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对事物的混淆。

事物对事物的混淆。

学问之书:答陆渊静书(13);

莱舒云说:“佛的思想经常被再次提起。是不是比孟子所谓的“有事必有”,师父所谓的“良知”更好?意思是“永远存在”,永远记得,永远知道,永远节约?这个想法提出来,事情到了事情,就一定有办法做到。但是,我怕这个想法提的少,放下的多,所以时间会被打断。而释怀的念头,多半是因为私欲和礼貌的举动,突然醒悟然后提起。在放下和不提之间,心里很迷茫,不自觉。现在想好好的,想光明的,经常放不下。我能怎么做呢?如果你只是不停地谈论它,没问题吗?如果克制自己不要不断提,是不是更省力气?虽然经常挂在嘴边,但不加忍治的功德,怕是不了了之:加了忍治的功德,那就是“想好了”的事了,还不如真的好。我能怎么做呢?"

戒畏治,是一种不断的努力,也就是“必有不测”,所以有两害!这一节问的是前一段不言而喻的,但最后却是自生自灭,混淆视听,有“本色未尽”之嫌。都是自私的,都会生病,所以去这个病是毫无疑问的。

总的想法是:

陆元箐写道:佛教徒“总是提出想法”(还记得一个想法刚刚形成的情形吗?这种做法有两个作用:一是真诚对待自己的内心,因为此时的感受才是内心的真实反映;第二,充分发挥反思的作用。回顾最初的情况是一种反思。),这类似于孟子说的“有事必有因”。这些和你说的“对良心”一样吗?是不是和你说的“永远记住,永远知道,永远保持”一样?想法刚产生的时候,身外的世界和事物随之而来,必然有对策。我担心这些念头少提的时候,多放下的时候,功夫就中断了。思想因为放下而消失,大多来自内心的私欲和外界的干扰,后来才恍然大悟,重新爬起来。放下和举起之间,感觉不到内心的黑暗和杂乱。现在的你,如果每天都想做到精准,想明白,往往就坚持住了。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用?一直说下去都是功夫吗?或者,在不断的提及中,是否应该加上自省和克制的努力?即使每天不放下,如果不加上克制恐惧的力量,恐怕也很难摆脱私欲;如果加上防范恐惧的功夫,你就是在做一件“想好了”的事情,这不是“本来面目”应该有的结果(一室指必然结果)。我该怎么办?

王阳明说,戒恐的治疗是一个不断努力的过程,也就是“有事必有”,这是一件事,不是两件事。你在这封信里提到的问题,在上封信里已经跟你说清楚了,是你自己的迷茫和碎片化造成的,还有“不是‘本来面目’应该有的结果”的疑问。这些都是你的自私和未来的问题。如果去掉这个问题,就不会有这样的疑问了。

陆澄的问题在于他太纠结于自己内心的想法,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和自己外在的表现形式完全对立起来,即“物出于物”,甚至害怕“物出于物”。

黑格尔《小逻辑》中有一段话(贺麟译):一方面,观念或思想并不仅仅隐藏在我们的头脑中,观念一般不会弱到其自身的实现依赖于人的意愿。相反,这个想法是完全实用的,完全现实的。另一方面,现实并不像那些盲目、头脑简单的从业者想象的那么肮脏、不合理。现实不同于纯粹的现象,首先,作为内在和外在的统一,它不处于与理性对立的地位,而是完全合理的。任何不合理的东西,也就是因为不合理,都不能视为现实。

不知道对不对,写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