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佛,信因果。人的力量在真实的因果面前微不足道是什么意思?
大多数人都想成为一个“强者”。你有没有想过什么是“强”?
钢铁是坚固的,但火可以融化它。
凶猛的火是强大的,但洪水可以扑灭它。
洪水是强大的,但太阳可以蒸发它。
太阳很强,但是云可以遮住它。
乌云很强,但是强风可以把它们吹走。
暴风雨是强大的,但山脉可以抵抗它。
这座山很坚固,但登山者可以征服它。
征服是强大的,但死亡总是威胁着它。
死亡是强大的,但是修行者可以战胜它。
所以,有信仰的人是强者。有了信心,他就能克服困难,打击挫折,踏遍荆棘走向未来,甚至不怕死。
智者是强者。他理解事物,明辨是非,深刻理解一切,理性决策,帮助他人。
谦虚温和的人是强者。他可以不经挑衅的接受逆境,坚强,坚韧。
强,没有绝对,因为强手自有强手,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对人来说,慈悲最大,因果最强。
遇到逆境和挫折就想用“离开”来逃避,是不负责任,也是懒惰。世界是给自己的,成功不会从天而降。不要用情绪来判断事情,要有是非感,不要凡事只看“后果”,要追溯“原因”。
因为大家经常互相比较,互相关心,觉得别人对我不公平,所以造成很多困扰。
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公平地对待我,但是“虽然佛教原则上是平等的”,“事物之间是有因果区别的”。世俗的法律很难做到绝对的公平,因为个人的主观和情感因素。即使是法律,也往往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很难做到绝对的公平。
世界上真正的公平是“因果”;无论谁是高官,谁是马前卒,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法则下,谁也不能得到宽贷或特殊的遭遇。
没必要为人类世界充满功利,缺乏正义而愤怒,更何况悲剧社会没有法理和公平可言。因果面前,人人平等。
每个人都会说“因果”这个词;但是“因果”这个词的含义可能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
凡人只能知“果”,不能知“因”;正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人,在制造各种恶“因”的时候,不知道严重性;一旦“果”报来,我意识到不好的事情正在发生,但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大部分人在别人失败的时候抱怨别人,讨厌你和他;他不知道“以结果推原因”一定是错误的原因,才会导致这样的结果。社会上一般人往往只知道一件事,不知道另一件事。比如有些人怪父母不厚道,却不知道父母不厚道是因为孩子固执。有些人把孩子不孝的“结果”归咎于父母,却不知正是“因为”父母失贞,孩子才会不孝。所以,凡事不“推果找因”,怎么能知道事实的真相,怎么能给事实以公平正义?
有些不知道因果的人,往往会误解因果。比如,为什么念经吃素行善的人会遭遇不幸?正义的因果是什么?不知道这个人在因果银行的债务还没还。就因为他是个好人,做了好事,他就不用还债了。
同样,有的人作恶多端,杀贼奸淫,却享尽荣华富贵。前因后果是什么?事实上,他在因果银行有存款。就因为他现在作恶多端,就不允许他动用原来的存款。所以“因果”者具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代循环的关系。
当我们看到植物开花结果时,我们认为一定有人播种了原因;当我们看到一个善良的人时,我们认为将来会有美好的结果。
真实因果的内涵其实就是宇宙善恶法则!
谁来决定命运?
人在迷路的时候,会想算命,向上帝问路。标签最大的弊端就是给人定了个霉运,却不考虑因果。事实上,生活中的签约或签约不是由神控制的,而是由他们自己的行动做出的。
在迷茫中徘徊的人,最好问问自己:这样做道德吗?公正吗?对不对?合法吗?不要只求一个征兆。人生应该向因果解释,向自己解释,而不是向神灵解释。
日本人喜欢送铃铛作为礼物,因为“铃”与“钱”谐音,代表繁荣、富贵;然而在中国,送铃铛是禁忌,因为有“送别”的谐音。在中国,乌鸦代表厄运,但在美国和日本,它是一只喜鹊。所以,好运气和坏运气都是人们臆想和束缚自己的术语。
事实上,我们周围一切事物的质量与颜色、方位和数字无关。好与坏都是因果报应。要想得到好的结果,就要有好的因缘,有好的因缘。
世界上有漏洞。
有个皇帝微服出巡,过去过着发号施令的生活。有一次他微服出门,没有人奉承他,他很不舒服。有一天,我来到乡下,又热又渴。路边的农民给了我一杯茶。皇帝喝了甘露。回京后,他立即派人到农民家里,封了一个官衔。此事被当地一个落地读书人得知,心烦意乱,于是在土地庙写了一首诗:“十年寒窗,不如一杯茶苦!”几年后,皇帝再次访问这个地方。他看到这首诗就知道为什么了,于是悄悄加了两句:“他不如你,你的人生不如他!”
世界上很多事情乍一看都是不公平的。权力,财富,智慧和愚蠢,美丑,运气,都让人不公平。这也是泄露出去的现象之一。要求人人平等是不可能的。如果从“自雇自苦”的原则来看,富变穷,穷变富,也是不断发生的。所以在因缘中,每个人的命运还是公平的。你上辈子在银行有存款,这辈子可以从中受益,但是不积累很快就会把钱花光。你上辈子负债累累,当然这辈子也很窘迫,但是现在开始攒钱也不迟。所以不要抱怨公平不公平!有一首诗供你参考:
心善命善,富贵到老;生活不顺,幸福成了不祥之兆;
心善命恶,祸事化为福;心和命不好,苦和穷。
心能持命,最重要的是仁者;人生由心造,好坏由人叫;
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而正;当你听从你头脑的命令时,天地保护自己。
为什么很多人做好事没有得到回报?因为他的身、口、心有太多的落差,他的福报功德自然会被错过。
做好事,如果不愿意,不愿意,会伤害接受者的尊严。如果你做好事,布施的功德就会被错过。
你做了很多帮助别人的好事。如果你一直抬高自己,膨胀自己,别人会批评你而不是信服,说明你的优点缺失了。
平日里说好话,做好事,做好人,积累了很多功德福报。突然遇到逆境,就会牢骚满腹,口无遮拦,怨天尤人。原来的善行会被错过。
一边赚钱,一边浪费;一边种植一边践踏,这是一个漏的世界,漏的众生。
言行谨慎,照顾好自己,千万不要让三业漏了我们的“福报”,这一点很重要。
基因是因果报应。
生命的密码,按照现在科学家的说法,已经算出来了,那就是“基因”!事实上,生命的密码——基因的另一种说法——因果报应,佛陀早在2500年前就已经公诸于世了。如果生命的代号“基因”只说它像一个细胞、一个单位,基因不足以解释生命,用“因缘”应该更恰当。
业是身心的一种行为,包括善业、恶业和无业。“若有百劫,功不死”,只要身心所造的善恶,就会像电脑一样储存在业的仓库里;“业障相遇,业障自偿”,善恶业障成熟,一切都要自偿。这是因缘不变的规律。
“因缘”真是佛的一大发现。人,从前世到今生,从今生到来世,主要是因为“因缘”就像一根绳子,把一代又一代的“分段生死”连在一起,不亏一点,也不缺一点。
“生命不灭”是因为“因缘”的关系,比如春天去秋来,秋天的凉爽变成春天的温暖;“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切都是轮回,是轮回。除了生命的密码,没有什么可以被摧毁,它永远不会坏,永远存在。
基因只能解释一个人一生的因素,但佛教的因缘不仅包括个人因缘,所谓“其他因缘”,还包括“* * *因缘”。比如为什么有的人出生在同一个家庭?生在同一个村子,生在同一个家庭?这都是“* * *行业”。各方的人都在同一条船上,或者坠毁在同一架飞机上。有些人死了,有些人活了下来。这就是“* * *行业”和“其他行业”的区别。
因此,科学家们发现了生命的密码——基因,希望开发出同一生命体的基因之间的关系。
生命的密码,因为基因的不同,发展出了不同的生命形式。我们的因缘会是当前的,会有结果,所谓“现在报”、“出生报”、“以后报”。“现在的报告”就像一粒种子,春耕秋收;“出生报告”就是今年播种,明年收获;“后报”是今年种下的,要过很多年才能收获。所谓“不是不报”,只是“时机未到”。
佛教“因果报应”的道理是颠扑不破的道理,是必然的、永恒的、平等的道理;科学家“基因”的发展只是更清楚地解释了“因缘”的内容和作用,仅此而已!
向远方寻求幸福
大家都希望“趋吉避凶,趋吉避凶”;但是,事情在变,一切都不尽如人意。
当你遇到财产损失,家庭变故,或者自己的灾难,不要完全归咎于他人。灾难已经形成,意味着火势在蔓延,不容易扑灭。你要有同情心,要正直。有时候灾难会变成祝福。
《淮南子》里有一个故事:一个老人丢了一匹马,非常难过。但不在未来,丢失的老马带回了一匹好马,老人因为失去了一匹马而非常高兴。但很快,因为儿子不熟悉马性,在骑马时被摔在床上受伤,于是他又觉得马是个祸害。当时恰逢战争,国家征召壮丁上战场。因为受伤,他的儿子被免除入伍,最终保住了性命。所以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知道所谓“不幸是因果的写照,因果是不幸的规律”;平时要注意自己做的事情,培养好的业障,才能消灾避祸。
普通人最容易忽略的一点是,人在骄傲的时候,往往会种下“自大就会失败”的种子。老子说:“祸大于不满”;佛教说,“没有比三毒更大的灾难了”。三毒是贪、嗔、痴。菜根潭也说:“夫莫得小物之福,祸不单行。”我们要避灾求福,就要培养自己的修养,比如“闭门思过”、“低头自省”、“多结善缘”、“增慈悲”、“除仇恨”。所谓正知正见,没有自私的恶,所以,无论是什么,必然是有福的,远离灾难的!
得失有因。它是我的。你不用去争取,你会得到的。不是你的。即使你尽力去得到它,它仍然会在风中飘荡。
有时候赢了不好,有时候输了也不错,得失之间,所谓因果报应不羡人。即使得到了,也要好好利用;当它失去的时候,只要你有足够的条件,它还会再来。
生活,没有了钱和资本,还会重来;失去人格和道德不容易恢复。
赢得人容易,赢得人心难;赢得人心很难,失去人心却很容易。得失之间,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与山谷对话,山谷的回声就是你的原声呈现。你对山谷说“我爱你”,山谷也会回你“我爱你”;你对山谷喊“我恨你”,山谷也会给你回“我恨你”。有的人幸福,有的人不幸,这似乎是外因。其实幸运和不幸都是别人才有的!是祸是福?主人不能违约!
“吸烟”的力量
古代农妇在衣柜里放薰衣草,让衣服充满香味,这就是“熏香”的力量。
“熏蒸”是一种诉求,也是一种影响。圣紫晶说,“生命的开端在本质上是好的;性相近,学远。”儒家所谓“近墨者黑,近墨者黑”和“时时学习”,这也是抽烟和学习的力量。
佛教提倡“多学多学”,也叫“多学修德”。道德修养不仅要靠古代圣贤、父母、老师的言传身教,还要靠环境教育。环境可以使一个人在长期暴露的影响下不自觉地改变气质。所谓“橘生枳”,种在淮南的橘子,移植到淮北,生出枳;在古代,因为“孟母三运”,才有了后来的亚圣孟子,可见环境熏陶的力量,不可忽视。
熏蒸就是通过眼、耳、鼻、舌接触境界,然后在八识领域留下种子。当事业成熟了,就会显现出来,成为一种言行上的惯性,叫做“习惯”“习气”。
习惯就像装满香水的瓶子。即使用了香水,瓶子上的香味也会持续很久。习惯就像种子,虽然花开花落,但只要结出果实,留下种子,就会成为下一个生命的开始。所以佛教有所谓“苦学”,也说:“烦恼易改,习惯难除”。
两个卖鱼的女人在一家鱼馆住了很久,出门一天都没有回家,就住在一个开满鲜花的旅馆里。他们熬了一夜,然后不得不拿出鱼篓,终于在鱼腥味中甜甜地睡着了。
知道了“抽烟”的威力,就要不断提醒自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平时记住好、善、美的人和事,留下善、美的种子;有了善业,何必担心没有善业的人生?
改掉习惯
每个人都有习惯,每个人都有习惯。习惯大多不好也不坏,比如吃得好,买得好,睡得好,长得漂亮,这些都是习惯;习惯有好有坏,比如整洁、谦虚、礼貌、微笑等。不良嗜好,如赌博、烟酒、懒惰等。
习惯是可以改变的。只要你有决心,你就能改掉坏习惯。习惯和因缘一样,不仅影响人生,甚至影响来世。比如牛思尊虽然是个罗汉,但嘴巴总是不停地来来往往,因为他曾经是好几代的牛马,习惯还在;大乘虽已证果,但一听到音乐,就忍不住手脚乱舞。这都是因为我没有打破我的习惯。
如果你染上了坏习惯,你一定会伤害自己;就像一把生锈的剑,如果不用快石磨砺,怎么会厉害?腐朽的木头,如果不加固,怎么能变成建筑材料?
大自然受到世界习惯的影响,要摆脱被污染的习惯需要相当大的努力。就像一面千年的镜子沾染了灰尘,如果不经常擦拭,它怎么能看到光明呢?
生活词典
有的人一辈子受不了别人的记录,有的人受不了。甚至有的人生活记录很好,他可以写传记,写历史,把记录留给大众。
当前飞机失事由黑匣子记录,从而解读失事原因;地震预防或地震程度测量也有地震仪记录。其实我们的人生也有业力记录我们的善恶因果;我们这辈子做过的事,阿拉耶脑子里都记录得清清楚楚,所以我们要注意生活的记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字典”。
“生活字典”不仅记录了我们的生活,也记录了一代又一代的过去,直到无限的未来。我们可以在“人生字典”里查清楚自己的功过、善恶、所做所为、所说所想。
拿破仑的字典里没有“难”字;苏格拉底的字典里没有“苦”字,所以他们都可以为后人树立榜样。
生活的字典有分类,忠臣,孝子,名将,懦夫,君子,小人...
在一些人的人生字典里,同情占据了字典的半壁江山;有些人的人生字典,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智慧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