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如何正确养心?

中医有句话,春天养肝,夏天养心。其实这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那么,夏天为什么要养心呢?夏天如何正确养心?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知识。

夏天为什么要养心?

夏天天气炎热,昼长夜短,气候干燥。中医认为,夏天在五行中属于火,对应的脏腑是“心”。所以,夏季养生的关键是养“心”,但中医所说的“心”并不只是指“心”,而是包括心脏在内的整个神经系统,甚至精神心理因素。

夏天的至日真的很热,出汗量远远大于其他节气。夏季中医养生之道认为汗为津液所化,血与唾液同源,所以有“血与汗同源”之说,血为心之主,所以也有“汗为心之液”之说。夏季的至日与心脏相连,夏季出汗容易使心脏松弛,所以中医有“春季养肝,夏季调心,秋季养肺,冬季养肾”的理论。

所谓“心与夏气相通”,是指人的心脏与夏季相对应,夏季心脏的生理功能相对较强,具体表现为心主血脉,气血旺盛,运行顺畅;汗液排泄增加;阳气充盈,外飘,功能活动也加强,精力充沛。因此,为了从夏季饮食中更好地维护健康,我们必须把握季节和脏腑的关系,有目的地补充心脏消耗的能量,以保护心气。

“养心”不仅符合中医理论中的夏季养生理念,而且因为在夏季,高温容易使人紧张,心理和情绪波动起伏,所以具有非常明显的现实意义。此外,高温降低了机体的免疫功能,患者很可能出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即使是健康的人,也可能有情绪烦躁的时候。所以养心也是防止情绪大起大落,甚至预防疾病的好方法。

现代医学还发现,当温度超过33℃时,人体新陈代谢会明显提高,从而增加心脏的工作负荷。同时,天气炎热时,汗腺打开散热,出汗过多,血容量减少,粘度增加,心脏泵血会更加困难。夏天心脏很累,自身营养供给比较差,一不小心就容易出问题。所以夏季养生重在养心。

夏天如何养心?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即人的精神活动受心的支配。而心对应的是“夏”。在炎热的夏天,人们更容易烦躁,生气,脾气不好。因此,夏季保健要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快,切忌大喜大怒。

可以做一些相对平和的运动,比如太极拳、散步、慢跑、绘画、钓鱼、书法等。运动过程中,也要注意不要过度出汗,适当补充水分。

夏天出汗可以降低体温,也可以排除体内的垃圾和毒素,但出汗是心之液,出汗过多会损伤心阳,影响心脏功能。夏天不出汗,体内湿热出不去,会影响其他内脏,引起脾胃疾病,中暑。所以,夏天呆在空调房里不能不出汗,高温环境下也不宜剧烈运动,大量出汗。

夏季饮食的原则是“春夏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以多吃蔬果、粗粮,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能起到强心的作用。

夏季被高温高湿所困,人体脾胃功能减弱,要少食多餐,减轻肠胃负担。多吃能去火的蔬菜水果,如冬瓜、苦瓜、西瓜、梨、红小豆、绿豆等。,少吃脂肪和油腻的东西,饮食清淡。

充足的睡眠也能保证心态平和。因此,夏季应早睡早起,以适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同时适当午睡,以补充睡眠不足,预防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心脏病的发生。学会中午睡觉,即中午(23: 00)前睡觉,中午(11 ~13: 00)午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