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暑前暑后祛湿热!“夏季补凉”三大好处,让吃出健康,消暑!

有必要只在冬天吃补品吗?其实在炎热的夏天,你也需要“清凉进补”,这才是养生之王!尤其是大暑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抗暑降温”几乎可以说是全民运动了!为了消暑,一不小心吃了太多的冰品,就有可能导致湿气入侵,伤害脾胃,甚至使人生气、疲倦。湿热是夏季百病之源,“药补不如食补”。因此,在消暑的同时,养生要以“祛湿”和“健脾利湿”为主。

去店里挑选夏季时令的果蔬食材,做一道简单的“凉拌进补菜”。夏季清凉补充剂的三大好处

1.解暑:夏季容易大量出汗或因缺水而中暑,清凉补药有助于生津养阴,从而达到解暑的神奇功效。

2.健脾:中医常说:“暑必伴湿”,内外湿过多容易引起脾胃不适。中医的“脾胃”指的是整个消化系统,以及它的经络和肌肉,凉补药也可以有健脾的作用。

3.益气:天气湿热,积于体内容易得病,如气虚乏力。吃对了食物和食材,有助于补气,不再疲倦、困倦、懒惰。

夏季“凉”进补养生,宜选择性味偏寒的食物进行进补。

中医所说的“凉”补不是指温度,而是指食物的属性。夏季“寒”补宜以性味寒凉的食物为辅。中医有句话:“冬病夏治”。为了避免被冬病惯坏,最好利用夏季调理身体,增强防护,根据自己的体质吃符合凉性滋补品属性的食材,不仅有益健康,还能减少冬季旧病复发或缓解症状。这是持续保健的秘诀!

适合中医的中草药有消暑、祛暑、健脾胃、益气的作用,包括山药、茯苓、芡实、莲子等,可以达到补肾健脾、益气利水的作用。除了适合寒性进补的中草药,饮食上也可以吃一些寒性蔬菜和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