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对青少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第一,重视文化传统中的人类生存价值理念是青年教育应该遵循的方向。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尼采的命题是从人的存在价值维度提出的,我们古老的文化传统在这个维度上做了精妙的思考和解答。从中可以窥见中国文化中成功和幸福的概念,即“长寿、富贵、名利、知性”。知性作为人生成功和幸福的概念,反映了一个人对人生的自我认知程度,它应该是所有成功和幸福概念的核心。孔子说:“仁者长寿”。一个人如果不能自觉地意识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浑浑噩噩地活着,那就是没有价值的。庄子也说:“一个人如果不反思人生的意义,即使积累了很多财富,也未必有大的幸福,只会加深烦恼。”。曹操在短歌中探索人生的意义,李白用儒释道诠释人生。所以儒释道都在提醒人们认清生命的意义,重视生命的价值!
生存价值观无疑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优秀积淀。今天的青年教育应该适应社会发展,把青年人当作不同性格的新鲜人来对待。因此,青年教育重在生存价值的教育。人是一种发展的动物,他的存在价值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因此,青年教育要把握存在的价值,就必须探索相应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第二,立足生存价值,挖掘文化传统中的合理因素,促进青少年教育的健康发展。
中国历来是一个重道义的国家,有着强烈的“家国同构”意识、对生命的关怀和思考、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和独特的审美品格。挖掘这些因素,为青少年教育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孔子的智慧与道德教育
1988 65438+10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声明,向世界呼吁:在21世纪,人类需要学习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才能生存。孔子"信"的伦理思想可以用来衡量主体的个人素质和个人价值,协调群体与自我的关系,规范青少年教育的互动过程。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信仰”,不是教条式的说教,也不是死板的束缚。反之,则是由“信任、守信”衍生出的“诚实、信任、公平”的品格。诚信作为道德的一个方面,首先是对宇宙、人性、人的道德的肯定,强调人的存在,人的道德与人性、天地之性完全一致。其次,阐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精神对宇宙、社会、人生的一种认知成就和自我反思。
多元社会的学校德育该何去何从?最重要的是关注青少年的存在。有学者认为应该“关注学生个体的生活世界”(见《教育研究》2001第9期《多元社会中的学校德育:关注学生个体的生活世界》)。21世纪是一个人生凸显的时代。关注学生的个体生活,学校德育必须面对学生的现实生活,这会让人感到尴尬、压力和恐惧。将孔子“信”的伦理思想运用到道德教育中,可以缓解这些紧张关系。
反思我国学校道德教育,以往人们普遍关注道德原则和规范,而忽视或漠视学生的生活经历、感受和体验。然而,当代青少年却成了“漂”的一代。他们不再关注英雄,而是爱上偶像,在意品牌。因此,有必要在德育中进行“身体”的人文关怀。
根据诚实的第二层含义,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也应该成为一种和谐自然地发展关系的友谊活动。《自然法则》说参天大树和小草,苔藓和灌木丛生活在一起。这就是大自然原生态的规律:和谐公平,但人类为什么不受到自然规律的启发,和谐公平地发展呢?同样,文化传统也让中国人通过协调获得自己的存在。“远者不服,则德之修,人之服”(《论语·纪·会伐骈骈》)是以一个国家能否生存为前提的:修德;“言而不必行,行而不必果,义而必从”,这是君子和英雄吸引他人的人格魅力。今天的青少年道德教育应该遵循孔子“信”的道德要求。所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当一个人首先考虑社会时,社会也同时给予积极的反馈,从而使主体更好地发展。因此,让青少年感受道德、选择行为模式、丰富人生体验、发展人际生态情感和能力,是青少年德育的目的。同时,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存在“互动”,促进了学生情感意识和尊重意识的成长,也提升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其正,而不令”。这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建设也是有益的。
(二)“家国同构”与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
在中国文化的漫长历程中,总体而言,事实以“家”和“国”为轴心,体现着各种规范。世间的“事”不过是“家事”、“国事”,“家”是“国”的细胞。原因还是和我们民族的生存价值有关。“文化无非是人们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选择的某种应对策略”。我们可以根据这样的线索追根溯源:文化表征的方式——掌握世界的独特方式——人类自我意识的类型——人类的生存结构——人类的生存条件(自然环境)。
中国文化是从“农业-宗法”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伦理文化,农业社会和农业经济的基础是家庭。强烈的家国意识是凝聚和弘扬爱国主义的前提和基础,有利于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正是有了这种意识的支撑,中华民族才能团结起来,奋起反抗当前的大敌。
随着历史的推移和时代的变迁,爱国主义教育在今天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但渗透的精神是同质的。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不能抹杀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凝聚力和向心力,就像西方各教派的信徒不能忘记自己的信仰一样。这为青年定位提供了一个生存价值维度,从国家和民族到家庭和个人。
(三)庄子的“旅游”智慧与青少年创新教育
在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传统中,道家文化闪耀着对苦难人生终极关怀的光辉,庄子一派是一种“救人”的哲学。《庄子》中的“危”、“天君”、“天理”、“道术”、“环”,都是圆形的东西。使它成为主体是一种螺旋运动。如何把握这个运动,庄子强调的是“化”。他的思想包括“游”智、“场思”、“蝶思”(见魏传贤对庄子思维方法的阐释),意图是“变”、“变”、“用”。
联系到青年教育,在一个不断变化的多元社会中,提出“创新教育”的概念并不困难。创新教育的本质是以培养开拓性人格为目标,以人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基础,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全面提高民族素质和竞争力的教育。就青少年而言,创新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中国“道”文化传统中的人文精神体现了对生命主体价值的终极关怀,倡导尊重人的独立人格和精神自由,创新教育的基本目标和任务与此完全一致。创新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育理念、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育评价、教师素质、学校管理等方面的改革。从培养目标层面看,首先要培养青少年的探索精神,然后培养综合实践能力,最后达到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目标;从知识领域的学习来看,创造教育应渗透到德育、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中;从具体的教育方式看,当前青少年创新教育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学校管理方面,要彻底摆脱传统教育中僵化、压抑的管理模式,实行“心管”,即赢得年轻人的心,对他们进行管理,实现“双赢”。用企业管理战略的话说,员工被视为创造者和变革力量,领导者和员工挑战自我,设定自我极限,完成自我超越,活出生命的意义。所以21世纪的教育管理模式也是软管理(心管理)。《学会生活》一书指出:“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制创造精神的力量”。教师作为教育的重要承担者,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是影响青少年创新教育顺利开展的一个因素。
(四)文化传统中的科学精神、对道义的尊崇和独特的审美品格,激发了青少年教育中求真、求善、求美的统一。
今天,中华民族探索自然和人类的生存,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这个文化链条烙上了民族独特的心理特征和审美特征。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高峰:南北朝是第一个高峰,以祖冲之、陶弘景、李道元、贾思勰为代表;宋元是第二个高峰,以宋词、秦、郭守敬和为代表。晚明是最后一个高峰,以李时珍、徐光启、宋、徐洪祖为代表。在三座高峰的跌宕起伏中,许多科学家勇于探索,积极求真,一生经历了一本书。可以说,科学精神贯穿了中国的传统。今天,青年教育不能不呼唤这种科学精神,大力弘扬探索求实的优良传统。在社会科学领域,古人的科学精神往往体现在“实在”和“坚持”上,《史记》、《国阙》就是这样的典范。历史是立体的历史。“求功利”以“求真”为基础;青年教育也是立体教育。在青年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不是无中生有、异想天开的创新,而是建立在“求真”和“求是”的基础上。
同时,中国也有很强的思维传统,强调理性和智慧的重要性,追求真理和辩证思维。“百家争鸣”、“庄辉之辩”、“义理之辩”都是很好的证明,这种思维传统蕴含着科学精神。因此,激发青少年的思维,引导他们去实践,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信仰,增强他们的理性意识和热情。而且,从小做好这些,也可以引导和帮助他们在以后形成正确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态度。
当然,尊重知识和技术是“求真”的物质内容。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力量,就是身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引领世界发展的航标灯。从1981开始,我国开始实施“三小”活动:小发明、小论文、小活动,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培养了青少年的能力。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在儒家和道家的观念中,人们非常重视人的存在价值。儒家以“救世”来“救人”,儒家伦理的内容已经概括为三纲五常。五常是仁、义、礼、智、信。这是一种尊德重义的传统,最强调的是德行、道德和操守。孔子宣称“三军不能胜帅,匹夫不能胜志。”;孟子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权贵不能屈”的高尚气节,说“不义而富贵于我”...儒家思想通过规范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人们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从而完善了自身。道家崇尚率真。但无论哪一种,都不是脱离了人的现实生活,不是脱离了群体,脱离了自然,而是把对人的生存价值的理解引入了世俗生活。
几千年来,中国的文化传统诠释了善的含义,扬善抑恶的观念和事例数不胜数。孟子主张“人性本恶”,认为人的道德、仁、善、信等道德思想和品质是人性所固有的。尽管不同观点之间存在差异,但从总体上看,追求崇高的思想品质、向往理想的道德人格、培养美好的精神情操是中国文化的主导理念。从“我一天救自己三次——对别人不忠?”交朋友不相信?学不会吗?“在《论语》的自省中,我们看到古人追求——向往——涵养的痛苦。做好青少年教育的核心是求善。”一方面是对自身人格建立的无限追求和对知识的追求。另一方面,是对他人无条件、无限制的责任。.....也就是同时要求自我成就和成功的心态。“这种对善的追求使人获得精神的净化和人格的独立,开启了人格追求的理想境界。古语有云“行者,先作其大”。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精髓就在于它表达了人生的真谛和价值。传统的“大学之道”已经为青年教育指明了方向,但我们实施得太晚了。罗素说:“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人类苦难的压倒性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三种简单而强烈的感情。”表达了人类的“大善”。
如果青年教育仅仅停留在“求真”和“求善”的层面,那就不是理想的教育理念。笔者认为,青年教育也应该提升到“成美”的层面。
另一方面,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蕴含着独特的审美意识。结合功利主义对美的研究,庄子的美学思想中包含着“美自性、美从美、美随* * *、和合于天下”的思想;孔子认为,美与善密切相关,密不可分,甚至是善的代名词。有所谓“仁即美”(《立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颜渊》);孟子提出了充实即美好的论点(孟子全心全意);结合艺术研究美,我国古代乐论早就提出了“美在和谐”的思想;结合实际学习美,任何事物都因条件不同而各有各的美。教育的审美品格意在(1)培养受教育者成为智慧的化身之美(2)张扬生命活力之美(3)个体之间和谐自然。要实现青年教育之美,就要尊重不同的个体,充分挖掘他们自身的潜力,发挥他们的才能,张扬他们的个性。要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把美育和德育结合起来,把自己培养成道德高尚的人。
第四,青年教育应在现代与传统的融合中拓展方向。
不可否认,今天我们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在青少年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看到文化传统的历史局限性。因为文化传统本身就有其双重性,更多的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造成的,融合并不意味着断裂。传统,无论是批判、利用还是继承,都与现代教育的进程密切相关。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之间是一种变化的、连续的而不是断裂的关系。今天,各种教育虽然在教育理念、理论、内容、方法等方面都表现出了现代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某些方面。此外,许多想法都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审视文化传统的基本内容并加以选择,是为了将这种传统文化精神转化为现代文化精神,成为现代青少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过去的几年中,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实施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原因之一是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下,没有提出新的方向。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心理健康四个要素,以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对于前两个——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我已经讲过了,这里不再赘述。就劳动技能和身体健康而言,这是中国青年教育的两个薄弱项。其实也是中国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表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今天的劳动技能不仅仅表现为职业技能,更是一种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当昨天的生存意识已经不适合今天甚至明天的生活方式时,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发展劳动技术教育,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抓起。因为劳动技术教育不仅仅是技术文化和竞争意识的教育,更是一个人生存能力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思想与世界上的STS思想是相通的,要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方法。青年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发展能力。通过学生的自主选择和学习,在思维方法、个人潜能、解题方法、技术路线的选择上,体验和积累一个科学的训练过程。注重学生意识、情感、习惯的培养;广泛涉猎社会科学和人文知识;开拓科学视野;只有培养技术悟性,让思维方式的转移更加多元化,才能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找到立足之地。有一段时间,国人缺乏文化素养,非专业知识浅薄。发展劳动教育技术可以弥补这些不足。
人的身心健康是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在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强调养生之道和“修身养性”。儒家曾经阐述过身体的保养和保健;道家强调体能的补充;儒家还强调“修身”和“内省”,以达到理想人格。在现代青年教育中,我们仍然坚持这种思想,并在健康教育中谈论饮食、卫生和健康以及人格素质的完善。但这些显然不能满足青少年的健康教育。笔者认为,在古往今来的性教育中,青春期健康教育还是比较欠缺的。虽然这几年宣传工作取得了成绩,但还没有唤起思想觉悟。
卡西尔认为:“人被宣称是一种应该不断探索自身的存在——一种在其存在的每一刻都必须被审问和审视的存在。人的生命的价值恰恰在于这种检查,在于这种对人的生命的批判。”因此,人们自觉地认识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改造自我的意识本身就包含了人们对自己身体的认识,这是一种回归本真的认识,是青少年健康教育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自省和自律。在现代,健康教育也应该强调沟通、交流与合作。儒家思想既强调天下要有“忧患意识”(孟子说“生而忧患,死于安乐”),又鼓励“担当”的精神(顾说“天下兴亡,各人有各人的规矩”)。现在的青少年可能在“自省”中没有意识到上述道理。所以要让他们在沟通、交流、合作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在实践中提高道德修养。
(五)遵循人类生存价值的文化传统,明确青年教育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从动机的角度可以分为有意识教学和无意识教学。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说:“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对人类社会意识的参与而进行的,这个过程几乎在出生时就无意识地开始了。它不断发展个人的能力,陶冶个人的意识,形成个人的习惯,锻炼个人的思想,激发个人的感情和情感。”如果说影响青少年教育的因素有三个:学校、家庭、社会,那么大致说来,学校教育无疑是最直接、最自觉的教学。
教学的本质是继承和创造人类生存的艺术,是从人类群体的角度来理解的。从个体的角度看,教学是促进人的创新发展的活动,创新也是从终极发展意识出发,为了人类生存价值的需要。许多学者提出了适合青少年教育发展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活动,如“参与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都强调师生互动、师生联动、师生平等;都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有学者提出“研究性学习”,这当然是一种高度重视青少年个体存在的教学活动。但在具体实施中,要结合学生所处的阶段进行教育,注意对其进行引导和启蒙。实践方法之一是以劳动技术教育为操作平台,将“研究性教育”引入其中,借助信息技术整合其他学习领域。第一,使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具实用性和可拓展性;其次,也使“研究性”学习落到了实处。
社会上有句名言,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固若金汤。对于这种现象,不完全是教育观念的问题,还涉及到社会对教育部门的评价,教育领导机构对学校的评价,学校班子对教师的评价,也就是常说的接力棒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素质教育的发展取决于社会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传统和青少年教育。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下,进行文化传统的现代超越,使现代青年教育“文化内化”。美国百科全书(1973):“文化是群体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西班牙世界百科全书(1978):“文化是人们在一定社会中所获得的各种观念和价值的有机整体。”即主要着眼于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着眼于文化无止境的运动过程,既顽强又自持、不断净化和自我优化的文化生命力。现代教育的文化内化,既能传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又能让受教育者(本文讲的是青少年)吸收中国文化的精髓,包括理念和物质内容。近年来,有学者感叹“国学衰落”。中国的灿烂文化不能在现代化进程中衰落,这是社会应该关注的问题。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将“现代教育文化内化”引入青少年教育是明智的。1993年,联合国提出“在21世纪,应强调人是发展资源”。学习不仅是为了谋生,更是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才是更高的生存价值。这种思想体现在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中,为21世纪青少年的培养追根溯源传统文化。
我们常说:“温室里的花,经不起风吹雨打。”中国独特的家庭结构容易蒙上亲情的面纱,却是封建家长制形成的土壤,是封闭、狭隘、保守意识培育的温床。青少年在这种无意识的环境中接受的教育,往往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因此,营造开放、自由、民主的家庭氛围,打破一些刻板印象,是青少年教育良好发展的重要条件。让孩子活着不是靠他猎取的食物,而是给他一把猎枪,教他如何猎取。
6.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文化传统和青少年教育,推陈出新,与时俱进。
有人指出:“传统是由一群人创造的,为大多数人所认可,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所以成为普通大众文化生活的内容。”说明传统包含着历史意识,具有存在性、历时性和暂时性的特点。传统不是离我们很远的东西,而是存在于我们中间;传统不是停滞不前的,而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不断创新和突破的。只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文化传统,才能推动青年教育的不断发展,才能使青年的思想具有历史性和前瞻性。
但是,无论如何发展,青年教育都要吸收文化传统中个体生存价值的意识,始终将真善美的交融渗透在传统中积淀的人格心理、思维方法、审美情趣之中,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