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表现包含了什么?
(1)四气
四气,即四性,指的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根据阴阳学说,寒药属阴,温药属阳。冷与冷,暖与热,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同的。温不如热,凉不如寒,所以有些药物往往标有大热、热、温、微温等字样以示区别。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的反应中总结出来的,是相对于疾病的寒热而言的。比如中医临床上,用栀子、黄芩、石膏等寒凉药治疗温病,用附子、干姜、高良姜等温药治疗寒凉病。神农本草经上说“以热药治寒,以寒药治热”是根据药物的性质和病情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如果违反了这个原则,就会导致不同的后果。
此外,还有抗精神病药物,指性质不太显著,作用相对温和的药物。其中也有微寒、微温的偏差,但仍未超出“四气”的范围,故仍习惯上称为“四气”。
(2)五味
五味是酸、苦、甜、辣、咸。有些药物或淡或涩,所以其实不止“五味”,但由于历代的应用习惯,仍称之为“五味”。不同的草药有不同的功能。同样的,用阴阳学说来总结,所以甜归阳,苦归阴。根据历代用药经验,其作用如下:
辛味有疏散和激活气血的作用。如生姜、薄荷能散邪,陈皮、砂仁能行气止痛,当归、川芎能活血化瘀。
酸味有收敛作用。如诃子、乌梅止泻。
甜味有滋补和舒缓作用。比如人参、黄芪可以补气;地黄、麦冬能滋阴;甘草调和药性,减轻毒性。
苦味有燥湿、泻下、降低的作用。比如大黄通便,白术燥湿,杏仁降气平喘。
咸味有软化滋润的作用。比如牡蛎可以软坚,芒硝可以通便润燥。
淡味有渗湿利湿的作用。例如,霍玲和曹彤可以滋润和促进排尿。
毒品的气味既有* * *性,又有特征性,既有同味、同味,也有少数几种气味。
如大黄、黄连性味苦寒,均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但大黄也有通便的作用,黄连有燥湿、止呕、止痢的特点。气与味不同,如麻黄辛,大枣甘。气味是一样的,比如薄荷是辛凉的,附子是辛热的。一口气几味,如当归,苦而温,牡丹皮,苦而苦。所以,只有掌握了所有有异同的药物的性质,才能准确用药。
(3)跌宕起伏
各种疾病在病机和证候上往往表现为向上(如呕吐、咳喘)、向下(如腹泻、崩漏)、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如表邪、皮疹、毒攻)等疾病趋势。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消除或改善这些疾病状态。所以就药物的作用而言,也有发挥作用的趋势。升与降,浮与沉也是相对的。涨就是涨,跌就是跌,浮就是发散,沉就是抽干利润。所有升药以升出为主,具有升阳、散寒的作用,所有降药以降入为主,具有潜阳、降逆、收敛、清热、燥湿、泻火的作用。
跌宕起伏也与性味息息相关。味甘性温的药,大多能升降;味苦酸咸,性寒,多为沉淀。根据阴阳属性,盛衰属阳,盛衰属阴。
药物质地的轻重是诱发涨跌的另一个依据。一般花叶和轻药多能升降,如菊花、辛夷、升麻等。种子重的药物大多能沉降,如紫苏、枳实、磁石等。但是,物质运用的规律不是绝对的,比如“百花齐放,旋覆花独落”;紫苏辛温,本应上行,但因其质重,有降气之功,故为下行,说明药物* * *性有别。再者,升降之药也可随之减少,降之药也可随之增加,这也说明药性的盛衰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现代药理分析认为,药物气味的差异与其化学成分有关,不同的成分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功效。由于中药成分复杂,其气味是由多种成分组合而成的。
现在的新医书对药理、有效成分都有论述,不能简单停留在对“四气”、“五味”、“升降”、“归经”的理解上。要继续开展生理、病理、药理研究,逐步开拓人们尚未认识的领域,进一步发掘中医的精髓。
(4)归经
是指中医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认识到某些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疾病具有特殊的选择性。作为感冒药,虽然都有清热的功效,但作用范围不是清肺热就是清肝热,各有特长;两者都是补药,补肺脾肾都有区别。归经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经络可以沟通人体内外,体表的疾病可以影响内脏,内脏的病变也可以反映在体表,所以可以通过经络系统地了解人体各部位病变的症状。像头痛,痛在额部,属于阳明胃经病,宜用石膏、白芷等药物;痛在后脑和颈部,是太阳膀胱经的病变。宜用藁本、防风等药物。如果疼痛在两侧或一侧,则为少阳胆经病变,应使用川芎、柴胡等药物。所以同样的头痛,因为部位不同,药物的选择也不同,所以如果不掌握不同经络的用药,势必会影响治疗效果。再比如每次肺经病见咳喘,都是桔梗和杏仁治的,所以这两种药归入肺经。心经疾病多由心慌引起。朱砂治愈后,归入心经。等等,说明归经理论是从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
但是归经理论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机械不变的公式。同源药物,温、清热、补、泻功效不同。比如黄芩、百合、葶苈子都可以入肺经,但在功能上,黄芩能清肺热,百合能补肺虚,而葶苈子能泻肺实。脏腑经络的病变也是相互影响的。比如肺病伴脾虚,肺脾都要治。因此,在用药时,既要熟悉药物的归经,又要掌握脏腑与经络的关系,从而达到辨证用药的预期效果。
(5)毒性和不良反应
所谓毒性,一般是指药物对机体的不良作用和损害,包括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和致癌、致突变、致畸、成瘾等特殊毒性。中医也不例外。历代本草书籍中,药物往往在其味下标注“有毒”和“无毒”。毒性和无毒性也是药物性能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掌握药物性质必须注意的问题。中药的副作用是指常用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较轻,对身体伤害不大。停药后可自行消失,但临床应用时应尽量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作为医生,除了要从中医经典中了解中药的毒性和不良反应,还要关注相关的临床报道。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中药的毒性,才能保证用药安全。
目前毒性较大的中药有砒霜、水银、生马钱子、生附子、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细辛、生巴豆、生甘遂、蟾酥、全蝎、洋金花、朱砂、雄黄、木通、槟榔、巴豆、牵牛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