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行政区划
蒙城县在唐天宝元年(742年)建县时,继承隋初涡阳县,至皇中期更名为肥水县,成为大业中名山县的旧边疆。清同治三年(1864)正月,将原蒙城县天桥以西约700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新成立的涡阳县,这是该县行政区域的第一次大幅度缩小。1965年7月9日,该县王疃区所属的王疃、周吉、中疃、高闯、江疃、芦沟6个公社划入新成立的利辛县,这是该县版图的第二次大减。民国三十七年(1948)六月县域也发生了变化,方悦和马集地区被划入涡阳县孟茜区。1938年3月,本县枣木桥划入怀远县,古芦岗划入凤台县,面积约50平方公里。6月30日1984,将原位于蒙城县茨淮新河以南的老大兴集、瓦房、象山、赵王、大柳、水牛周等30平方公里划入凤台县;原属凤台县的谷堆里村、柳园村约1平方公里划入蒙城县。经过以上变化,形成了今天的县域。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县划分为10个区,155个乡,700个行政村。此后,该县的行政区划进行了多次调整。1985年末,全县划分为11区、1镇,辖49个乡、2个镇(乡一级)、4个办事处、566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5729个村(居)组。
1986至1992年3月1之前,县行政区划保持不变。3月1992,1撤区并乡,全县共分23个乡(场)。截至2003年底,全县有25个乡(场),辖562个行政村,13个社区。
截至2012,蒙城下辖12个镇,2个乡,3个街道办事处,1个工业园区,1个林场。截至2012,蒙城下辖12个镇,2个乡,3个街道办事处,1个工业园区,1个林场。
城关镇、七院办事处、庄周办事处、初村镇、许疃镇、方悦镇、小新集镇、三义镇、樊姬工业园区、肖剑镇、双剑镇、李芬镇、马集镇、板桥镇、杨树林场、乐途镇、李沧镇、坛城镇、王集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