼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罗巴切夫斯基的非欧几何、...,都被前任批评过。所以,习惯性思维害死人,难免有当局者迷,何况普通人。
这个时代是一个越学越多的时代,知识越来越多,坏处也越来越多。
首先,多面手很少,而且已经不在了。有很多人进了家门,离开了奴隶。这个通行证不是多学多懂的通行证,而是打通的通行证,融会贯通的通行证。
第二,学的越多,越坚持,越慢。学了很多,大多是两条腿的书柜,完全没有消化。我该如何吸收它们?就像某省2020年高考作文,沦为笑料,满篇都是让人看不懂的话,以示深不可测。
第三,用有极限的人生去追求无止境的学习,是一条没有希望的路。
再说说吧。
对于道的失落,这是一条返朴归真之路。
道是什么?形而上学就是方法。
道在哪里?道在时间和空间的每一点。
成为道就是寻求道。每天的损失就是每天练习,减少自己的坚持。
怎样才能做到日亏?以两张图片为例。
先看图1。拿这张图来说明学习越来越有害。
女士们先生们,上面的中心是一个东西。你能看到上图中间的是什么吗?
这张图揭示了一个关于人的理解的大秘密。你的知识、观念、感知形成之后,你会发现很难去消解。
就像这张图中的东西,当你找不到图中的东西时,你就一直在苦苦寻找。图中的东西在哪里?为什么我没发现?
一旦找到了,就找到了,就形成了知识。这个时候,每次看这张图,你都会发现一些东西是那么清晰明了,突然就在画面里了。为什么当时看不出来?
最奇怪的是,你想回到你没发现的状态,而你不知道的时候又回不去了。
举这个例子来说明,为什么在学习增加的同时,为道做事却往往是亏损的。(这是开头提到的第二个意思)你应该能理解。另一方面也能理解“为道害人”的难处。
在这幅图中,道的失落意味着回到了没有知识时的状态。你发现你已经失去了这种自由。你被这种知识所束缚和束缚。不能随心所欲的切换观看。要重获这种自由,你需要做功夫,这在佛道里叫修行。
需要强调的是,道的失落并不意味着无知,而是保持高度的灵性,拥有随意切换的自由。佛教称之为消除执着。
为道之失,失也失,以至于无所作为。这些附着层,比如附着的东西,是血肉相连的,非常难去除。
比如上图,认知有很多层,一层比一层微妙,一层更接近生活的真相。
一楼:图中央的雪茄。明确这个认知,回到第二个层面。
二楼:图中的砖块。明确这个认知,回到第三个层面。
第三层:图片的颜色。明确这个认知,回到第四个层面。
……
第n层:清除你所知道的,回到知道的头脑。
……
层∞:归道,归无为。
图2,这张图是想说明很多人的认知根本就是错误的。
例如,在图2中,正方形A和B的颜色是相同还是不同?回答:是一样的!
这就是神奇之处。人的认知很容易受环境影响,就像上图。上图受圆柱体阴影的影响,导致A格和b格有区别的错觉,也说明了很难清除错觉。
所以,在失去和失去的过程中,需要努力和适当的方法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甚至不受环境的影响。
如果你为了道而失去了一个知识,你就解放了一分束缚,恢复了一分灵性,获得了一分自由。最终回归生活的真实。
生活的真相是什么?六祖慧能大师悟道时说:“当是自性,是自性清净;什么自性时期,这不是生灭;什么时候是自性,就是自足;什么时期的自性,这个没有动摇过;自足时,可生诸法。”
我不知道!原来,生命是纯粹的、不朽的、完整的、不动的、不可动摇的,它能生出世间所有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