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语意象名词释义

藏语形象名词解释如下:

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脏腑,象是指脏腑功能体现于外的标志,是脏腑的真实形象。它是中医理论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总结出来的。

藏象理论的基本内容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二是研究各脏腑器官与其相应脏腑器官的关系。

藏象学说认为,人体内的脏腑与自然界的阴阳五行有着密切的联系。气恒腑也分阴阳,其中脑、髓、骨、脉属阳,与手足三阳经有关;胆及子细胞属阴,与手足三阴经有关。比如,心主血脉,如果心功能受损,就会影响血脉的运行;

肝主疏泄,如果肝气郁结,就会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脾主运化。如果脾虚湿困,就会影响肺。它是中医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藏象理论中,气血津液是人体内重要的精微物质,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血与气密切相关,气可以产生、运行和吸收血液,而血液可以转化为生命。藏象学说认为,气血津液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是人体内精微物质关系的重要表现。

比如气可以生血,血的产生需要气的推动和温暖;气能活血,血的运行需要气的推动;气可以吸血,血的运行需要气的固摄。再比如血能化气,气是气的载体,血的生成需要精气的滋养;血液可以滋养津液,津液的产生需要血液的滋养。

再比如晋能生气,水谷的含蓄是生气的重要来源;水谷微妙的营养是体液产生所必需的。总之,藏象理论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研究人体内各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各器官与相应器官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