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群人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
-题字
一个人
暑假的时候,突然看到同事李建平老师发来的一条消息——“市里将于9月份举办名著阅读与微写作研讨会,让大家发言,谈谈自己的名著教学实践”。我没当回事。我觉得这样的通知应该是教育局或者学校通知的。除此之外,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要做;我不想参加这些活动,因为我有失眠症。我只想在自己的世界里做自己的事。
假期新教材培训期间,在教研室认识了黄老师。她又跟我说了同样的话。我觉得这次是真的,不禁心情沉重,迷茫。
回到家,我在微信里发现了一条新的群邀请信息——金城语文学科核心工作组。李刚发来的信息,请举报交流话题。马老师在群里很认真的说,要认真准备,不要应付。
看来真的要开始准备了。
去年暑假,中国湿地徐水星给了我很大的冲击和影响。从我自觉工作开始,我就兢兢业业,百折不挠。但是看了名师讲课,听了名师讲课,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对于中国人来说,多年的努力是一种亵渎。回到家后,我又开始研读著名的教育专著,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确定了以阅读和写作为主线的语文教学思路。
翻看之前的微信官方账号,在网上查找所需书籍,对比辨析,反复推敲,确定了120部中外经典,建立了类库。阅读部编写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不看任何参考资料,独立研究教材,设计教案。我研究了江先生的《小组阅读是什么样子的》,开始设计自己的小组阅读课。班播,让学生用新的方式写作,锻炼,提高。推出班级周报,全方位呈现班级动态,让老师、家长、学生更充分、心平气和地交流。每次语文课前推荐名言,讲著名故事,讲自知之明。跌跌撞撞摸着石头过河,开始了自己的语文教育新路。
看到孩子每天沉浸在阅读的世界里,心里有了一点安慰;看到小朋友精彩的播报,忍不住发表长篇大论,进行点评;看到孩子们不成熟的新闻稿,我反复讲解新闻的特点;看到孩子们在课堂上大胆发言,我感觉比吃了蜂蜜还甜...
我每天都坚持这样做,慢慢的开始享受这些小事。但是,我经常感到孤独,我想找志同道合的同事一起前进。我和办公室的老师讨论过很多次,能不能一起研究语文教学,一起做,一起写。他们也很感兴趣,但是一次次都没有结果。
就这样,我独自慢慢地走着...
走了一年,做了很多小事和实事。但是,如果非要在大会上花2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谈谈我的修行,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说什么?我开始回顾自己的实践,寻找每一本名著的相同阅读方式。慢慢的,我居然找到了一些自己读名著的思路。串起来之后,我确定了自己的交流话题——名著阅读五步法。
没想到,结合自己的实践,洋洋洒洒写了五千多字。好像我不做,就没话说了;不强求,就不会有结果。
于是,我带着自己的教学成果,和40多位高平语文同仁一起,去晋城实验中学参加了“语文读写经验交流会”。
一群人
交流会在石和石的名著《水浒传》课堂实录欣赏中拉开了序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课堂生动,挖掘深刻,可见他的名著阅读是扎实的。
然后,一群中国人的饕餮大餐开始了——
石老师从学生的写作现状入手,刻苦钻研,结合自己平时的实践,对微写作的特点和形式进行了很好的探索,让人受益匪浅。
何老师别出心裁,用读书卡引导学生有效读写,追溯到更绿色的地方。
牛建平老师打开学生微写作的源头,从自然中阅读,从生活中索取素材,为学生精心编辑写作成果,用心之深。
王海兵老师将“勤奋”二字贯穿始终,让我们在“勤奋”的指引下,去阅读、写作、修改、等待语文世界的美丽花朵。
张海普老师以课文为触发,巧妙地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阅读和写作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王老师将班主任语文老师的角色相互交融,通过班级广播,激发学生挖掘身边的素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每一个孩子心中悄悄播撒下爱的种子。
李刚老师幽默风趣,用图文并茂的写作方式让学生们在汉语的世界里玩得开心。
常书清老师潜心修身,注重学生的积累,利用好看的电影app,app让学生写得开心,写得漂亮,写得精彩。
程凌燕老师紧跟中考的步伐,探索各种微写作的特点和写作方法,精心设计“微语录”,让课堂“金句”在每个孩子心中熠熠生辉。
董晓云老师气势磅礴,依托“云语”这个窗口,让读书写作之风吹遍校园,吹向四面八方;让学校的发展更健康更强大;让梦想的阳光照亮现实,照亮每一个读书人的心。
赵树民老师用《前世》这种微写作,唤醒师生的创作欲望,欲罢不能,只好“微写作”。
师老师将课堂广播与阅读名著有机结合,让学生更加从容自信。更平滑、更深入;越创新越有趣;更多的想法,更多的感受。
段婷老师的代表作教学读同版* * *,计划周密,实施细致,让我汗颜。
……
这群学者的精彩分享,让我的心荡漾了一层又一层,就像一只青蛙跳出井口,看到了更广阔的天空,所以我想插上翅膀,飞向蓝天。
一个人和一群人
回到学校,我和同事们交流了我的经验,我们开始重新审视和规划我们的语文课程。经过大家的研究和讨论,我对自己的语文教学做了如下规划:
总体思路是坚定不移的带着孩子读、写、背;但是,我觉得应该更细致,更扎实,更长远。
首先,阅读。
这学期开始,我们让孩子同时看两本书。
一种是必读,也就是我们课本上要求读的书。这本书放在学校,在阅读课和孩子课余时间看。时间不固定,大家有时间就看。我们利用每周的班会评选出“每周阅读之星”进行奖励和激励。
一种是选择阅读,一定要选择我们班图书馆里的书目来阅读。这本书是在家里读的,每天坚持读20分钟,有家长监督,认真填写阅读软件里的阅读信息。每周一总结,在群里公布情况。
我觉得孩子一开始可能很难这样阅读,但是我觉得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形成好的习惯,让孩子终身受益。
第二,写。
每周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短文,真实记录所见所闻所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自然、自我。
根据自己的阅读内容,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
(以上通常是周末作业)
每周二看完,晚上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微写作,可以分析欣赏,可以联想感受...
每周三写主题的微写作。这学期打算重点指导孩子写风景和人物。
每周参加一次“诗意”微写作。图文并茂,精致含蓄。50字以内。每周五发图,周一交。
每天中午上学,坚持练习20个单词。
第三,背诵。
每周发一篇不少于2分钟的阅读作品。可以用微信的语音功能;可以使用“荔枝”、“喜马拉雅”等软件;也可以使用手机视频或者其他视频软件。一个月或两个月排练一次大型阅读作品。
每周至少背五首诗,检查,选择,周一报告。
看看别人的做法,想想自己的做法;看看别人的做法,改变自己的。
一群金诚中国人的领袖给了我更多的想法,给了我更大的动力。我愿意和这群中国人交流,互相帮助,共同追求中国教育的美好未来。
一个人可能走得不是很快,但一群人一定会走得很远。
-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