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州古城谚语漫谈

盖州古城谚语漫谈

文/于学忠(辽宁盖州)

谚语是中国古代最流行的谚语,是古代劳动生活智慧的结晶。短短的一句话,包含了生活中的各种哲理,却又很简单,很好记。谚语在民间口语中广泛流传,用朴实通俗的文字反映深刻的道理,表达人们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闪耀着人们的智慧。

盖州古城,千年文明史。“唐秀塔,明秀全,清朝建的好庙。先有神的殿,后有盖州城。三山不显,五桥不显,二井一步,护城河绕盖州。”因为盖州是千年古城,很多古老的故事都是和古建筑一起留下的。这些故事有的是关于盖州当地人的,有的是关于盖州地名的由来,有的是关于盖州古建筑的神话,有的是关于当地风俗的民间谚语。盖州古城的民间谚语,书写了盖州人民的善良、淳朴、正义,表达了先人的期望,是无价的精神财富。

-题字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现实世界的一面镜子,是一个民族经验、真理和智慧的结晶,反映了特定时期人们特定的社会文化、生活习俗和思维方式。它具有文体的口语化、表达的通俗化、内容的知识化、理解的哲思化等特点,为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增添了一道风景和魅力。古籍中可以找到痕迹:“唐修塔,明修全,清代修建的好寺。先有神的殿,后有盖州城。三山不显,五桥不显,二井一步,护城河绕盖州。”盖州古城有近2400年的历史,卫城有640年的历史。当今世界上流传着无数的谚语。它是历史文化进程中的一种结晶,令人眼花缭乱。

盖州早在西汉时期就成为辽东重镇。城市的本意是城中之城,城市早于城市。盖州古城的“城”显然继承了末代的发展。到了汉朝,平果城有没有城,怎么做生意,已经不允许追究了。从东汉班固的《西毒赋》和张衡的《西京赋》的描述来看,城市应该是一个有门有墙的地方,有旗亭,有几条通道,巷里是购物的“老板”和“寮民”。有长走廊的建筑叫商店,卖东西的商店叫商店。说明汉代的市场是在政府规定的市场进行交易。毕竟,除了农业税,市场和商人是政府新的收入来源。那么,在改朝换代、战乱动荡的时代,城市能留给我们的,就是建筑的沧桑和商业文化的丰富。

辽金时期成为商贾云集之地。辽金元统治者需要满足享乐,扩大财富。即使手工业发展不平衡,也会产生畸形繁荣。官营手工业是主要阵地,用来满足战争所需物资的生产。元朝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辽阳吴蓓寺在盖州设弓局和甲局,负责为军队制造弓箭和铠甲。铁制武器的制造和马具的缝制在那个时期是必不可少的,这带来了相关手工业的发展,如木材、编织、造船和建筑。围绕手工业的发展,市场是不可或缺的载体。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都可以买。米面、柴火、衣服、纸张都是专业化管理,行业间分工逐渐清晰,也促进了行业间的专业化分工。

据《盖平县志》记载,“赤本明县城,盖卫城。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71),改盖州为盖州卫。洪武五年(公元1372),他命令吴修建一座旧土城。第九年(公元1376年)开始布局南侧,用砖石砌筑。它周长五英里八十八步,高三英尺五英尺,深一英尺五英尺,宽一英尺八英尺。3号门:东临顺庆,南临关根,西临宁海。钟鼓楼在城市的中央。时至今日,按七里三步绕城,城内仍淤塞;治区分为东街、南街、东关、西关。清代盖州城东门的名称与明代不同,明代称“子明”。很明显,清政府对“子”字的意思改为“顺庆”很反感,干脆改成了“顺庆”。因为盖州城没有北门,西门因海水倒灌关闭,只有通往东关和南关的两条街是繁华的边界。

据《盖州重修东西楼》记载,古城盖州“韬光养晦,森不烈,控清启,盖全辽,三面击敌”。可见古城在军事上属于军事要塞,称为“盖州集”。盖州还是辽南的交通要道,方便成为商业繁荣的城镇。一种新的城市与商业的关系必然会在这里建立和发展,成为一个商业繁荣的城镇。

明清时期,盖州的手工业和商业初具规模。便利的交通为商业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古城人逐渐突破了“要想富,男的要努力种地,女的要织布”和“要买卖,不如翻块地”的传统观念,开始“在城里求财”,注重通过商业运作求财。明清时期,盖州古城的市场发展成熟。新城最早出现在手工业集中的地方,或者政治中心、交通要道、交通咽喉、渡口城镇、军事要地。

据史料记载,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清政府改盖州为盖平县,隶属奉天府,旗民分治。郡治包括明代的盖州、福州、锦州的边界。县内熊岳、安平、复兴、再城、季芳、里仁、永宁、乐业县、安珠、新民、缘来、岫岩共12个俱乐部,每个俱乐部有十个俱乐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中小地主、商人和手工业作坊主的数量也在增加。自明清以来,盖州古城一直扮演着东北港口的角色。古城里的人们形成了“家有良田,不如日无所得”、“街上有楼,不如百亩地”、“儿子坐盐铺,不如做知府”、“发家致富,开店长久”的经商意识。盖州古城的东街,在明清时期一直是繁华的商业之地。城中店铺众多,商贾云集,摆摊设点,热闹非凡。营口港形成之前,南方的船只从西河口溯大清河而上,停靠在盖州南门外的船码头,为盖州城的经济繁荣做出了贡献。

清代中叶,盖州古城成为东北“财货通衢”,“名震八闽,名震三江”。据史料记载,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清政府开放海禁后,长江、华南、华北各地的商人大量涌入,极大地促进了盖州古城经济的快速增长,推动了城市化的大规模兴起。盖州福建会馆、三江会馆、山西会馆、山东会馆发展的正是时候。盖州古城盛行的一句话概括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就是商业运作和资本运作的规律,“大道之行,有利在其中”,在全国各地商人的心目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

明清时期南关的一条街,是明清时期进入盖州古城的主要交通要道和商业街。街道纵横交错,店铺众多,博物馆云集,商贸发达,海河口岸、港口往来频繁。做生意要有强烈的致富欲望和盈利动机。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从不掩饰他们做生意的目的是为了利润。“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世界上所有的喧嚣都是为了利益。不管是谁不为利,谁愿意早起?无论坐在嘉航的是谁,都是为了利益,为了游走江湖,为了谋求微薄的利润。所以,做商人,一定要善于算计,“人情如马,生意分分毫”,“五鸟六燕,二铢皆知”,“酒无真君子,钱有真君子”。虽然这些格言充满了斤斤计较的商业味道,但难能可贵的是,华商在商业动机上始终坚持义利并重,要求这个“利”必须正当,手段必须合理,符合“义”的规范,以正当手段发财。”以仁取利才是真君子,以义谋财才是君子”,“财从道出,利从义出”。所以一定要讲“诚”和“信”。

一条明清的街道,就是最有力的见证。盖州古城有商店,有街道,也发展起来了。随着商业的发展,建筑的范围和体量逐渐扩大,功能由单一向多元转变。发挥了前店后店,楼下为店,楼上为家的功能。“利源于诚,誉源于信”,“平等使人换客,信为公平”。这样做就是走对了路,就是老老实实做人,达到“上帮别人,下帮别人”的经营效果。否则,靠欺骗,缺一斤,装得好,欺行霸市来获利,虽然能获得短期利益,但不能长久,为有诚意的商人所不齿。

时至今日,盖州古城南关街保存的商业街依然完整。这条街的建筑是清末民初的建筑。几经翻新,仍能顽强地展现浓郁的商业气息和社会经济发展。有30多栋老建筑,有商行、粮场、盐场、茶馆、布缎场、皮货店、药店、烟酒店、肉铺、杂货店、水果店、木器店、凉席店、纸笔店、枪店、餐馆、旅馆、花店、旅店等。多为清代、民国建筑,明代建筑所剩无几。东侧17栋,西侧14栋,其中6栋为两层阁楼。建筑多为小型木结构,青砖瓦砌在花岗岩台阶上。有些建筑还带有江南建筑的风格,几座外国的山墙建筑也充斥其中,错落有致,鳞次栉比,显示出昔日的繁华。“盖州城开三门,南直,东岳明见,西岳宁海,阙北门。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西门逼近沿海,交通不便,南关、东关成为进出城市的必经之路。由此可见,对于商品流通来说,商品交易是物质载体,人际融通是其本质。所以盖州古城的商人,一向注重人际关系,主张做生意一定要了解研究者。”卖雷电不如天地和谐”,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为自己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

在盖州市,时至今日,仍有“茧胡同”、“鱼胡同”、“银胡同”等带有“城、商”痕迹的胡同名称。南关、东关是古老的商业街;这里有一排排店铺,五颜六色的店铺,熙熙攘攘的人群挤满了整条街。古城其实开了两扇门,商人的交易和店铺、市场都集中在这一带。农副产品进城,就成了集散地,物资交换的场所。大清河上来的南方船,大部分货物都在南关卸货,而东部山区的产品则运到城外,更多的货物从东莞进出。诚然,通过这些人际公关活动,盖州人树立了良好的商业形象,如“处处有人情,下雨易借伞”,“好店三年不换客,好客三年不换店”,“笑口常开,生意常来”,形成了“生意兴隆遍天下,财源茂盛达三江”的良性营销局面。

无独有偶,早些年,东北也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廖婧、海怪、盖县人最差!”。“廖婧海怪”指的是辽阳人聪明、精明,而海城人古怪。说到对我们盖县人的评价,我们去掉了更多的修饰语,直言:“盖县人最怀!”即使是小孩也能听得很清楚。这些自然是外人的评价。现在,我们盖州人不会感到怨恨,更不会感到苦涩,反而会沾沾自喜。这当然与盖州人的热情、好客、包容有关,但细说起来,这句话也反映了盖州人的一些性格特点。纵观历史,盖州曾是关东之地,重要的水陆码头,繁荣的物资集散地。最辉煌的时候,天高云淡,商贾云集,文人墨客、农工商云集于此,仿佛是一个文化和贸易的中心。

“从对方那里谈总会有劣势,现场唱价总不会有欺骗。”“买卖不能正,留下好印象才能回头。”在这方面,盖州古城有很多经验。多姿多彩的地理人文环境,造就了豪迈豪放、豪迈豪迈的盖州儿女,有着如山一般的坚韧性格,有着如昔日美洲海洋般的宽广胸怀,兼容并蓄。可以说,淳朴、淳朴、善良的盖州人自诩经历过盛世。正是:“你帮我,我帮你,你不帮我,我帮你。”我帮了你,你毁了我,那我会找你算账的。“这是自古以来形成的文化遗产,没必要大惊小怪。

“海纳百川,有近有远!”去过盖州异乡的人都会深有感触:盖州有山有水,有文化有武术,有风味有色彩,有历史有故事,最重要的是,盖州有以好客著称的人。现在在外地人眼里,盖州人会觉得豪爽大方,热情有礼。待客涵盖了状态,深刻的回忆,那里的事,那里的人,那里的情。

谚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深深地打上了传统文化的烙印,成为反映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古代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春风,就没有秋雨”,“干打雷,就没有雨”,“三秋忙不过一麦,三麦不如一秋长”,“微笑,十岁;愁一愁,白头”、“娇子辞掉冬天至日上的灶台面,中午吃凉面”、“一斗穷,二斗富,三斗四斗开当铺;五斗六叫街,七斗八叫官,九斗十叫仙。”盖州民间方言歇后语作为一种区域性的民间语言艺术形式,不可避免地包含了大量的盖州民间文化,标志着盖州地区普通民众的日常社会活动。盖州谚语是由民间集体创造的、口耳相传的、简洁的、比较定型的艺术句子。分为天气气象、节气农时、养生健身、风俗文化、儿歌谚语等。它们是人们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定期总结。盖州是一座文化古城,有着丰富的口头遗产。盖州代代相传的民间谚语保留了盖州方言的精华。很多民间谚语逐渐被遗忘,传统谚语也逐渐退出现代人的生活。此外,还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时代的文化变迁。

盖州古城的文化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一代又一代盖州人努力奋斗、积极进取的结果。“乐山乐水、善良开放、创新创业”的精神已经深深融入这座城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没有文化就不能存在,没有社会也不能存在。任何语言都是社会文化的写照。谚语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和信息交流的工具,和古老的歌谣一样,延续了几千年。谚语,无论是保存在古籍中,还是流传在民间,经过千百年的淘洗和演变,都深深地打上了盖州古城传统文化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