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舞蹈的起源

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道教和佛教的养生文化。

“大舞”一词出自米罗《道史》:“以利引舞,谓之大舞”。“《尚书》中记载,练“大舞”有“顺关节”之功。健身气功舞蹈是国家健身气功总局独创的,主要参考了马王堆的导游图和各地的石画。其特点是以舞传顺关节,以神引舞,以舞练形,外动内舞,古朴大方,体韵圆润活泼,随神而动,刚柔相济。和谐的氛围集修身、娱乐、欣赏于一体。大舞可以强身健体,美化身体,放松心灵,协调身心,通过调整身体、气息、心灵来延缓衰老。健身气功舞蹈是以古代简单的舞蹈动作为基础,通过“外动”即四肢的运动和“内舞”即脏肩、经络、气血的运动来达到强健体魄的目的。在气功舞蹈中,放松的呼吸可以调节心态,整体的微笑可以软化心灵,轻柔的音乐可以引导思想,穴位的捏取可以刺激神经。

气功舞蹈是一种综合性的健身气功运动。1991年,北京大学体育学教授王永志提出了“大舞蹈”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完整的大舞蹈技术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舞不断得到改进和发展,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健身气功运动之一。同时,从文献的描述中可以知道,“舞”与“导”直接相关,具有相同的功能。因此,气功舞蹈又称为“引导”的范畴,是通过舞蹈来促进和引导关节的健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