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教室

新课改背景下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随着新课程和高考改革的深入以及学校“责任教育”的全面推进,通过课堂改革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根据课程改革要求和学校2019年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经学校研究决定,制定课堂教学基本范式“12345”。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开发一种模式:“三自课堂”教学模式。

“三自课堂”教学模式是指以自然、自主、自由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自然”的课堂是指真实的课堂,简单的课堂,不作弊的课堂。“自主”课堂是指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和合作课堂,而不是传统的“填鸭式”和“灌输式”课堂,它强调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自由”的课堂是指和谐的课堂和生态的课堂。师生在愉快、民主、平等的课堂中融为一体,教学相长。“三自课堂”是一个有机整体,以自然为基础,以自主为核心,以自由为目标。在责任课堂的创建中,学校着力将“自然课堂”和“自主课堂”发展为“自由课堂”。

第二,抓住两个关键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

“三自课堂”教学模式应强调两个重点,一是学生的“学”,二是教师的“导”。学生的“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课堂。教师的“导”是指根据教学目标设置教学问题,教学问题要清晰、有梯度、有深度,激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导课堂的提升和深化,达到师生一体、互学互鉴。

第三,实现三个环节:预览环节、展示环节、反馈环节。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落实预习环节、展示环节和反馈环节,即一堂课要有学生自主预习、学生学习成果展示、学生学习情况总结和反馈。

第四,下放四权:思考权、动手权、话语权、总结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授予学生四种权力:思考权、动手权、话语权和总结权。下放思考权,就是让学生“思考”;下放做的权利,就是让学生“做”;下放话语权,就是让学生“说话”;下放归纳总结权,就是让学生“开悟”,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多说、多做、多思、多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引导课堂的发展,成为课堂的引导者。

5.树立五个意识:问题意识、生本意识、培养意识、情感意识、特色意识。

在新课改下,教师必须明确树立五种意识,即:从单纯的知识教学向知识探究转变,树立问题意识;从强调教师的“教”转变为强调学生的“学”,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意识;从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树立培训意识;从强调教师的尊严到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树立情感意识;从教学模式转变为树立个性,树立特色意识。

各办公室、年级组、教研组要对照文件认真学习研究,理解“12345”课堂教学基本范式的内涵,并按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教研、考勤、评价中,努力构建新型责任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可持续发展和整体和谐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