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义的版本传播

日本最早提到五行正义的文献是《日本纪事续》,成书于公元797年(李嫣十六年,唐德宗贞元十三年)。《天平宝字年十一月》一书第(757)条记载,萧乾皇帝(称德)主持制定了各国博士的用法。

它的正文是:说:如果你闻到了。多少年来,各国博士博士,不仅人才济济,而且委托选择,既不利于政治,又有利于民。既然现在,就不可能更自然了。必须教生者三经,教生者三史;医生有太素、甲乙、脉经、本草;针生的《苏文》、《针经》、《唐明》、《脉决》;天文学家的《天官书》、汉晋的《天文志》、三色书赞和汉阳瑶姬;《易经》、《新写阴阳书》、《黄帝金匮要略》、《阴阳五行正义》;学生应指定计算《汉金律·李治》《大衍·李益》《九章·六章》《周邪》《鼎天论》。

《天平宝字年》(757)中提到的《五行正义》显然是日本最早的版本(以下简称《天平本》),也可能是最接近萧季未刊手稿的一部,对日本平安时期(794 ~ 1192)以后的宗教思想和学术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图书目录》,由裕多宽平皇帝于三至九年(891 ~ 897)所撰,17在第36类中记载了919卷中国“五行”图书,其中包括“五行之义之一”(未提及作者)。”一”是指一卷一册(如常州圣贤系列的《五行正义》是五卷一册),也应指余额本。当时,日本贵族、僧侣、政治家流行直接从正义五行中摘录句子作为政治、观物、养生、服色、医疗、礼仪、仪式的权威依据。经过苦心经营,中村丈八在众多日文古籍中寻找五行正义的踪迹,发现了不少线索。如平安前期《三代录》中有清贞观十七年(875年)阴阳辽言“九章萧记”的记载;阚源《关礼抄》(写于901 ~ 930)中有四处引自《五行正义》。鞠萍王子的《洪觉外典》一书(写于991)中有十二处引文。在魏宗云良的《政事略》(成书于安帝年间,986 ~ 1011)中,有四段语录和重要剧目。中国诗人藤原公人(966 ~ 1041)的《北山抄》中有一段引文。平安后期,在赖昌星藤原(1120 ~ 1156)的日记中,有很多他阅读和引用五行正义的记载。进入镰仓时代(1192 ~ 1331),引用五行正义的范围有所扩大,如《竹岛刊文》(平安末年系列,群书雷丛)有八处引用;萨满信瑞《净土三经经典音义集》(大正新修大藏经)中有七处引文;苏集《子明抄》(内阁文库)中有一段引文;《博士千字文注》(本书续书)有三处引文;何茂的《历林问答集》(本书一组)中有一段引文;《吉日考秘传》(本书续书)有三处引文;丰原秋桐的《体之源》(古典全集)抄本中有四处引文,等等。从镰仓时代后期到南北朝时期(1331 ~ 1392),菅原和藤原两个贵族集团甚至竞相将《五行正义》中的句子作为政治斗争的重要手段。例如,菅原根据《五行正义》中“国平,长乐无事”的句子提出了“长命百岁”的称号,而藤原根据《五行正义》中“顺天,长命百岁”的句子提出了“长命百岁”的称号。据《米源抄》、《元改补类》(内廷堂书和陵寝署)等文献记载,从常青登基元年(1311),这种斗争发生了15次。原估价18余额本已失传,但在流传过程中衍生出一系列手稿。其中最重要的是以下四本书:

一是袁弘传世五卷(简称“袁弘本”);

二、五卷天文手稿(简称“天文文本”);

第三,只有高野山的《老三宝院》第五卷(简称《高野书》);

第四,旧凌豹图书馆书(简称“凌豹书”)仅存于第五卷的后半部分。

日本《五行正义》在其传播过程中产生了65,438+00种主要的文稿和期刊,如田萍、袁弘、金国、田文、阳明、步步高、高野、凌豹、鲁园、义村等。其中最接近萧基的书,因而版本价值最高的《平衡书》已经失传。其他版本各有千秋,可以借鉴。在中国文化界影响最大的是元洪本体系的佚本。根据当时德川幕府的命令,失落的书籍系列被专门送往中国。中国现存的几个《五行正义》版本都是根据失传的抄本发展而来的。

中国上一次正式记载五行正义的文献目录是《宋史·艺文志》,时间在1343到1345之间。之后五行正义就消失不见了。直到19世纪初日本失传图书系列进入中国,人们才重新发现这本与故土分离了460年的珍贵古籍的巨大价值,并迅速做出了反应。

清嘉庆九年(1804),德清徐宗衍根据失传本再版《五行正义》(范堂)五卷,这是自宋志记载五行正义以来,中国人第一次正式出版这本书。此时距离《失落的书》系列出版只有5年时间。徐氏的《叙录》说:

《唐智》、《萧集五行五卷》;宋智、萧寂的《五行正义》五卷,藏书家都没有记载。最近国人刻的《失传丛书》,是用活字印刷的,错了很多。宗言校对可知,改十字数,其余依旧。一旦知道了,就不要看了。?《官集》书简义,征咸有条理;秘落简中,多代望死。推五行之数,符合日期、节奏、气质、生命,不是支,是诺。虽涉天津,但不究奥妙,不探奥迹,在大道上一帆风顺;从艺术家背过的东西中学习是很遥远的,那么怎么可能毫无头绪的从遥远的地方流传下来呢?

嘉庆版以失传本为蓝本,版式与失传本大致相同。虽然他自称是“改十字数”,但实际改的有407个之多。

嘉庆十二年(1807),阮元编撰《万伟别藏》,呈上。手稿***174种,有隋所著《五行义》五卷,总标题中有日文“失落系列”。据阮元的《不藏书简》第22卷说:

这是日本凸版印刷。前有序,曰“学经经纬,搜穷简家,谈义,每二十四段。”不要分成四十段。二十四,节数;一共四十人,五行之数”云云。?今天看他的书,意思很简单,引经据典。而且失身的秘诀很多,尤其是隋唐以后。

据故宫善本书目,养心殿万伟别藏65,438+060种(书中有两封,书中有65,438+060种,* * *,其中阮元输入65,438+057种,与诸家记载不符,部分佚疑);但民国二十四年(1935),故宫博物院与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影印出版《择印不收》四十种时,《五行正义》一书已代代相传,故未收录。23 1988,江苏古籍出版社按原目录影印《万伟别藏》120册,收录《五行正义》第70卷。据笔者调查,《万伟别集》与佚本完全一致,未作校勘,不应视为独立版本。当然,在考察五行学说在中国的传播时,阮元以其文学权威的地位对五行学说的积极介绍还是很有意义的。在他的倡导下,五行正义的影响力迅速扩大。与徐宗衍、阮元同时,孙星衍的《游浩斯学》中就藏着“五行义”;24《续古》卷十一《序》,则《隋五行义序(日文版)》被郑重推荐为古文典范。25

嘉庆十八年(1813),歙县鲍廷博编著《知不足》系列,在第二十六集(简称《知不足》)中汇集了正义五行。这是嘉庆版问世以来,我国第二次正式出版印刷《五行正义》。鲍在书的后面写了一段简短的附言:

隋的五行之义早已失传。在德清附近的徐石,在日本《一村丛书》中发表过,但流传不广。因梓树长寿,为大众所好。

据严意平《百辑影印笔记》说“知不足,复刊加校”,由此可知不足版所用的原本,仍是失传版。其版本的进步体现在原版的另一次修订中,* * *比嘉庆版多了24处。由于《五行正义》中有大量关于知识匮乏的书籍,因此对学术界,尤其是对清代和近代的文献考证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除了陈乔宗的《齐石义学疏证》、孙诒让的《杂气》外,还出版了《易训释》、赵在汉的《齐纬》、的《艺疏考》、陈力的《白虎筝》、的《卜竹》、王的《太公》。

光绪八年(1882),《日本失传丛书》由黄在上海出版。光绪二十三年(1897),盛宣怀选编了《常州哲人遗书》,在第一部分收录了《五行正义》(简称常州本)。盛的后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