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的历史有多少年了?
《类经·四海之人》载:“输、肥、于皆通。”所以,腧穴又叫失穴、俞穴,也叫穴、穴或经。根据中医基础理论,人体穴位主要有三个作用,既是经络之气注入体表的地方,也是疾病反映在体表的地方,是进行针灸、推拿、气功等疗法的地方。穴位有“快按”和“快驱邪”的神奇功效。然而,穴位的本质是什么?真的是人体的特殊结构吗?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此都有所猜测,也无法达成一致。
很多人从穴位的电特性来探究穴位的本质。1950年,日本中谷用12伏直流电通过人的皮肤,发现皮肤上有一些导电性特别高的“好传导点”,它们的位置与穴位的位置重合。此后不久,法国著名针灸师聂伯雅特在助手的协助下,通过测量皮肤电阻证实了这一现象,并确定穴位电阻仅为其周围皮肤电阻的一半。对尸体的测量也得出了同样的结果。50年代末,我国学者对穴位电生理的研究也基本肯定了穴位具有低电阻、高电位的特点。但据推测,全身穴位的总面积只占体表的万分之四,但体表电阻的部位很多,远不限于穴位。而且,吃饭、睡觉、运动等生理活动,时序、季节、温度等外界环境的变化,细寸的精神状态,都会影响皮肤电阻值。难怪上海高血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感叹,用这种方法确定穴位相当困难。法国人德拉福耶用这种方法测量穴位花了5年时间,结果与中国的穴位大相径庭,不得不戛然而止。
有人把古代的穴位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进行对比分析,试图用新的理论和概念来解释。例如,当电流刺激皮肤时,受刺激的肌肉会收缩。体表受最弱电流刺激而产生最大肌肉收缩的部位称为运动点。美国学者林大晋提出,运动穴位的分布与传统穴位几乎相同。日本的兵头正义和美国的弗罗斯特等人把穴位和触发点做比较。触发点被认为是身体肌肉组织中的一个局部交叉点,具有深层组织敏感、结节和放射痛的特点。虽然其机制尚不明确,但一般认为是由于疼痛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肌肉痉挛、内分泌失调或肌肉紧张所致。针刺穴位时,由于组织间的相互摩擦和金属针与组织电介质的相互作用,局部组织内的肌肉纤维和神经纤维会受到损伤。另外,两者的分布也差不多。因此,他们认为穴位的某些特征与触发点非常相似。有些人甚至认为它们只是同义词。也有报道称,穴位与差穴、皮肤活动点密切相关。这些多途径的研究从侧面反映了腧穴的特点,对于探索腧穴的奥秘无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还有人着眼于穴位的形态结构,希望一举揭开穴位的奥秘。上海第一医学院的专家解剖观察了尸体上的324个穴位,发现99.6%的穴位与神经有关。他们进一步发现,经络穴位和相关器官的神经分布往往属于同一脊髓段,表里经络穴位也属于同一脊髓段。日本学者森秀太郎证明,全身大约有100个穴位,深入神经束。穴位还与感觉神经节细胞外周突末端的感受器有关,如肌梭、神经腱梭、触觉小体、环状小体等。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表皮和神经组织是同源的。神经中枢内有皮肤区域和内脏器官的投影点。因此,穴位与胚胎形态可能存在相关性。但也有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神经纤维在穴位和非穴位组织中都有分布,两者在组织学上没有明显区别。至于穴位和非穴位下的神经组织有什么区别,现在还不清楚。也有报道称,穴位与血管、淋巴管关系密切。通过使用红外热成像,Kazuo Nishijo观察到胸部和腹部穴位的皮肤温度比周围皮肤的温度高0.5到1℃,他认为这是由于穴位下血管的存在。根据解剖资料,很多穴位确实覆盖着皮下静脉或深层血管。
穴位研究者认为,人体穴位是与神经系统、血管、淋巴管、肌肉等组织密切相关的复杂而全面的结构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