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起源与养生方法
端午节的起源
端午节也叫端午,端午的意思和吴楚的一样,就像第五天。端午的“五”字也是和“午”连在一起的。按照地支的顺序,五月是“午”月。因为正午是“太阳”,所以端午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和日都是五,所以称五也是称午。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玉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迪拉节、诗人节等。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至少有四五种说法,如:纪念屈原;吴越的民族图腾祭祀理论;从三代夏至日节;邪月邪日驱离,等等。迄今为止,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最有影响的观点是为了纪念屈原。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人把赛龙舟和吃粽子与屈原联系在一起。传说屈原跳河后,当地百姓伤他而死,于是驾船去救他,因有飙车的习俗;他还说,人们经常把食物放入水中祭祀屈原,但大多数食物都被龙吃掉了。后来由于屈原的建议,他们用楝树叶包大米,用彩色的丝绸包裹,后来做成粽子的样子。
端午节是一个逐渐被我们遗忘的节日。事实上,中国的传统节日逐渐淡化是近年来的趋势。这不仅仅是端午节面临的严峻形势。不是有人抱怨春节这么重要的节日吗?与圣诞节和情人节相比,传统节日普遍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对于端午节,在大城市的生活中,人们简直沦为去超市买几个速冻粽子。许多人对它的文化意义知之甚少,只知道它与纪念一位名叫屈原的诗人有关。2005年,江陵端午祭成功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引发了一场“端午保卫战”,终于让人们开始关注这个节日。但“风波”过后,我们对传统节日的关注并没有明显改变,通过节日复兴传统文化的想法仍需要我们进一步反思。我们过于强调节日的文化内涵,而忽视了人们参与其中的行动培养。就像端午节,如果你只是吃了一个粽子,对于生活在城市的人来说,那简直就是衡量从大超市到你家有多远。
中国的端午节是一个人们必须保持严肃态度的节日。这一天要给孩子挂个荷包,用雄黄在孩子额头上画个“王”以驱毒辟邪,带孩子制作弓箭等。所以端午节也叫“儿童节”、“娃娃节”,让孩子们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是传承文化最重要的一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待传统节日往往采取快速消费的敷衍态度,这显然不利于传承其文化内涵。
端午节被列为法定节日,为人们过好端午节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会及时得到保障,让它的象征意义得到重视,唤醒更多人关于端午节的文化记忆。但是,如果只有“两个周末”变成了“三个周末”,那就不是简单的放假了。我们既要复兴这个节日在公共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维护它的权威文化意义,又要深入挖掘它单纯美好的一面,赋予它可以与现代生活相融合的生命力。
端午节养生方法
1,端午养生粽子不宜多吃。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食物,味道很好,让很多人流连忘返。但是,夏天不要多吃或多喝粽子和黄酒。原因是难以消化,严重影响我们的肠胃,对身体极为不利。
在这里,我要告诉你,有四种人最好不吃或者少吃粽子。分别是心血管病人、老人小孩、肠胃病人、糖尿病人。
2、多喝凉茶,端午节期间天气很热,我们走亲访友,难免会发生中暑或中暑。这时,我们应该多喝凉茶,如绿茶、薄荷茶、菊花茶等。,少吃油腻食物,尤其是老人和小孩。
3.运动养生还是重点。端午节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天气也比较沉闷。如果工作压力大,人体生理气血运行不畅,容易烦躁抑郁,心悸胸闷。情绪的变化会影响脏腑功能,也会导致精神疾病,如喜悲、怒伤肝、悲伤脾等。夏季养生要使脾、胃、心、肺通畅。除了药物和饮食,还要加强锻炼,让自己的心态平静下来。
4、晚上早点起来,穿的简单凉快。端午节前后怎么养阳?《黄帝内经》告诉我们“夜卧早起,百日不厌”。“晚睡早起”和春天的养生原则是一样的,但是和春天相比,日照时间更长,白天时间更长,所以要晚睡,早上早起。当然,也不能太晚。11之后不睡觉就不好了。最好在十点半之前睡觉。如果你觉得困了,你可以在中午小睡一会。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1,龙舟赛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代楚国的人们,对圣人屈原之死恋恋不舍,许多人划船追赶救人。他们争先恐后地互相追赶,到了洞庭湖就不见了。之后,我会在每年的五月五日划龙舟来纪念它。划龙舟驱散河里的鱼,以免吃了屈原的尸体。比赛的习惯盛行于吴越和楚国。
2、佩戴香包
孩子们在端午节戴香囊,据说有避邪驱除瘟疫的意思。其实是用来装饰内头的。香囊内含朱砂、雄黄、香药,用绢布包裹,香气四溢,再用五色丝线系成一绳,做成一串形状各异,各种精致可爱。
3、挂菖蒲叶
民间有句谚语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扫庭,眉心放菖蒲、艾条,挂在堂上。菖蒲、艾叶、刘桦、大蒜、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仁、艾虎。它被制成花环和装饰品,美丽芬芳,妇女们竞相佩戴以驱邪。
4、吊钟雕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的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户户都挂着铃铛和雕像来辟邪。
5.给孩子画雄黄。
用雄黄画小孩是为了吉祥辟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