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么成为美食家的?
做美食家首先需要有一定的经济能力,然后必须在食客中有知名度,可以通过他的选择和推荐来影响食客。“他除了要知道怎么吃,还应该知道怎么做出符合人们口味的美食,怎么做调料和酱料,满足人们的味觉享受。”
另外,知识面广也是一个真正的美食家必须具备的素质。因为美食是综合性的,不同地方做出来的菜的原料和口味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美食家需要对不同地方的吃法、烹饪技巧甚至酱料的制作都有很深的研究。“他可以不亲自下厨就教人做菜,但他必须能告诉人们这种食物为什么这么好吃,怎么会更好吃。”另外,美食家通常非常注重食物带来的整体观感和效果,所以会在陈设和器皿上花很多心思。
贫穷并不能阻止你成为一名美食家,前提是你对饮食文化之道了如指掌,甚至能从普通食物中领略到它原本独特的味道。
美食家不仅会吃,还会写,会说。
其次,美食家要有丰富的食品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基础,对饮食文化和烹饪技术有深入的了解。“所以最好是当厨师,因为他除了?知道吗?,还需要吗?知道为什么吗?告诉我为什么。
美食家是一个深刻理解美食之道的人。道是什么?老子指出,“道”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本原,是虚无的体系,是自然之根,是神灵之本,“万物由之而生,五行由之而成”。人和人只是由道的运行规律演化而来的一个层次。“域中有四个,还有一个是有人居住的。人之法以地为本,地以天为本,天以道为本,道法自然。”人类和人类社会的一切存在和规律都是道的体现。如果我们想要“自然”,我们需要人们自然。人的生命过程需要通过进食活动与大自然进行物质交换。因此,人们的生存方式、养生、健身、饮食、烹饪都离不开道家和自然。
所幸的是,历代先贤早已对食之道有了深刻的理解,对处理食物与自然、食物与社会、食物与健康、食物与烹饪、食物与艺术等关系都有精辟的见解。,展现了食物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思想,强调食物的方式是自然的,养生和对待食物是一回事,享受水乳交融,把人文教育融入到食物中。在先进的膳食思想指导下,我国出现了科学的膳食结构:养、助、益、补——五粮养、五果助、五畜益、五菜补。正是有了这三荤一素的主食和副食,我们才能做出饭菜,中国人的饮食在美国健康杂志上被报道为“中国人的饮食是世界上最有利于健康的”。
美食家是品尝者。美食的核心是味道。伊尹说:“味道微妙,嘴巴会说话。”《中庸》也说,“人要吃喝,鲜知滋味”。袁枚的厨师小玉曾感叹:“知音难,知味尤难”!中国烹饪讲究和谐和甜味。和谐是最高标准,饮食之美的最佳状态是和谐。这种“和谐”既能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又能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和”的原则是肉与菜之和,性与味之和,季节之和。能调和多种口味的美食,就是“甜”,也就是《礼记》中所说的“甜与和”。食之道的“道”体现在味之道上。知道这个就等于知道了味道。
必要条件
每个人每天都要吃美食,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美食家。就算天天吃鲍鱼翅和肚子,也只会变成饕餮,而不是饕餮。
做美食家,必须具备几个基本条件。你得先有点钱。钱的数量至少要超过胃的需要。如果你只是为了生活开销而不得不吃点小菜,买些面条,只是偶尔去饭店、餐厅按年月吃饭,那么做一个美食家恐怕只是白日做梦。第二,你要有很多吃饭的机会,或者住在餐饮业繁荣的地方,或者四处旅游品尝美食,或者请一个厨艺很高的厨师。如果一辈子没出过家门,每天吃着很单调的食物,做个美食家不是空谈吗?第三,要有较高的饮食文化水平,懂得一些烹饪技巧,懂得“扁印软脆,酸咸分明”(袁美玉)。如果你没有这第三个条件,你就成不了美食家。现如今,你能遇到谁有钱,经常光顾餐厅,却缺乏甚至没有饮食文化,成为一个美食家?
满足以上三个基本条件的人,都有可能成为美食家。但这并不意味着合格的人就可以成为美食家。把“可能”变成“必然”,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需要从量到质的飞跃,需要当事人对食之道的深刻理解。
据我观察,目前和未来,最有条件、最有可能成为美食家的,是从事烹饪的美食创作者和厨师,是餐馆、饭店的管理者,是关注饮食文化发展的学者、作家、艺术家,是社会上各种以美食享受为生活乐趣的“好吃嘴”。“美食”不能像职称一样由一个机构来评价,但它的人和美食活动是被社会认可的,我想它会比那些名高其实的人更受世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