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提倡的五谷具体有哪些内容?

《内经·脏腑法论》中说:“毒攻邪,五谷养,五果助,五畜益,五菜补,气味合而补精。”建议除了用药物祛邪治病外,还必须用谷类、肉类、水果、蔬菜等食物来补气,滋补身体,增强抗病能力,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五谷包括谷类和豆类,五果包括水果,五畜包括牲畜,五谷包括蔬菜。中医认为这几类食物要合理食用才算完美。

“五谷为养”主要是指谷类和豆类是我们人民健康的基础。大米和小麦是我国人民的主食,人体所需的80%的热量和50%的蛋白质由谷物供给。全谷物食品是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也提供一些无机盐。豆类中含有的蛋白质质量较高,氨基酸组成基本满足人体需要,其中赖氨酸较多。类似奶酪素,营养价值很高。大豆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麻酸。磷脂含量约为1.64%。一般来说,谷类含淀粉最多,其次是蛋白质。身体的主要供给是糖;豆类含有最多的蛋白质。其次是脂肪,蛋白质是身体的主要供应者。虽然谷物和豆类都含有植物蛋白,但营养价值并不完全相同。谷类蛋白质中缺乏的氨基酸几乎都是赖氨酸,豆类蛋白质中缺乏的是蛋氨酸。如果经常一起吃,可以互相补偿,提高营养价值。

此外,豆类和豆制品还可以供给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维生素e和锌、钼、硒等多种微量元素。

“五畜有益”有益有益。五畜是营养价值很高的动物性食品,不仅含有较高的能量、较优的蛋白质、丰富的脂类物质、充足而均衡的B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而且口感也很好。饱腹感强,可用性高。恩格斯说,从只吃植物性食物变成既吃植物性食物又吃动物性食物,对人类的进化、体力和智力,特别是智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说:“如果我们不吃肉,人就不会发展到这个地步。”目前。中国平均每人每年只摄入3500克肉类,满足不了人体的需求。根据中医理论,畜禽肉类食品称为“骨肉”。它的滋补作用确实大于草木。

据日本医学报道,由于缺乏维生素B12、铁、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营养状况不佳,素食妈妈生下的婴儿往往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脑损伤。

当然,众所周知,吃太多肉是不合适的。浓酒肥肉会加重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还会促进直肠癌、乳腺癌。所以,适量吃肉贵。一般认为,肉类的量约为谷物量的十分之一,一天吃50 ~ 100克为宜。

“五菜为馅”,“馅”是补充、完整的意思。蔬菜是几种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2、维生素C、维生素K等)的重要来源。)和无机盐(钾、镁、钙、铁、钼、铜、锰等。)也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和一些特殊酶、叶绿素、色素、芳香挥发油等的来源。对身体是不可或缺的。在蔬菜要求上,要包括新鲜的绿色、黄色、红色蔬菜,这样营养成分会更完美。粗膳食纤维不被人体胃肠道的分泌物消化,但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肠的蠕动,帮助消耗和排泄,增加大便量,改善大便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