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说“百病皆因脾虚”。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脾虚?附上健脾食谱

现在胃不好的人很多。很多人会吃点胃药缓解不适,但其实这可能是治标不治本。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胃好不好和脾有很大的关系。脾在上升的时候要健康,在下降的时候要和谐。脾胃相辅相成,脾是后天之本。如果一个人脾不好,他的胃可能也好不了多少。

《黄帝内经》说:“脾虚则百病”,脾胃学说提到:“脾胃不足则无知”,所以脾胃好不好对整个健康影响很大。对于中国人来说,相对欧美人来说,相对更容易脾虚,所以也有“十人九脾虚”的说法。

我们之所以容易脾虚,与以下因素有关:

第一个因素:工作方式的改变。

以前我们的工作方式主要是种田,下地干活,会消耗我们的体力和脾气。但是现在,很多人每天都在电脑前工作。可能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多,运动量比以前大大减少。肌肉疲劳缓解的状态,其实会削弱脾气,不利于脾脏的健康。

第二个因素:压力增大了。

与过去相比,虽然时代在进步,但同时,我们的压力也变大了,体现在生活、工作、精神上。中医认为,过分担心的人也会伤脾发脾气。长期处于精神压力过大状态的人,更容易脾虚。

第三个因素:饮食大变化。

以前吃饱就好,现在物质条件比较富裕,我们的饮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不再追求吃饱,而是换一种吃法。但也有很多人养成了不健康的习惯,比如经常不按时吃三餐,吃的太单一,贪凉等。长期下去,容易伤脾,造成脾虚,还可能诱发脾胃方面的疾病。

中医的脾和西医的脾不一样。脾一旦亏虚,不仅会影响自身,还会影响其他脏腑的健康。脾虚的人要尽早补脾。那么,我们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脾虚呢?其实大部分脾虚的人都有以下几个共同点,自己检查一下吧。我希望你没有:

判断自己是否脾虚,可以看看是否有以下身体表现。如果有,概率是脾虚:

一般来说,脾虚的人食欲会有一个变化:胃口不好,吃得不多但经常腹胀。

面部会有变化:脾虚的人,舌苔容易变白变厚,舌头容易发胖,两边有齿痕;也容易流口水。中医认为,脾开窍、流涎、脾虚的人,睡觉时容易流口水。脾胃功能不好也会影响肺,肺开始懂鼻,所以鼻子也会有所表现,容易干涩流涕。

排泄也会异常:脾主运化,脾虚,不能正常运化,容易在体内留下过多的湿气,所以这类人往往伴有湿气重。脾虚湿重,容易导致大便不规则,干燥松弛。

最后,总的来说,脾虚的人精神状态不好,往往懒得说话,心情沉重,无精打采。

此外,不同类型的脾虚有不同的体质表现,如脾中寒引起的脾虚,所以畏寒、胃寒、腹痛是常见的表现。如果脾不能控制血液,那么身体虚弱,面色发黄和慢性出血是常见的表现。

而且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脾虚的表现也会有所不同。对于孩子来说,食欲不佳,往往少气懒言,多为脾虚。成年人脾虚,很多人会出现“大肚子”,但这并不是真的胖,而是脾虚湿重,体内水分过多造成的虚胖。

只有了解了脾虚的表现,知道自己是哪种脾虚,才能开始调理。如果只是吃一些对脾脏有益的食物,是达不到好的效果的。反之,就容易胡乱弥补。所以,在健脾之前,首先要纠正错误的健脾观念。要知道要根据自己的脾虚类型来养脾,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靠长期吃药来调理。以下是一些健脾的建议:

脾虚的人尽量少吃生冷食物。现在天气越来越冷,他们也要注意保暖,避免寒邪入侵,加重脾虚湿邪。可以适当吃一些温性的食物,比如桂圆、红枣等,有助于健脾养血。另外,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按时吃饭,让脾胃正常运转。如果有朋友想通过服用中药来改善脾虚,请一定要在中医的指导下进行,不要随便吃,因为服用中药讲究的是辨证论治,乱吃不仅可能无效,还有隐患。

总之,脾虚容易出各种病。如果你没有任何这些脾虚的身体表现,那就该恭喜你了。如果有,建议你尽快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