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穴位大全

人体内约有52个单穴、309个双穴和50个奇穴,共720个穴位。下面,我就为你分享最详细的人体穴位百科,希望对你有帮助!

头颈部百会穴位置:头部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经络:督脉,手脚三阳与督脉交汇,被击中脑部,昏了过去。

按摩手法

百会穴有四种按摩方法:1。按摩方法:睡前坐起,用手指来回揉搓百会穴,直至发热,每次108次。2、叩击法:用右手空心掌叩击百会穴,每次108次。3.遵法:双眼微闭,全身放松,意念集中于百会穴,持之。此穴的跳动和温热在观察时有效,时间约为10分钟。4、集气法:可以站着或坐着,放松自己,想开自己的百会穴。宇宙真能量和太阳清气持续通过百会进入体内约10分钟。

神庭穴

位置:头部前方进入发际线五分之一处。

经络:是足太阳督脉、督脉、膀胱经的交汇点。被撞后头晕脑胀。

寺庙

位置:在眉梢和外眼角之间向后大约一英寸的凹陷处。

经络:奇怪的点,被点后头晕眼花耳鸣。

耳道点

位置:耳屏上切迹前,口腔凹陷。

经络:手少阳三焦经。被击中后,耳鸣眩晕倒在地上。

景明穴

位置:眼角上方0,1寸。

经络:足太阳膀胱经。它是太阳、足阳明、阳乔奇和阴乔奇五脉的交汇。被撞后头晕倒地。

洞里的人

位置:沟在上侧(沟下缘上方2/3)。

经络:属于督脉,是手脚阳明与督脉的交汇。被撞后头晕。

哑门穴

位置:顶部后正中线上,第一、二颈椎棘突间的凹陷处(后发际线凹陷处)

经络:是督脉、督脉、阳经的交汇点。被击中后冲击延髓中枢,失声,头晕,倒地不省人事。

风池穴

位置:取穴在枕骨粗隆和乳突之间,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

经络:足少阳的胆经是手足少阳与阴维的会通。被撞后撞到了延髓中央,晕了。

任莹角

位置:喉结旁1又5英寸。

经络:足阳明胃经,气滞血瘀,摸后头晕。

胸腹穴钟山穴

位置:前中线,两乳头之间。

经络:任脉指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气会打心包收穴。被击中后,内气弥漫,心慌,神志不清。

九尾穴

位置: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

经络:任脉是任脉的络穴。被击中后冲击腹壁、肝胆的动脉、静脉,震动心脏,淤血而死。

朱克点

位置:身体前正中线上,脐上六寸。

经络:任脉,心脏的募穴。被击中后,击中了肝胆和心脏,死亡。

神阙穴

位置:位于脐窝中央。

经络:任脉。被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膀胱,伤气,导致身体衰竭。

气海穴

位置:位于体前中线,脐下1.5寸。

经络:任脉。撞击后会冲击腹壁、动静脉、肋间隙,破血破瘀,造成身体衰竭。

关元穴

位置:位于脐下三英寸。

经络:任脉,阴三之会,任脉,小肠中穴位的集合。击打后冲击腹壁下动、静脉和肋间神经使肠道振动,造成气滞血瘀。

中极穴

位置:体前中线,脐下4寸。

经络:任脉,三阴之会,任脉,膀胱经穴位集合。被击中后冲击腹壁的动脉、静脉、神经,震动结肠B,伤气。

弯曲骨孔

位置:下腹耻骨联合上缘以上凹陷处。

经络:任脉,除足厥阴、任脉肝经外。被撞后,周天琦受伤,气滞血瘀。

硬闯穴

位置:胸骨正中线上第三肋间俞堂穴旁开四寸。

经络:足阳明胃经。被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胸神经、动脉、静脉,使心脏振动,停止供血而休克。

乳中穴

位置:乳头中央。

经络:足阳明胃经。撞击后,肋间神经和动脉受到撞击,充血并破坏了气。

鲁根点

位置:乳头中心正下方。

经络:足阳明胃经,心在左侧。撞上后会冲击心脏,容易休克死亡。

祁门穴

位置:位于乳房下两根肋骨之间为第六根肋骨。

经络:属于肝经,是肝脏的收钱之穴。足太阴、厥阴与印伟之会。被撞后冲击肝脾,振动膈肌,气滞血瘀。

掌门穴

位置:腋窝中线处,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正好在肘尖处。

经络:足厥阴肝经,为足太阴与厥阴之会,阴与卫之会,为征肝之穴。击打后冲击肝脏或脾脏,破坏横膈膜,淤血伤气。

上曲穴

位置:位于砀山砀山砀山砀山砀山砀山砀山砀山砀山砀山砀山砀山砀山砀山砀山砀山砀山砀山砀山砀山砀山砀山砀山砀山砀山砀山砀山砀山砀山砀山砀山砀山砀山砀山砀山砀山砀山砀山砀山砀山砀山。

腰骶背部舒菲点

位置:第三胸椎开1,棘突旁5寸。经络:足太阳膀胱经。击打后冲击第三肋动脉、静脉、神经,振动心肺,破坏气机。

厥阴俞穴

位置:第四胸椎棘突下1又5寸。

经络: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撞上后会冲击心肺,破气,容易死亡。

心俞穴

位置:位于第五胸椎棘突处,侧开1,5寸。

经络: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心脏,破血伤气。

肾俞穴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旁1又5寸。

经络:足太阳膀胱经。被撞后会冲击肾脏,损伤元气,容易截瘫。

命门穴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和第三腰椎棘突之间。

经络:督脉。撞上后会冲击脊椎破坏器,容易截瘫。

枳实穴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旁三寸(命门旁三寸)

经络:足太阳膀胱经。被击中后,冲击腰部动脉、静脉、神经,震动肾脏,损伤内气。

齐海舒

位置:1,距第三腰椎和侧门5寸。

经络: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肾脏,淤血破气。

鲁伟角

位置:位于尾骨和肛门之间。

经络:督脉,督脉的络穴,不要取任脉。命中后,周天棋被挡,丹田之气不升。

上下肢肩井穴

位置: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最高处。

经络:足少阳胆经是手少阳、足少阳、足阳明、阳卫脉的交汇。被撞后,身体麻木了。

太原点

位置:手掌和手腕横纹屈肌侧的凹陷部分。

经络:手太阴肺经。肺之本穴,百脉之会。被击中后,阴停止脉搏,造成内伤的气。

足三里穴

位置:膝外侧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

经络: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脉入其中。被撞后下肢麻木无效。

三阴交穴

位置:内踝尖上方三英寸,胫骨后缘。

经络:足太阳脾经是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撞后下肢麻木,失序,伤丹田之气。

涌泉穴

位置:脚掌前三分之一处,足趾屈曲时有凹陷。

经络:足少阴肾经。命中后伤害丹田真气,真气无法上升,破轻功。

总之,以上36个重点的实际死亡案例都没有收集到。其实这些穴位经常被按摩师按摩,辅助治疗效果很好。有资质的按摩师按摩这些穴位是完全正常的,无需恐慌。

人体主要有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

人体的两个长寿点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长寿点:涌泉穴和足三里穴。

涌泉穴是肾经的重要穴位。经常按摩此穴,有补髓、补肾壮阳、壮骨的功效。肾脏是负责生长、发育和生殖的重要器官。肾精充足,才能正常发育,耳聪目明,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头发乌黑,性功能旺盛。反之,肾虚精亏,记忆力受损,腰膝酸软,行走困难,性能力低下,未老先衰。涌泉穴位于足底,手掌前三分之一处,凹陷处为足趾屈曲时。每晚睡前盘腿而坐,双手按摩或弯曲手指按压两侧涌泉穴,每次50至100次为穴位感到酸痛。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以下10 cm处。用手掌盖住膝盖骨,五指朝下,中指在末端。足三里穴是胃经的主穴。胃是人体的“喂食仓库”。只有把胃里的食物及时消化、分解、吸收,人体的其他器官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才能健康、精力充沛。因此,胃的消化质量对我们来说极其重要。足三里可以担负起这个重任。每晚用指关节按压足三里,不仅能补脾胃,促进饮食尽快消化吸收,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扶正祛邪,还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使人精神焕发,永葆青春。

头晕11点脑户穴:位于百会穴后四寸五分。

龟门穴(又名惠桧):位于百会穴前三寸的正中。

上兴穴(又称神堂穴):发际线上方一寸。

丁谦穴:百会穴前一寸五分。

后顶穴(又称定门穴):位于百会穴后一寸五分。

风府穴(又称天星):颈后枕骨下两筋之间。

头尾穴:位于额角,发际线角尖端。

哑门穴:位于风府穴下一寸处。

田童点:它位于丁谦点后五分钟,外面一英寸。

于震穴:位于脑胡穴旁一寸三处。

103穴位1,心经穴(又称燕尾):胸部剑突骨下缘。

2.对门穴(也称“不服”):巨阙穴旁开六寸。

3、门点:即男方向左门点,女方向右门点。

4.荆门穴(又名舒鸣):第十二肋间。

5.武定穴(又名舒天):平脐正中1.5寸。

6.不老穴(又称掏刀):第一胸椎棘突下。

7.史飞穴(又称舒菲):第三胸椎开棘突下一寸五穴。

8.胆经穴:平第四肋间,中心在两乳头之间。

9.对心穴(又称指阳):第七胸椎棘突下。

10,风门穴:第二胸椎棘突下。

11、环跳穴:股骨大转子后上方,大转子与颅骨骨折孔连线内侧三分之二处。

12.护膝点:膝盖骨。

13.膝眼点:髌骨尖两侧凹陷处。

14、刘著穴(又称交心穴):胫骨内侧缘内侧。

15,脚踩点:脚上的高骨如豆。

16,开腔:即两耳。

17、乔腔:即耳后根。

18,左耳尖:即左耳峰。

19,右耳尖:即右耳的最高点。

20、眼角:也就是眼尖。

21,大中穴: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