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
“肺精脏”,最怕冷。它们由鼻皮毛开窍,肺脉起于中焦的肠胃。因此,深秋初冬的寒冷天气,无论是风寒还是冷食,都容易伤肺,引发感冒、咳嗽、哮喘等疾病。下面从日常生活、食疗药膳、中医适宜技术等方面介绍秋末冬初养肺的保健方法。
日常生活
秋冬季节,天气降温,寒流来临,风寒或寒邪等致病因素最容易通过鼻腔、皮毛侵袭肺部。寒性饮食常通过胃腑经络引起肺寒。内外相互作用会导致肺部和身体的疾病,如鼻塞、打喷嚏、喉咙发痒、咳嗽和咳痰、哮喘和胸闷、发热和恶寒、头和身体疼痛。
所以根据气候变化,我们需要随时增加衣服,减少外出,少去人多聚集的地方,出门戴口罩,同时饮食不能太凉,防止疾病入侵人体。
因为后胸有心肺等重要器官,后脊柱两侧的脏腑穴位,腹部有脾胃和肠道,而脚位于身体的下部,“寒从脚出”,所以年老体弱者要特别注意背部、腹部和脚部的保暖。天冷的话,穿背心外套,避免赤脚,爱美的人尽量不要露出脚踝、腹部、背部,这是很好的御寒之所。
药膳疗法
易患感冒、鼻炎、气管炎、肺炎,并伴有乏力、气短、多汗者,可在秋冬季节饮用预防经验方子“黄芪菊花茶”一周左右,有益气润肺、防病的功效。
工作方法
取黄芪、枸杞各10g,加水1200ml,武火煮沸,小火煎10min,加入黄菊花花6朵,小火煨5min,加冰糖适量调味,作为茶饮用,儿童之物酌情减半。
肺病或流感后期,咽部发痒、咳嗽少吐,或伴有咽干口燥、轻咳、少痰、大便干燥等症状的人,往往是伤阴的邪气。这时可以吃经验方“生梨贝母汤”,有滋阴清肺、利咽止咳的功效。
工作方法
取鲜梨一个,洗净,去皮去核,切成小块,放入碗中或与川贝母3 ~ 5g、橘皮半片一起炖,加水300ml,放入笼中蒸半小时,去贝母、橘皮,梨配汤食用。
秋冬季节,随着气温转凉,雾霾频发,往往会增加呼吸道感染、经常感冒和鼻炎的风险,严重时甚至会引发肺炎。预防雾霾,出门戴口罩,必要时使用空气净化器。对于年老体弱或在户外工作的人,可以尝试食用经验方“黄芪抗霾汤”,具有补肺益气、扶正祛邪的作用。
工作方法
取母鸡1只(约1.500克),洗净,切块,与黄芪10克、党参10克、升麻10克、红枣10克放入炖锅内,加入姜、葱、黄酒、清汤,照常小火炖。
中医药适宜技术
01足浴养生
深秋初冬,每天睡前坚持用40%的热水泡脚20~30分钟,同时按摩足底涌泉穴,涌泉穴具有温肾壮阳、温肺散寒的作用,以达到祛阴凝寒的目的。
如果在足浴水中加入一些姜、辣椒等辛辣温热的药食同源物品,效果会更好。方法是取生姜3 5片,花椒20多片,用纱布包好,扎紧袋子,放入水中煮沸,放入洗脚盆中。
02香囊养生
中药香囊保健属于中医传统的外治法,既能养生,又能治病。它利用辛辣中药的芳香通经作用,通过人体鼻、口、皮肤毛孔、经络穴位的吸收,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为防治秋冬之交的感冒咳嗽等肺部疾病,将广藿香、白芷、佩兰、羌活、金银花、薄荷研成粉末,适量制成香囊,以利肺通气,固本培元。
03传统健身技术
可以选择练习六字养生法的“子贡”,坚持长期锻炼,对感冒、鼻炎、气管炎、肺炎等咳嗽、哮喘、鼻塞、流涕有调肺气的作用。
咝咝(si音),口型是开唇叩齿,舌在齿后微微上翘。方法是吐气时发“一”字,双手从小腹前侧抬起,掌心逐渐向上翻至乳房平展,双臂向外翻成掌,指尖面向咽喉。然后左右伸开双臂,像小鸟的张一那样推掌。完全呼气,随着吸气,双臂自然下垂,垂向身体两侧。整个练习重复六次。
(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本文所含茶叶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