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帝焕出生在哪里?

林迪欢

林迪欢,广东湛江人,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现就职于广州中山大学,中山医科大学。专栏作家、画家、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国务院新闻办图片库(CFP)签约摄影师、中国摄影报2012年度摄影师、蚂蜂窝旅游网2013、中国画报、计算机报、新潮电子、南方都市报旅行摄影师。

中文名:林迪欢

国籍:中国。

职业:作家、画家、教师

毕业学校:中山医科大学

代表作品:广州经典之旅,印象:中国最美50个小镇。

籍贯:广东湛江

主要作品

24节气在镜头里及时反映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

印象:中国最美的50个城镇。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广州经典之旅广东旅游出版社2007

创造性体验

林迪欢:用现代工具表达古典的心。

小林是他的网名,原名林迪欢。这个三十多岁的年轻摄影师最近在网上很红,很多媒体都报道了他的旅行摄影经历。人们更关注他的人文摄影。小林确实拍了很多优秀的人文主义的照片,但也值得关注他对世间万物的摄影,包括风景。比如他的新书《时光映画——镜头中的二十四节气》中那些静谧优雅的片子,就让人看到了农耕社会的审美情怀。

谈及这类影片,小林谈了自己对风光摄影的理解。他说,前几年对风光摄影的批判很大,文化界普遍重视人文摄影,认为风光摄影脱离实际,千篇一律,缺乏创新和现实关怀,伤害民族生命力,可以抛弃。其实,风景摄影往往是更“中国”的东西,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奉行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加上苛刻残酷的专制思想,导致了元明以后中国绘画的主流,那种笔法粗疏,崇尚仿古,不思创新的山水画成了文人墨客的墨戏。这种中国精神起源于摄影领域,成为风景摄影。从这个角度来说,拍风景的人并没有在头脑中隐藏对现实的无声抗议,风景摄影只是人们逃避世俗的一种释放。

正是因为对这种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小林认为风光摄影绝对不是简单的自然风光,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幸运的是,我不是一个人来到这座山."即使风景照片中没有人物,拍摄这张照片的摄影师对一座山和一棵树的选择,揭示了人与自然互动产生的独特理解。对于一个没有佛教文化知识的人来说,很难想象他能拍出张富有的禅宗作品。

禅字确实是这本《时光映画——镜头里的二十四节气》里大部分照片的浓郁气质,文字和图片都有。比如这张:图中的几片枯叶似乎是故意失焦的。似乎它们掉落的地方不是地面,而是宣纸。这张简单的照片有一种遥远的味道,就像作者写的那样:“杭州宝石山张静江故居/院子里的银杏树,种了几百年了/不知是不是主人亲手种下的/树叶落在白色帆布篷上/轻轻呼啸而过/然后轻轻翻转/那声音仿佛来自遥远的民国。”

图有古意,配的诗有俳句的风格。

小林说,时间图片中的二十四节气只是一个载体。其实他只是想把生活中的琐碎细节写下来。正是这些细节的回忆,构成了我们的生活,也许平淡却丰富。所以,这不是一本相册。书中照片的出现,只是用来唤醒回忆,回到旧时光。

小林的生活方式也很古老。

他喜欢徒步旅行。他说他会经常坐公交车去城市的另一个地方,然后他开始走一条小街。去一个陌生的城市更是如此。

当记者写这篇报道时,小林正在南宁参加一个摄影活动。他在微博中写道,“每去一个陌生的城市,我都习惯徒步穿越一次城市,这样下次就不会迷路了,所以我已经走了大概100个城市。今天南宁阳光明媚,准备花一天时间垂直行走。百度地图告诉我,全程大概15公里。”

大好河山上从来不缺行色匆匆的游客,但我们需要这种用脚步丈量城市每一条街道、每一条小巷的观察者吗?

他热爱毛笔字,每天花一两个小时练习书法。黄永玉曾在散文中提到,弘毅大师写条幅需要一整个上午,而小林写作,他也有这样一种安静缓慢的心情。他好像不是在练汉字,而是在练那段被现代生活遗忘的短暂时光。

诗意人生在路上

◆旅行者档案

姓名:林迪欢(小林)

性别:男

身份:大学老师,自由摄影师,专栏作家。

小林现在从事IT领域的工作,他通过自己的网站“数字生存”(Digital Survival)与他人分享自己关于摄影、旅行和所居住城市的知识和想法。有他写的“小林”的自我介绍,让刚认识的人也能看出这个大男孩的兴趣。“小林,姓林,广东湛江人,1975,现居广州。身高不要太多,体重不要太多,长相不要太多。我大学学的是临床医学,毕业后转了行政管理。现在我从事其中。我一生坎坷,一事无成,经常穷困潦倒。没事的时候喜欢拍照,画画,写作,设计,钓鱼,漫无目的的散步。总而言之,这厮玩的比干活的熟练,闲着没事就瞎转悠的熟练。”

其实小林的爱好不仅仅是“无所事事”。他喜欢旅游和摄影,现在是多家报刊杂志的摄影师和旅游专栏作家。2007年,他还出版了《广州经典之旅》,旅行中记录的影像也让他参加了完美中国的电影节。2009年在北京798艺术区和平遥摄影节展出作品。

旅行,住在别处

和大多数人一样,小林喜欢旅行。他喜欢在别处体验生活的感觉。在他看来,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了解生活在别处的人的想法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价值取向,可以冲击和确认自己的思维和价值观。这是一种获取智慧的方式,也可以提升他们的人生高度。没有详细的旅行计划,只圈定了大概的目的地和时间,不会做太多的准备,期待旅途中的变数和意外。小林的旅行比较适合徒步或者流浪。距离就像未来,蕴含着巨大的未知,吸引着他一次又一次的出发。

如今,散步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稍有空闲就会蠢蠢欲动。摄影和绘画给了他很多旅行的借口。他总是一个人出发,旅途中会遇到很多有趣的人和事,也会收获很多友情和真心。有时候他会用相机记录下他们,有时候不会。“这些感情都是默默咀嚼的,离得很远,总能获得很多人生的意义,在日复一日枯燥的工作和无尽的人事纠葛中体会不到。”摄影和绘画让他认识了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旅途中与他们见面聊天也是旅行的乐趣之一。

这两年,小林在一些普通的、不太出名的城市旅行,比如四川大邑、陕西榆林、湖北潜江、湖南常德等等。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惊人,导致各大城市同质化惊人。他一直希望在城市化的大潮中找到并记录下这些城市的一些原始气质和魅力,也希望记录下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进程和脉络。在这个过程中,他明显感受到了中国人巨大的情感冲突,比如怀旧、失落、巨变、失落。“记录正在消失的风景和文化,以及如此巨大的变化,是我最大的动力。这个关于中国现实记录的专题,小林最初取名为《完美中国》。至于最后拍完会是什么样的题材,他完全不清楚。”未来总是多变的,未知的,这也是吸引我不断拍摄的动力。"

在新的一年里,他打算改变他的方式。“随便找一辆即将出发的火车,随意在远处的车站下车,这样未知的陌生的地方大概会得到更多的惊喜和体验。”

与广州白头偕老

虽然不是广州人,但小林从读书到工作在这个城市已经十几年了,已经产生了分不开的感情。在小林看来,城市的自然之美虽然不算太多,但是会有点杂乱和复杂。但她宽容平和、开放低调的气质,待久了会让人沉迷其中。具有现代感和浓郁岭南传统风格的快节奏生活方式,值得品味和欣赏。她是一座可以和我们一起变老的城市。于是下班后,小林喜欢“扫街”,用镜头记录这座城市的历史和现在。有老华侨村,有夕阳下的东山口,有沙面上的静谧时光。他曾经在午后的阳光下走遍广州几乎每一个角落,用相机和笔描绘城市的细节,最后汇聚成一本书《广州经典之旅》,带领读者一点点领略这座繁华都市的万种风情。

在小林看来,一德路是最能代表广州风格的地方。它位于广州老城区西关的腹地。这是一条专业的海鲜干货、礼品和文具、玩具和小吃市场。它挤满了人,却在混乱中自发地奔跑。其间,你可以感受到广州作为千百年商都的强大生命力,以及广州人积极乐观的奋斗精神。走在这里,可以发现很多物美价廉的东西。在一德路上还有广州最壮观的天主教堂。宗教的庄严与街道的喧嚣齐头并进,也是一道具有广州风味的风景。与一德路相邻的上下九、海珠广场、姜妍路、恩宁路都是很有广州特色的地方,值得仔细去。

小林的另一个推荐是老租界所在地沙面。有许多欧洲风格的建筑和树木。珠江最繁华的地段在这里缓缓流淌,环境幽雅,适合慢走。是广州一个很小很舒服的地方。有时会有民间粤剧团在沙面演出,夕阳下珠江边的小咖啡馆,灯火辉煌时的人气大排档,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我的家乡广东是个好地方。

不仅在广州,在岭南也是如此。在他的镜头下,《行云广东》是一条轻如水墨画的河流,是洋池古村嬉戏的小孩和黄狗,是粤北深秋浓郁的色彩,是桂山港的一点渔火,是乡间热闹的婚礼,是早春三月的田头背影。在小林眼里,广东真是个好地方,品种繁多。这个从海边渔村走出来的年轻人,对海边的生活总有一种莫名的眷恋,每次回到家乡,总觉得一片祥和。

在粤海,小林推荐了他的家乡,湛江吴川舞阳,那里有一望无际的白色沙滩,淳朴的渔民劳作,浓郁的粤西风情,还有很多美丽的海鲜美食。此外,珠海还有万山群岛,都是孤岛。渔夫日出日落的生活给人一种世态炎凉的感觉,也是他最喜欢的旅行目的地。

作品展览

2009年北京798放映厅“惊艳江湖十人”图片展

完美中国平遥摄影节2009

回归:南京当代摄影展2010

人生如梦连州国际摄影节2010

南京的过去南京2013

被选拔参加高考

2019高考第一天,语文考试一结束,作文话题立刻引发网友热议。其中全国卷三的作文题目是漫画,漫画场景是毕业前的最后一课。老师对学生说:“你再看你的书,我再看你。”

这部漫画是根据小林漫画的作品改编的,林帝焕是小林漫画的负责人。林迪欢说,他很惊讶自己的作品被选为高考作文题目。当被问及原作者自己对这个征文题目的解读时,林迪欢表示,漫画本身就是简单纯粹地表达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林迪焕透露,漫画中老师的原型是高中班主任、英语老师李光宁。

2019年6月7日,是2019高考的第一天。在最新公布的全国卷三语文考试中,中山大学林迪欢老师的一幅《毕业前最后一堂课》的水墨漫画被改编成唯一的材料作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