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庄子50篇散文和诗歌后的300字。
对国学经典《庄子》的思考(1)
《庄子》是一部论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著作。我觉得庄子是想说明事物的对立统一。不要总是从一面看问题。自以为是也是一个极端,以自己的技术为荣也是一个极端。世界是和谐的。人也要和谐。
所谓“硬白论”,山人认为两派的讨论其实不是在讨论同一个问题:一派讨论的是某样东西具有什么属性[即白且硬],另一派讨论的是某个特性[即白且硬]是该东西特有的个性还是许多物质所能具有的* * *性质。
其实我们经常看到,在很多辩论中,所谓的对立派,追溯到本质,都不知道自己在争论什么。比如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两个对立的阵营,几十年来一直在争论和对立。但谁能说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呢?
其实中国的哲学,不管是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是很现实的。对“万物起源”、“谁创造了人”这类模棱两可的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对于自然,我们采取一种接受它,与它兼容的态度。不追求绝对,不走极端,只求中庸。“改造和征服自然”的思想被认为是受了西方的影响。现代西方科技的发展就是试图征服和改造自然的例子。中国的医学,气功,保健等等,都是顺其自然,接受自然,融入自然的例子。典型的观点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
很多人把庄子和道家放在一起,与儒家相对。山民认为儒家注重社会和社会制度;老子强调人与自然;墨家则强调对象及其自然属性;而庄子则是这些的融合。只是墨家的论点用的比较少。儒家和老子太兼容了。强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存在,没有主人。这也是和儒家最大的不同。在儒家思想中,要有等级观念,要有自我约束(类似于“无我”)。
自然,从政治家的角度来看,儒家思想对朝廷是有利的。但庄子思想也有利于社会稳定。因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并受到政治家的大力提倡。但与此同时,庄子思想是作为一个大副业存在的,并没有受到非正常的压制。而法家则因为强调客体,轻视主要由人的主体性形成的社会制度和结构,没有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