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自己出一点汗会更健康。

强迫自己出一点汗会更健康。

虽然“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说明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流汗的好处,但也是在流汗。有的人会有害健康,有的人会为了健康流汗。在阳光下流汗,在桑拿房流汗,在运动场上流汗,哪种是正确的流汗方式?

现代人出汗太被动。

出汗有两种方式:主动出汗和被动出汗。下班等车时,衣服被太阳晒得湿透;被工作压力困扰,烦躁焦虑,急得额头微微渗出汗珠;和朋友一起桑拿,在闷热的环境下汗流浃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教授朱学骏表示,这些发汗方式大多非常被动。一般来说,天气、环境或心理压力引起的出汗称为被动出汗,只有运动引起的出汗才是主动出汗。调查显示,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只有28.2%的人能经常锻炼。这说明现代人的主要出汗方式是被动出汗。

中医里也有动汗和静汗的区别。养生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傅洁莹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因天气、环境而出汗属于静态出汗,相当于被动出汗。很多异常的静态出汗都需要注意,比如自汗、盗汗。有些人在不热或不运动时,会额头和后背出汗,容易疲劳、感冒、心悸,特别怕风怕冷。这叫自汗,是气虚的表现。晚上一睡着就出汗叫盗汗,是阴虚的表现。出汗的不同部位可以反映一个人的身体状况。额面部多汗是郁结、上火的表现,易烦躁、口苦、尿黄;心前后背出汗是因为心气不足,容易心慌、失眠、多梦、健忘。另外,还有一些出汗的方式,是疾病来临前的征兆。比如有的老人出汗出汗,要小心中风。

汗的气味和颜色也很有讲究。如果汗液有腥味,可能与热证或湿热证有关,一般属于肝热。如果发现汗液有颜色,可能是面部和腋窝产生色素的细菌引起的,也可能是药物引起的,如加了碘化物的汗液呈红色。

积极出汗是保持健康的唯一方法。

同样是出汗。天气热的时候,被动出汗还是可以让人出汗的。为什么不主动流汗?专家解释,无论是酷暑出汗还是桑拿出汗,都只是人体浅层的出汗,而运动才是真正的深层表层出汗,也就是人由内而外的出汗。这种汗液是人体自我调节的。出汗后不仅让人感觉很舒服,还起到以下八大作用。

排出毒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沈教授表示,积极出汗可以加快体液循环和代谢过程,排出体内积累的乳酸、尿素、氨等毒素,保证鼻、皮肤、肺、大肠的畅通。

控制血压。高血压是由于血管内径变窄变硬,单位血流量受限而产生的现象。运动和出汗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加速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壁的弹性,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促进消化。如果不出汗,气血运行缓慢,会影响消化,导致人吃不好;神经活动也会受到影响,导致人晚上睡不好。

预防骨质疏松。很多人认为出汗会导致体内钙随汗液流失。对此,卫生部北京医院药剂科临床药师张亚桐指出,只有水溶性维生素会随汗液流失。钙虽然溶于水,但溶解度很低,不太可能随汗液排出。相反,出汗有利于钙的存留,预防骨质疏松。

增强记忆力。美国一项针对2万名中学生的长期教育实验表明,积极运动和出汗对学生有积极的作用,记忆力和专注力可以大大提高。

护肤美容。从不出汗的人,皮肤新陈代谢慢,有些废物很难排出。出汗可以清洁毛孔,达到美容护肤的效果。

减肥。当人体运动到一定强度时,脂肪会燃烧并转化为热量,通过汗液排出体外。

让男人更有魅力。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男性出汗的气味可以让女性感到快乐和放松。

学会流汗才是最重要的。

长期使用空调,缺乏运动,让现代人的毛孔越来越暗沉。对于没有爱出汗也没有时间运动的人来说,如何更积极地出汗?专家建议,在生活中,不妨试试以下几招:

运动前喝热水、热粥。运动前喝一杯热水或热粥,这样毛孔就会准备好张开,不会张开。经过一段时间的运动,所有的毛孔都会被打开,汗水也就彻底了。但运动后不要马上吹空调、风扇或洗冷水澡,要耐心等待汗水消退。

巧用生姜促进发汗。傅杰英说,生姜在夏天是个好东西,既能祛湿暖脾胃,又能开汗孔。不得不在空调环境下工作的人,可以坚持喝一些姜水,比如用姜片、姜枣水泡茶等。,促进排汗。

自热从膝盖开始。长期在写字楼工作的人,可以用热水袋和暖宝宝来增加排汗。每天上班后在膝盖上贴一个暖宝宝,让人体产生热量,深入皮肤。回家后用热水泡脚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静静地站一个小时。你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每天定时关空调,静坐一小时,培养身体主动出汗的能力。

日光浴15分钟。夏天的阳光是人体主动出汗的最好动力。每天早上9-10,下午4-5点,可以晒15分钟左右的太阳,做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可以逐渐激活身体能量。

沈最后提醒,除了患有心力衰竭等严重疾病的人,大部分人都适合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积极出汗。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盲目追求出汗,不要让自己在户外活动中过于劳累和劳累。出汗后不要喝冰镇饮料,适当补充常温开水或淡盐水,少量多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