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殖淡水鱼

淡水鱼的养殖方法如下:

1.水产养殖的生态环境条件。淡水鱼养殖的自然生态环境要清新优良,不受任何污染,水源丰富,保证常年不断水。经检测,这些地区养殖水体pH值在7.2左右,生化耗氧量小于0.2 mg/L,溶解氧大于9.0 mg/L,其他卫生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水质标准》。

2.鱼袜子。放养前15天左右鱼塘要清洗消毒。每平方米鱼塘用0.3公斤生石灰或20克漂白粉与水混合,撒满池塘。2-3天后排干池水,晒10天左右,再喂水放养。淡水鱼类以草鱼为主,少量鳊鱼、鲤鱼、鲱鱼。放养时间是每年的立冬到春节。鱼种规格要求体长在15cm以上,草鱼适龄尾重在250g左右。放养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10-13草鱼种左右。

3.“磨毛”喂养。淡水鱼的饲料以天然或人工种植的青饲料为主,辅以稻苗、麦芽等其他鱼饲料,不投喂配合饲料。计时:每天两次,上午8:00-9:00,下午3:00-4:00各1次;定性判定:绿色饲料新鲜、细腻、无污染,其他饲料新鲜;量化:鱼八分饱,即饲料在3小时左右被鱼吃光。

4.自来水调节。调节流量是小面积、高密度淡水鱼养殖管理的重要措施。原则上可以根据不同季节把握流量。

春季:鱼类越冬后体力较差,鱼种从静水变为流水需要一个适应过程,需要在缓流水中生活一段时间。池水的交换容量一般控制在每天1-2次。

夏季:是鱼类繁盛、需氧量高的季节,池水交换能力达到昼夜3-5次。

秋季:要适当控制流水量,池水的交换量一天2-3次左右,不会过度消耗鱼的体力,有利于越冬。

冬季:水温低,鱼的活跃度低,新陈代谢慢。如果给少量的流水,池水的交换能力可以达到1次左右,每昼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