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种茶是昆虫的排泄物?
虫茶,一种奇特的茶叶,产于湖南、四川、广东的山区,与我们通常熟悉的青红茶不同。一般来说,茶是通过收集茶树的芽并加工而成的。然而虫茶是由棉铃虫的代谢产物——粪便烘干制成的。
每年6-7月,茶农采集黄连木、山茶、钩藤、糯米藤等香树或植物的叶子,堆在竹篱或阁楼上,再均匀浇上一层淘米水,使其湿润。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叶子逐渐发酵、腐烂,散发出一种奇怪的香味。在这种香味的引诱下,甜菜夜蛾蜂拥而入,交配产卵。10到12天之后,暗灰色的小毛毛虫破茧而出,像刚下了卵的小蚕吃了桑叶一样,覆盖在叶子上。它们一边吞食树叶,一边排泄排泄物,收集排泄物,清除残留的茎叶。干燥后,虫茶就制成了。产品一般分为A级和B级,A级虫茶是出口的。虫茶一般煮后鲜红透明,茶液清香。当然,茶液的色、香、味与其所供养的叶片有很大关系。虫茶的化学成分中除了单宁、咖啡因和维生素外,还有昆虫激素和止血活性物质。
虫茶来源不雅,但功效非凡。它不仅具有普通茶叶的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的作用,还对腹泻、鼻出血、牙龈出血、痔疮出血有治疗作用。难怪产区农民爱喝,还漂洋过海卖到国外,成为热带亚热带地区矿工和华侨的重要饮品。
虫茶是如何被发现的,无从考证。传说很久以前,一个贫穷的山民吃不起茶,就用香叶代替茶作为饮料。后来,不请自来的有香味的粘虫在登山家堆积的树叶上产卵繁殖。疲惫的登山家在开始整天泡茶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这些变化,甚至连叶子和虫子都放进了锅里,直到茶烧开,香气四溢。通过仔细的观察、思考和实践,登山运动员终于发现了虫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