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补药,滋阴清热生,滋补肝肾熟!但是不要和这三个白人一起吃

滋补药物

六味地黄丸不能和三种白色食物一起吃,否则相当于浪费。人参,中国最熟悉的补品,却没有被大多数人正确使用。

人参是大补元气的“百草之王”,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其味甘微苦,微寒。能补益五脏,安神定志,平心静气,祛邪明目,怡情益心,长期服用能延年益寿。

虽然人参是人们最熟悉的一种补品,但对它的使用却有很多误解。

晒干的人参

1,适用于一切虚症,如气短乏力,精神萎靡,四肢无力,食欲不振等。因虚,人参有作用。

2.适用于糖尿病、肝炎、肾炎等慢性病患者。

3.气虚体质的人。

红参

1,对于阳虚体质,四肢冰冷,经常出汗的人,效果会更显著。

2.身体虚弱,久病不愈,身体瘦弱的人。手术后或大病后康复的患者,可以通过红参补血。

3.气适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包括糖尿病患者、中风患者、各种慢性病患者,但要遵医嘱使用。

张老总结:体寒的人适合用红参,体热的人适合用生参。

01干参片的使用建议

1.炖人参汤

2.服用人参片:将晒干的人参切成薄片,密封保存。每次可服用2~5片,每日用量一般不超过9克。

3.用开水泡着喝:可以直接在水里喝,也可以用枸杞、菊花等茶叶冲服。浸泡时注意盖好盖子,防止人参气味挥发。

4.研磨,装入胶囊,每日1~3克起,最多6克。

红参饮片的使用建议

1.咀嚼:切成薄片,咀嚼。

2.泡茶:将红参切成薄片,用开水冲泡,加盖5分钟左右即可饮用。喝完后续水,可以冲泡到颜色变浅。也可以泡红参片后直接吃。

3.炖:红参切片可以和鸡肉、肉、鱼一起炖。

4.红参用量:3-9克

地黄是普通人常用的滋补品。它的鲜味又苦又冷。加工成地黄后,味甘温,有滋阴补肾的作用。六味地黄丸的主要成分是地黄。

鲜地黄:性寒,血清凉,热热,用于发热伤阴,吐血,鼻衄,舌红,烦渴,皮疹等症。

生地:性寒凉,生津养阴,养阴生津,治发热,阴虚内热,骨蒸劳损。

地黄:性温,味甘,滋阴补肾,常用于老年人滋补肝肾的复方中。

地黄(酒蒸):“酒炒地黄者,必有经脉郁结,而后可”——张景岳

地黄加砂仁:“地黄加砂仁一定要满,然后才可以”——张景岳

地黄加生姜:“生姜汁炒地黄者,会有中度感冒呕吐,然后便可”——张景岳

两位专家推荐了三种由地黄饮片制成的养生药膳。

1鲜地黄汁饮料

材料:鲜地黄(15-30g),冰糖适量。

做法:将鲜地黄洗净,榨汁,加入冰糖,溶解拌匀。

功效:滋阴清热,凉血止血。适用于血热发热、血热呕吐、肺结核咯血等。

2盛迪黄片傣茶

材料:盛迪片12-15g,陈皮12-15g。

做法:取生地黄片、陈皮切丝,略煮,然后用热水泡,不喝茶。

功效:滋阴清热,滋阴生津,适用于舌红无苔,阴虚发热,骨蒸劳,内热止渴的人群。

生地黄的服用禁忌:无论是鲜地黄还是生地黄片,都属于寒性。脾虚泄泻、胃虚少食者不宜使用。

3当归、枸杞、地黄粥

材料:当归20g,熟地黄15g,枸杞子12g,山药15g,糯米50g,冰糖适量。

做法:将熟地黄、当归用纱布包好,将纱布袋、山药、枸杞子、糯米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至粥熟,取出药袋加入冰糖继续煮至饭熟烂。

注意:咳嗽发黄、腹胀者不宜食用。

地黄补肾,山药补脾,当归补血,枸杞子补肝肾,糯米补脾胃,冰糖和胃,所以这碗粥不仅补脾胃,还补肝肾。

熟地黄服用禁忌:外感伤寒者不宜服用,脾胃虚弱者不宜服用。

这三种白色食物都不适合和熟地黄一起使用。

三白:白萝卜,葱,葱。

因为这三白都是辛行气的,而地黄是滋阴的,行气的力量会破坏滋阴补益的力量。因此,专家提醒,在服用六味地黄丸的过程中,最好不要同时食用这三种白。

大黄又被称为“药中将军”。有一种经典的中成药叫清宁片,用的是炮制后的熟大黄。适用于体质虚弱、便秘的中老年人。可用于经验性治疗,既能清热祛邪,又能舒筋而不伤元气。

蒸大黄

先将洗净的生大黄片放入炖锅中,加入一定量的黄酒拌匀,再放入蒸锅中蒸28-30小时。当切片颜色由金黄色变为黑色时,生大黄向熟大黄的转化就完成了。

生大黄:泻下作用强,见效快,来势猛。

熟大黄:泻下作用减轻,泻下时腹痛减轻,活血化瘀作用增强。

酒大黄:通便作用减缓,活血作用增强,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醋大黄:能调理肝病,治疗七情内伤,同时还能泻热化瘀。

大黄炭:泻下作用减弱,收敛作用增强,有收敛止泻的作用。

不适合使用大黄的人群:脾胃虚弱者不宜使用,孕妇、经期妇女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