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告诉我一些关于泾县的情况吗,比如治安,民俗,民族特色等...
[编辑本段]语言民俗
语言
泾县当地语言为泾县方言,属于汉语吴语(又称吴语)的宣州方言。谱系关系是汉藏语系→汉语系→吴语支→泾县语。因为地处吴语区、徽语区和江淮官话的交界处,虽然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都叫泾县话,但差别很大。县城居民一般将泾县东部地区使用的方言称为“东乡话”,将泾县西部地区使用的方言称为“西乡话”。其中,西乡话的回族语素和语音较多,东西方语言交流略显困难。另外,历史上这个地区也有很多移民。除了泾县话,还有说江淮官话、徽州官话甚至中原官话、西南官话的。所以一般以江淮官话为标准语,正式场合也使用普通话。
特色名茶之乡泾县位于黄山北麓,太平湖附近,风景秀丽,气候温和。古代文人李白、王等多次游览泾县,盛赞其为“泾川三百里,美景千曲”,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泾县物产丰富,是世界闻名的宣纸之乡,多种名优绿茶是天然绿色食品中的极品。泾县产茶历史悠久。据《宁国府志》记载,宋代泾县有茶树4066687株。远在唐代,就有白云茶、土尖等名贵茶叶出产。相传清朝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宁国府时,知府赠送泾县制造的贡品尖。乾隆尝后,十分高兴,赞不绝口,命随从带去。清末,荆仙茶畅销长江沿岸各大城市,并随华侨分批销往东南亚,所以在当时也被称为“洋尖”。明末居住在泾县黄田永熙的僧人罗隐,创制了独具风格的“永庆霍青”,以其腰身圆润、味道香甜而闻名全国。被商务部和中国茶叶学会1982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20世纪90年代,泾县茶区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名茶创建活动,陈椽、王振亨、林鹤林、严浩、方志辉、莫等晚清名茶专家指导了名茶的研究与开发。经过多次试验,结合当地茶树鲜叶的创意和茶农的制茶传统,最终决定在尖茶工艺的基础上,对鲜叶的嫩度和做形工艺进行改进,打造出“蓝翔”系列名优绿茶新产品。经过多年的改进和培养,其采制技术在全县茶区迅速推广,荣获全国农业博览会铜奖、金奖,2002年“中国茶杯”特等奖、一等奖,韩国“第四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等十余项名茶称号。雍熙霍青还进行了技术改造和机械加工,大大提高了其色泽和香气,并在98中国国际名茶展览会上被评为“名茶推荐产品”。近年来,泾县茶区积极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开发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叶产品。现在,全县1.78万亩茶园获得以上无公害认证,汀溪蓝翔成为宣城唯一通过有机茶生产加工销售认证的有机名茶,泾县名茶产销跃上新台阶。盛产名茶的泾县东南部山区,是黄山山脉的玉峰宣布带,有一片原始森林。这里重岩青翠,溪流回旋,复杂的地貌构成了许多相对封闭的小尺度生态环境,为茶产业的无害化生产提供了优良的生态资源。晴天早晚有雾,整天阴天下雨。据测定,该地区最高峰海拔1175米,年降雨量1800毫米,年平均气温15度,平均相对湿度85%,平均日照百分率41%,无霜期260天,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2-6%,生长在。优越的生态环境孕育出肥嫩的茶芽,经过精心的软化,成为香气高、滋味醇厚的名茶。其精品美若青葱,香如兰花,味如甘霖,几乎是神仙给的,难得。沏一杯满满的清香,回味无穷。因为芽叶肥美整齐,茶叶泡在杯里枝头如含苞待放的兰花,立在一杯玉璧之中。水还是像士兵列队,水动起来像歌手齐永,看着很有意思。所以喝过泾县名茶的人,往往会成为泾县茶的永久顾客。有一年夏天,邓小平同志爬黄山,路过泾县。他品尝了泾县名茶后,称赞道:“这茶很好。和黄山毛峰,西湖龙井一样好。我以后会喝这种茶。”泾县现有茶园5万多亩,年产干茶近千吨,产值4500万元。是泾县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也是山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泾县茶区可简单分为东南山地茶区和中西北丘陵茶区。前者是名优茶的传统产区,茶园面积占全县70%以上。目前,全县有一个1.535亩茶园和30亩扦插育苗的国有大型茶场,20多个农村小型茶场,以及咖啡因提取厂和速溶茶厂,两个茶叶深加工厂和9个以名优茶为主的民营茶企,尚处于起步阶段。泾县的茶叶生产,特别是无公害名优茶技术的开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茶行业国家技术发明专利1项,名优茶产品(企业)标准4项。先后获得1省级政府科技进步和农村科技奖励、1省农业厅技术进步奖、1宣城市科技进步奖和8个县级政府科技农业推广奖,省部级茶称号近20个。全县茶叶科研人员1人,高级农艺师4人,农艺师5人。泾县茶区还拥有一大批茶叶种植专家和农村科技带头人,为泾县茶产业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泾县政府和广大茶人对茶产业更加重视,已成功举办两届泾县名茶交易会,极大地提高了泾县名茶的市场知名度。为促进茶叶产业化发展,泾县农委牵头组织全县茶农、茶商和技术管理人员成立泾县茶叶协会,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化整合产销布局,努力挖掘市场潜力,不断提高综合效益,加快泾县茶农增收。 增加茶产业效益,全面发展县域经济,让泾县上千吨名茶飘向全国。 木梳之乡中国,说起梳子和香镜...一个美女拿着红木梳子,对着翡翠檀香镜微笑的优雅画面是不是在你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而那一把将是无数美女钟爱的梳子,起源于汉代。美人梳头,盘上各种发髻,翻故事,如绕发髻,代代相传。古往今来,无论是名门贵族名流,还是日出而作的平民布衣,都离不开梳子。古诗词《木兰诗》中有“脱帽”、“窗前理发”等诗句,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与梳子的密切关系。它不仅可以用来梳头,也是人们不可缺少的保健器械。经常使用,对保健养生非常重要。用木梳梳头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提高头皮和颅骨的营养吸收。隋代医学家袁超指出“梳头有疏通血管,使头发不白之功”,大文豪苏东坡对梳头深有体会。他说“梳头百余,散而熟,一觉至天明”。泾县是中国最大的梳子加工生产基地。目前生产木梳的企业有60多家,品牌有十几个,保健木梳、工艺木梳、竹梳等五大系列300多个品种。现在木梳年产量6000万把,年产值4500万元,员工1.900多人。产品远销欧美和东南亚。木梳业为地方经济建设、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敬贤木梳选用上等黄杨木、檀香木、桃木、梨木、瑞香科、枣木等天然珍贵材料制成。它继承了传统的手工梳理工艺,采用高温高压等独特工艺,结合磨齿、抛光等现代独特手工技术,精致而成。其色泽美观自然,梳齿光滑顺滑,造型独特,手感极佳。不拉头发,不伤头皮,不产生静电。长期使用能有效刺激头部穴位,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具有提神醒脑、滋养头发、促进睡眠的功效。是居家旅行必备的天然绿色日用品。桃梳:民间传说是辟邪强身的东西。一直被视为辟邪镇邪的吉祥物。木头也是硬的。黄杨木梳:黄杨木:自古以来就是梳头的首选。《本草纲目》(《木部》卷三十六)“黄杨木之所以天下重要,乃因其无火”,“其木紧腻,以梳、刨、印为佳”,“清热、利湿、解毒”。现代医学发现其含有黄杨宁(CH18H21N03),能抑制真菌的生长,所以梳头后止痒去屑的效果更好。天然竹梳:传统工艺,手工精制。梳子从不变形;竹子特有的天然硬度,使竹梳更耐用,梳理更舒适;竹子独特的自然表面使竹梳表面更加光滑、美观、凉爽、舒适。这种特性是任何材料都无法比拟的。功能:无静电,能促进头部血液循环,有保健的功效。烫金木梳:指在实用木梳上烧制各种图案,多为人物、动物、花鸟等。,使它们更加独特和美丽。木雕木梳:安徽省泾县,具有浓郁的徽派文化气息,具有徽派木雕风格的木雕木梳是不可多得的工艺礼品和收藏品。木梳产品最大的优点是无静电,能有效刺激穴位,促进大脑皮层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提神醒脑,调节血气,对增强记忆力、失眠、头晕、脱发有明显效果,实现了实用性与保健性的完美统一。2003年6月8日+065438+2004年10月8日、2004年6月30日,中国(泾县)穆卡节开幕式在泾县郎桥镇成功举行。期间先后举办了穆卡养生讲座、穆卡产业发展论坛,举办了以穆卡为主,兼顾泾县名特产品和旅游产品的商品展销活动,达到了梳理的目的。秦羽传说:关于秦羽的起源,有很多有趣的传说。相传晋代有个隐士叫秦杲,在这里修仙炼丹。他经常把丹渣倒进山脚的小溪里。丹渣一入水,就变成了小鱼。有一天,秦杲“修道控鲤涨”。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山下的石台叫做“秦高泰”;水西被命名为“西秦”;小溪里的小鱼被称为“竖琴鱼”。《泾县古县志》中也有许多关于秦观鱼的记载。特色:秦鱼干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鱼干,是泾县特有的名优特产。这种鱼干一般不用于食用,多用于泡水而非泡茶,故称“秦鱼茶”。秦鱼体长不超过一寸,长髯,重唇四腮,口阔奇,龙头鹭目,极其鲜美。饮用时,将鱼干放入杯中,倒入开水,鱼干上下游动,像一条活鱼在杯中跳跃;入口香醇,沁人心脾;喝完茶汤,再吃口中的秦鱼。鲜香咸甜,风味独特。功效:具有排毒养生的作用。技术:每年清明节前后,是捉秦羽的旺季。在西秦,当地渔民用竹篮和篮子捕鱼。将捕获的甲鱼放入盐开水中,然后加入茴香、茶叶、糖等调味品煮熟,再用炭火烘干,得到成品干甲鱼。宣纸之乡宣纸的出现,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宣纸是由造纸创始人蔡伦发明的植物纤维造纸发展而来。蔡伦字仲晶(?~公元121),东汉贵阳(今湖南耒阳)人在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制成“蔡侯纸”,成为造纸术的发明者,开辟了世界文明史的新纪元。传统的造纸方法包括选料、打浆、洗漂、干燥等工序,宣纸就是继承了这些工序的精华而产生的。植物纤维造纸起源于中国北方(以河南洛阳为中心),但因交通、基建、原料等原因逐渐南移。在古代造纸中,必须使用纸帘(相当于现代造纸中用于施胶的铜网)来完成造纸的关键工序——纸浆转化为纸张。在当时的社会生产条件下,制作纸窗帘最理想的材料是竹子,其他材料由于耐用性和适应性不足而受到限制。关键工序材料的缺乏,使得造纸术在发明后的几个世纪里几乎没有发展。公元4世纪,晋代皇帝司马睿定都南京,政治文化中心的转移使造纸业由北向南转移。在江南,造纸因原料供应丰富、方便,在长江流域发展迅速。当时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地相继开办造纸厂。充足的原辅材料促成了造纸术的迅速普及,于是各种材料的纸张应运而生。据史料记载,东晋时就有了藤纸,隋朝大量生产纸张,唐代出现了宣纸。“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特定的地理条件和适宜的原辅材料,决定了宣纸选择安徽宣城泾县的必然性。在造纸历史的演变中,宣纸最终是由景县及其周边地区的沙田秸秆和青檀(榆科,落叶乔木),加上杨桃(猕猴桃)的汁液制成。“宣纸”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著名学者张彦远(815 ~ 875)所著《历代名画笔记》中“论画风与作榻”一章。命名宣纸是最直接的文章。其实宣纸在张彦远之前就已经作为贡品使用,只是没有明确命名。据《旧唐书》记载,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陕西太守魏健向朝廷进贡时,有“宣城郡载...纸、笔、黄连等。”。《新唐书·地理志》和《唐六典》中均有“宣州贡纸笔”的记载。可以看出,这个地区生产的纸和笔在当时已经是全国的了,因为唐代的泾县、宣城、宁国、旌德、太平都在宣州管辖之下,而据《宣州府志》记载,宣纸主要集中在泾县地区。由此推断,景县宣纸诞生后历代宣纸的发展,由于时代和社会背景的不同,其生产经历了由少到多、由盛到衰、由盛到衰的过程。到了宋代,随着文化传媒的发展,对宣纸的需求大增,宣州各地宣纸供不应求。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六月,朝廷“宣纸下杭州诏,岁时选五万次”;但由于自然条件等限制,未能持续发展。少量的景县宣纸更是受到文人墨客的追捧。比如宋代一位诗人在《再送泉子漫》诗中写道:“有钱不买金,多买江东纸,江东纸白如春云。”到了宋代,泾县已经归江南东路宁国府管辖。宋末元初,曹姓人迁居泾县西乡孝陵一带,以制作宣纸为生。这一史实可以在清乾隆年间重修的《小曹林氏族谱》的序中找到。“宋朝末年,一有斗争,就有许多混乱的迹象。曹世忠宫八世孙曹学妹,从丘川迁到京京,来到孝陵,又搬了十三家。看到这个山梁(Z不是U的脚下),田地稀少,没有耕种。因蔡伦之术,以为是生计。”此后,泾县孝陵曹氏宗族逐渐发展成为宣纸行业的佼佼者。并一度垄断了宣纸的生产和经营。元朝建立后,南北统一,经济文化发展。尤其是倪元霖、王蒙、真武、黄子文等山水画派,突破了传统宫廷绘画的束缚,提倡写意、泼墨的技法。宣纸为这种绘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宣纸作为画家的基本工具受到重视,这极大地刺激了宣纸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