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四个「小窍门」可以祛除体内湿气?
《黄帝内经》中有“土之湿气,必伤筋骨”之说。中医认为湿气是重郁之邪,容易束缚人的筋骨,所以会使人感到困倦无力。另外,“百病皆因湿”,湿气可以引起很多身体上的疾病。比如湿气容易困脾,导致消化不良,使人食欲下降;湿热易熏蒸肝胆,引起黄疸;湿气侵入膀胱容易导致水肿。
所以湿气对人的伤害很大。如果体内有湿气,应尽早清除。以下四种方法对湿气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1,注意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湿气的产生与运动量过少密切相关。运动量过少会导致气血津液运行缓慢,容易停滞在体内。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气血的循环,保证津液的正常运行。而且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运动可以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使体内的水分及时运化。所以运动对防潮有很好的作用!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脾主运化,脾胃是运化水谷的器官。《黄帝内经》说:“湿胀皆属脾”,脾胃运化功能受损,津液不能运化就会凝结成湿气。临床上损伤脾胃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饮食失调!所以,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是祛湿的重要途径。平时做到一日三餐按时按量,饮食清淡,忌油腻和甜味。
此外,《苏文·脏气法》写道“五谷为补,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补,合气味以补精气”,所以也要均衡,谷类、水果、肉类、蔬菜适当搭配食用;而且还可以吃一些健脾利湿的药物,比如山楂、白术等,这样可以滋养脾胃,从根本上排除湿气!
3.保持好心情
中医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与人的情绪活动密切相关。中医说“思则气滞”。过度长时间思考容易导致人体内气滞,使津液运行不畅,导致湿重,尤其是“长时间思考容易伤脾”,使脾胃运化功能失调,产生脾胃湿气。
另外,长期情绪波动过大,容易导致人体气机紊乱,导致气血津液运行不正常,影响脏腑功能,也加重了湿气的程度。所以,保持良好的心情是防治湿气的重要措施!
4.作息规则
从理论上来说,津液的运行依赖于气的推动。如果气的鼓励弱,津液就容易停滞,聚集成湿。而现代人长期熬夜,作息紊乱,导致正气不足,气血津液不畅;而且熬夜容易伤肝脾,肝血脾气受损,也容易造成内生湿气。所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祛除湿气有很大的帮助!
内源性湿气会引起头重身倦、面黄口臭等症状,会严重影响人在生活和工作中的精力,而中医认为“湿气易除”,所以平时要注意防止湿气的产生。如果体内湿气重,要加强锻炼,饮食规律,作息规律,保持良好的心情;如果症状太严重,应该去医院接受专业治疗,这样可以保护身体不受湿气侵害,保持身体放松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