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周:我一生贫穷,总是孤独,却由衷地快乐。

在先秦诸子中,庄子无疑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的一生都处于战国的乱世。当同时代的其他思想家把目光投向经世救国的领域时,庄子却悄然选择了独立,远离世俗,在乱世中独善其身,谈孤独;在其他思想家、学者积极游说各国君主重用、大显宏图的时候,庄周却固守物质贫困,构建了自己独特的快乐精神世界。庄子和庄子本人一样传奇。文笔浪漫写实,表达华丽朴实。很多学者把庄周的哲学归结为人生哲学,也有人认为“人生哲学”是舶来品,但“人生”一词并没有出现在庄子哲学的文本中。我是个穷学者,所以还不能对这些论点提出什么建设性的看法。私下里,不管这场争论的最终结果如何,不可否认的是,庄子哲学比其他哲学家更关注人及其精神世界,更关注生命的质量,更透彻地揭示了生命的本质。他的人生态度,对于沉浸在功利追求中的当代人,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个村庄和一周的贫困

首先,就《庄子》中的“穷”而言,我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物质生活上的穷”和“人际关系上的穷”。

庄子的物质生活无疑是百家争鸣中少有的贫困,这与他自己惊人的智慧和他在当时的名声尤其不平等。众所周知,孔子周游列国,虽然最终因为政治理想得不到很好的重用而选择回乡著书教书,但至少衣食无忧,否则不可能发出“百吃不厌精,百吃不厌细”这样的感慨;与庄子同时代的孟子,主张禁欲主义,但在拒绝齐宣王挽留时,他说:“欲富则德,为富则得一万。”可见孟子的禁欲主义只是他所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并不是真正的贫穷。但是,庄子与他们不同。庄子真穷,穷到“衣大布补,鞋不过是王维路过”。《庄子·杂文·外物》中也记载“庄周家贫,故借粟于河。”侯剑河看似大方,说等自己的款子到了可以借给庄周300金,实则是拐弯抹角,拒绝。庄周马上用一条干涸的鱼的比喻来讽刺河监。读到这一段,鲍鹏山先生指出,侯健和不借给庄周粮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庄周当时无力偿还。换句话说,如果侯健和把粮食借给了庄周,他必须做好收不回来的准备。很明显,侯剑河不是一个愿意施舍的好心人,所以他借故婉拒了。监河侯的做法暂且不论是否妥当,但至少可以看出庄周的物质生活确实寒酸到了一定程度。不要说孔子那么讲究食物的美味,连温饱都是问题。

在人际关系方面,庄子也不丰富。一方面,庄子的精神境界非常人所及,世俗之人无法理解他的思想,更谈不上真正进入他的精神世界,与他对话;另一方面,庄子善用寓言,比喻往往犀利刻薄,普通朋友很难接受他的刻薄。纵观庄子,惠施大概是唯一能和庄子称得上朋友的人。据记载,当庄子文成为魏国的宰相后,他立即从家乡出发去拜访他的朋友。庄子的妻子去世时,惠子也专程前来吊唁。惠子死后十年,庄子依然对他念念不忘,可见他们之间的友情相当深厚。虽然惠施一直对庄子说“言语无用”,庄子用“猫头鹰贪死老鼠”来比喻和讽刺惠子的浅薄和世俗,但他们之间关于“一个孩子不是一条鱼,如何知道一条鱼的快乐”的争论是精彩的,它解释了为什么惠子能够进入庄子的精神世界,成为他一生中唯一的挚友。

从世俗的眼光来看,庄子的一生无疑是灰暗的。贫穷和孤独是庄子的人生常态。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生活都是难以忍受的,更不用说苦中作乐了。但其实庄子活得很快乐,比大多数活在世俗世界,朋友遍天下的人快乐得多。在庄子的视野里,这些东西从一开始就不能算作苦。所以他的快乐没有勉强和悲伤的色彩。他站在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审视着人生的种种,以更加通透的心境体验着人生中纯粹的快乐。

周二壮的音乐

在6年前的春晚小品中,小沈阳说“人生最痛苦的事就是人死了钱没花”,而赵本山反驳说“人生最痛苦的事就是人活着钱没了”。这段对话虽然搞笑,但却一针见血,指出了导致人们不快乐的两个重要元素,即“名利”和“生死”。纵观当今社会,人们常常因为物欲的不满足和对死亡的恐惧而陷入莫名的焦虑和失落。然而在庄周看来,这一切根本不值一提。尽管他生活贫困,但他的衣服很差,鞋子也穿破了。面对楚王抛出的橄榄枝,庄周不为所动,全身心投入到钓自己的鱼中。妻子去世后,庄子在鼓盆里唱歌,庆祝妻子脱离世俗生活的贫困,回归大自然母亲。而庄子自己在快要死的时候,也能心平气和地和弟子讨论自己的事情,没有任何悲伤和忌讳。

这是因为庄子早已看透了名利、生死。对于庄子来说,名利是外物,得失是人心所不能左右的。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这些外在的东西上,那么他得到的快乐必然不会长久。他拒绝了楚王“累在中国”的邀请,因为他知道一个同伴就像一只老虎。邀请楚王,也许能让他立刻发迹,但同时也相当于置自己的生命于危险之中。在庄子看来,解决温饱固然重要,但不必拿生命去冒险。他也不想费心去想国王的心思,整天如履薄冰,小心翼翼。以庄子的性情,这种从心灵到身体的不自由,比什么都让他恶心。生命和自然比财富、名利重要得多。

然而庄子珍爱生命,却并不惧怕死亡。庄子对世人所畏惧的死亡的看法更是独到而开明。

其实这个世界之所以害怕死亡,是因为人们把生命看得太重太好,把死亡当成了生命的对立面。有对立就没有和谐。所以,生与死的问题变得很吵。但庄子不这么认为。他说:“作恶就是知道人生不糊涂!给恶以知恶不弱哀,而不恶!”庄子主张摒弃世俗的思维定势,以更广阔的视野看待生死。"大块大块地承载着我的形状,使我辛劳地活着,使我悲伤地变老,使我安息地死去"。庄子把人的死亡看作是对自然的回归。无论是生是死,都是大自然对“我”的恩情。人们只需要坦然接受。在庄子看来,我们人生的历程也许只是一场蝴蝶梦。而我们的死亡,也许只是梦蝶的觉醒。更有甚者,庄周很疑惑到底是自己在梦里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在梦里变成了庄周。你这样想,你就生离死别了,梦中醒来,就没有那么清晰的界限了,也没有那么尖锐的对立了。人们害怕死亡,为死亡而哀悼,但从源头上来说,人们并不确定自己是处于生还是死的状态。盲目的恐惧和悲伤特别可笑。就像我们做了一个梦。醒来的时候要不要为消失而哭泣?

《三庄周》的启示

庄周对苦与乐的理解,体现了一个贫穷而快乐的人的豁达,而这豁达的背后,是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不管物质上是否富有,庄周都不在乎那么多,但精神上是否自由,对他来说很有吸引力。就算是五花千金的马,也不能随时在我这寒舍里到达一个休息的地方。即使是国王身边的高座,也不如森林里茅屋里的草席。庄周过得很幸福很快乐。

在世人眼中,庄子一生贫穷,但这种所谓的贫穷只是一种世俗的定义,他的思想和精神世界的丰富程度是常人无法企及的。他的眼神异常冰冷,所以他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冷静地看待这个世界和人生;他也是极其热心肠的,所以才会对这个世界的不公有那么多的感触。他超越名利,超越生死,更看透一切。世俗的价值观对他来说都是浮云。他知道他的世界不会轻易被外人理解,所以他一个人生活,自己玩。所以,不是因为穷而不快乐,而是因为善解人意而快乐,这就是庄周。而这正是庄子给我们的。

对于现在的大多数人来说,庄周的人生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这种遥不可及,道出了大多数人在时代洪流下迷失自我的心酸。人们总是用时代的脚步太快,要赶快行动以免落后的借口,却不知道自己只是活在别人定下的标准里,没有勇气突破这个僵局,只能越陷越深。其实,我们需要一点庄子精神来积极表达我们的人生态度,在人生中有所成就,像自己一样生活和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