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建议全文详解(三)

支持香港巩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三大中心地位,参与国家双向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支持香港巩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推动金融、商贸、物流和专业服务向高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支持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中国与葡语国家商务合作服务平台,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

加大内地对港澳开放力度,加快前海、南沙、横琴等粤港澳合作平台建设。深化内地与港澳在社会、民生、科技、文化、教育、环保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深化泛珠三角等区域合作。

坚持“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两岸一家亲”,以互利共赢的方式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推动两岸产业合作、金融合作、贸易投资协调发展等双向开放合作。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搭建平潭等对台合作平台。扩大两岸人员往来,深化两岸农业、文化、教育、科技、社会等领域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惠及更多台湾省普通民众、青少年和中小企业。

(5)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改革和完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积极引导全球经济议程,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促进全球经济平衡、金融安全和经济稳定增长。积极参与网络、深海、极地、航空航天等新领域国际规则制定。

推进多边贸易谈判进程,推动多边贸易体制均衡、共赢、包容发展,形成公平、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支持发展中国家平等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监管改革。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努力形成全球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6)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坚持* *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公平和各自能力原则,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落实减排承诺。

扩大对外援助规模,改进对外援助方式,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和经济政策方面的免费咨询和培训,扩大科技教育、医疗卫生、防灾减灾、环境治理、野生动物保护和减贫等领域的对外合作与援助,增加人道主义援助。积极参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维护国际公共安全,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积极支持和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加强防扩散国际合作,参与热点敏感问题管控,* * *维护国际通道安全。加强多边和双边协调,参与维护全球网络安全。推动国际反腐败合作。

七、坚持* * *享受发展,努力增进人民福祉。

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1)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坚持普惠、保基本、均等、可持续的方向,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强化政府责任,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享受水平。

加强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环境保护等基本公共服务,努力实现全覆盖。加大对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强对特定特殊困难人群的帮扶。

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可以由政府购买服务提供的,不再由政府直接承担;可以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加快社会事业改革。

(2)实施扶贫工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成效。对贫困家庭分类扶持,对有劳动能力的扶持特色产业发展和就业转移,对“一方养不起一方”的实施扶贫搬迁,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实施生态保护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全力保障政策,对因病致贫的实施医疗救助和保障。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的实施要衔接起来,所有的贫困人口都要得到保障。

扩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覆盖面,因地制宜解决通路、供水、供电、网络通信等问题。对贫困地区开发水电矿产资源占用集体土地的,试行以集体股权方式补偿原居民,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

提高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和医疗服务质量,推进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关爱服务体系。

落实扶贫责任制。进一步完善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落实的工作机制。加强扶贫工作责任考核,重点考核贫困县扶贫成效。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投入,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互补作用,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完善东西部合作和党政机关、军队、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定点扶贫机制,鼓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自愿参与一次性扶贫。把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作为扶贫重点。

(3)提高教育质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以德育人的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化教育改革,把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实施国民教育全过程的重点任务。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对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发展学前教育,鼓励发展普惠性幼儿园。完善资助方式,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教师交流。办好特殊教育。

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一批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鼓励有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实施和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个人学习账户和学分积累制度,畅通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渠道。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完善教育督导,强化社会监督。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元化教育服务。

(四)促进就业和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建立人人创业服务平台。

统筹人力资源市场,打破城乡、地区、行业分割和身份、性别歧视,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加强对灵活就业和新型就业形式的支持,促进劳动者自主就业。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创业引领计划,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加强就业援助,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实施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对贫困家庭子女、未进入高等教育的初高中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转岗职工和退役军人实施免费职业培训。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在企业推行新型学徒制。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完善职称评定制度,推进专业技术职称和技能水平与大城市落户挂钩的做法。

提高劳动力素质、劳动参与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劳动力市场弹性,促进劳动力在地区、行业和企业间自由流动。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维护员工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服务能力。完善就业和失业统计指标体系。

(5)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规范初次分配,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

完善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在企业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健全要素贡献和按贡献分配的市场评价机制,完善适应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工资制度。

实施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显著提高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加快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规范隐性收入,遏制权力、行政垄断等非市场因素获取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社会救助、社会互助和志愿服务活动。完善鼓励回馈社会、扶贫济困的税收政策。

(6)建立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保险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坚持精算平衡,完善筹资机制,分清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责任。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完善多缴多得激励机制。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基础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拓宽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渠道,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投资回报率。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的比例,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

完善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研究落实退休人员医保支付政策。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发挥医保控费作用。完善个人账户,实行门诊费用统筹。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策和管理。鼓励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医疗保险管理。将生育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相结合。

统筹救助体系,加强政策衔接,推进制度整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七)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推进医药分开,实行分级诊疗,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公益性质,打破逐利机制,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优化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完善联动互补的医疗服务体系,改进基层医疗服务模式,发展远程医疗。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和农村流动,推动提高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和急需领域、电子健康档案等医疗服务能力。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推进非营利性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加强医疗质量监管,完善纠纷调解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坚持中西医结合,促进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理顺药品价格,增加艾滋病防治等特殊药品免费供应。提高药品质量,保障药品安全。加强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等重大疾病综合防治和职业危害防治,通过多种方式降低重、慢性病医疗费用。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心理健康服务。

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形成社会共治的严格高效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

(八)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儿童保健等公共服务水平。帮助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关注家庭发展。

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弘扬尊老、养老、助老的社会风尚,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支持各类市场主体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

坚持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保护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完善助残服务体系。

八、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各级党委要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一)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各级党委(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制度建设,改进工作制度和方法,强化全委会决策和监督作用。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健全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完善决策咨询机制。完善信息发布制度。

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业务精、善于治理、敢于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提高专业化水平。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和奖惩机制,调动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功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励广大干部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更好带领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反腐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不能止步、不能放松。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三严三实”要求,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完善改进作风的长效机制,强化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巩固反腐败成果,构建不敢腐的有效机制, 不能腐也不想腐,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2)动员人民团结奋斗。充分发扬民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的能力,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协商,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激发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热情。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群众工作体制和方法,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作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最大限度地凝聚全社会推动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知识和力量。高度重视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面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民族、宗教和侨务政策,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级关系和海内外同胞的和谐, 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

(三)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推进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实施重大人才工程,着力发现、培养和集聚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实施更加开放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引进急需人才力度,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和个人有序参与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引进。

优化人力资本配置,消除人才流动障碍,提高社会横向和纵向流动性。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营造有利于人人成才、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完善有利于人才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流动的政策体系。

(4)以法治思维促发展。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全面提高党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加快重点领域立法,坚持改废并举,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快形成完整的法律规范体系。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设定权力、行使权力、制约权力和监督权力,依法调控和管理经济,实行综合执法,实现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尊重司法规律,促进司法公正,完善权利的司法保障和权力的司法监督。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在全社会特别是公职人员中强化尊法守法的观念,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和习惯。

(五)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平安中国,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系,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完善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和利益保护机制,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权利、表达诉求、解决纠纷。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加强社会治理基础制度建设,建立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相关实名登记制度,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引导机制和危机干预机制。

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加快构建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基础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调处综合机制,加强和改进信访调解工作,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依法严密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加强全民安全意识教育,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强化防治,改革安全评价体系,完善预警和应急机制,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及时排查化解安全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势头。实施危险化学品和化工企业生产储存安全环保搬迁工程,加强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基础能力建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落实重点领域国家安全政策,完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健全国家安全法治,建立国家安全体系。依法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的颠覆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和极端宗教活动,坚决维护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信息和国防安全。

(六)确保“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制定“十三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本建议确定的发展理念、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各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制定本地区的“十三五”规划。各级各类规划要增加明确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 * *享受发展理念的指标,增加政府履行职责的约束性指标,落实全会确定的决策部署。

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前景光明,任务繁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艰苦奋斗,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相关文章:

1.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报告全文解读

2.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工作报告

3.解读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

4.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要点

5.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要点

6.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