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有哪些独特的习俗?
客人到门口先敬茶是惯例,一般喝两个菜。有句话说:“喝一碗茶是无情茶。”还有一句话:“一碗苦,两碗补,三碗漱。”客人只要接过主人的茶,就必须喝第二碗。如果客人渴了,可以提前解释,直到他对饮料满意为止。如果来访者是女客人,主人还会摆上瓜子、花生、炒豆等零食。
居住在福建东北沿海山区的畲族妇女有头戴“三刀”的习俗。“三把刀”实际上是三根看起来像刀的金属管,两边都有锋利的边缘,有五六英寸长。相传这一习俗始于明朝末年,当时外敌入侵中国东南沿海。为了防止侵略者的侮辱,畲族妇女将三把短剑插在发髻里,可以用来抵御外敌,在危急时刻保护自己。三刀习俗表现了畲族妇女豪放纯朴的性格。
婚姻习俗畲族是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畲族的婚礼有独特的味道。岳家迎接新郎。岳家吃饭,桌上什么都没有,新郎必须一个一个唱,比如要筷子就唱“筷子歌”,要酒就唱“酒歌”。厨师也要唱首歌,事情就水落石出了。饭后,新郎需要把桌上的东西一个一个唱回来。
在畲族中,除了通常的女婚外,还有男娶女的婚俗。男人娶女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娶了未婚女子,叫“做女婿”;寡妇女婿叫“家”。没有儿子的家庭有很多儿子可以通过婚姻收养,但是很多有儿子的家庭也让儿子通过婚姻收养,让女儿保留“儿子”(也就是女婿)。一般养子的孩子要随母姓,也有两个儿子分别随父母姓。如果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就得是“两个家庭”,也就是结婚头几年要照顾两个家庭,居无定所。若干年后,可以确定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在夫妻俩家里安家。
结婚前有两个阶段:说亲和订婚,还有很多礼仪。结婚时,男方派出由新郎舅舅、唱歌的“赤郎”、伴郎的“结姑”、厨子和能说会道的“赤郎”组成的迎亲队伍,在婚礼前两天由媒人带领到女方家,放鞭炮开门、送礼、脱鞋(脱凉鞋、洗脚、穿新布鞋)。当晚的歌宴将持续一整夜。如果男歌手回答不了女歌手的问题,脸上就会被抹上锅底,引来笑声。第二天,在女方家里,给她举行了一个“求爷爷”的仪式,就是向祖宗牌位报婚,求祝福。后来,新娘的母亲把嫁妆放在床上,母女坐在床边哭泣,称为“哭嫁妆”。第三天是正式婚礼,新娘根据婆家的远近决定上轿子的时间。原则是天亮前赶到新郎家。途中新娘不能回头,以保证婚后白头偕老。在新郎的门外,新娘要一把伞穿过放在前面的红布包,象征着继位。去nave的路上,婆家的亲戚朋友会撒花生,祝他们多子多孙。新郎在中殿祭拜祖先后才见到新娘。婚后第三天,新郎陪同新娘回娘家举行回礼。住两四个晚上,然后回你老公家。直到今天,这个古老的规则仍然在畲乡被遵循。
禁忌正月初一,忌挑粪,忌坐轿子,吹喇叭;避免成为乞丐;避免吃狗肉。
节日畲族非常重视传统节日和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十五日是祭祖日,她信鬼神。祭祖时,两杯酒,一杯茶,三荤三素,六碗菜,不同季节加蜜饯。节日期间,除了酒和肉,每个节日吃什么都有一定的传统习惯。但是不管什么节日都要做糍粑。除了杀鸡鸭,大人过生日也要做糍粑。
“三月三”是畲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它的主要活动是去野外郊游,吃黑米以纪念我们的祖先,也被称为“乌木日”。黑米就是用一种植物的汁液把糯米染成黑色。相传唐朝时,畲族首领雷万兴、兰风高率领畲族人民反抗当时的统治阶级,被皇军围困在山上。战士们靠吃一种叫“乌饭”的野果活过了一年,次年三月三日冲出包围圈,取得胜利。为了纪念他们,人们把三月三日作为节日,吃“黑米”来纪念他们。节日期间,附近几十个同宗的畲族人聚集在歌场,从早唱到晚,内容有赞美盘瓠、缅怀祖先。整个佘山沉浸在歌的海洋里。晚上,家家户户吃“黑米”。深夜,祭祖活动举行。
此外,畲族也庆祝春节。春节除了杀鸡杀猪,还要做糍粑。祝你新年好运,天天甜蜜。第一天早上,全家祭拜“盘古祖师”,老人说起祖上创业的艰难。后来一家人聚在一起,唱山歌,送礼物。青年男女走村串户,用歌声抒发情怀,交流友谊。
服饰畲族的服饰反映在妇女的服饰上。畲族的女装,各地略有不同,其* * *特点是上面刺绣较多。尤其是福建福鼎和霞浦的女衫,在领子、翻领、衣斗甚至袖口上都有各种刺绣图案和花鸟、龙凤。在炎热的气候下,无论什么季节,女性都会穿着短裤、绑腿和腰间的彩色腰带。发盘梳在头顶,螺旋状或圆盘状,上面缠绕红毛。
畲族妇女最重要的服装是“凤装”。用红绳绑着的长辫子高高地扎在头顶,象征着凤凰头;在衣服和围裙(手巾)上用红色、粉色、杏色和金银丝线绣出五颜六色的花边图案,象征凤凰的颈、腰和羽毛;一条金色腰带系在腰后,象征凤尾;全身佩戴的叮当作响的银饰象征着冯明。已婚妇女一般穿“凤冠”。用红布手帕包裹精制的细竹筒,挂一个长30多厘米,宽3厘米的红绫而成。冠上有一枚圆形银质勋章,额头垂下三枚小银质勋章,名为“龙脊”,表示是“三公主”佩戴的凤冠。关于凤凰装置有一个传说:畲族始祖潘立功,高辛帝将女儿三公主许配给他。他们结婚时,皇后给女儿戴上凤冠,穿上镶有宝石的凤裙,祝她像凤凰一样吉祥幸福。有了孩子后,三公主还把女儿打扮成凤凰。女儿出嫁的时候,凤凰从广东凤凰山来,送了一件凤衣作为嫁衣。从那以后,她的女儿会穿上凤凰的衣服以示好运。有些地方,新娘直接叫“凤凰”。因为新娘有着“三公主”的崇高地位,所以在新郎家祭拜祖宗牌位时并不下跪。
男人的服饰和汉族相似。
日常饮食习俗畲族的日常主食主要是米饭。除了米饭之外,还有各种由大米制成的糕点,通常统称为“糯米”。她经常吃的大米有三种:籼米、粳米、糯米。从粘性来说,糯米最粘,其次是粳米,籼米基本不粘,但籼米产量最多,籼米是畲族最常吃的大米。籼米也常用来做干粉,就是把它磨成粉,和糯米揉在一起蒸,然后用烘粉机挤成细丝,再蒸透。也可以干燥保存很长时间。干粉味道鲜美,适合怕油腻的人食用。籼米和一些鱼米可以磨成粉,蒸成各种饼。米粉调成糊状,蒸成水饼。如加红糖,蒸,称一勺糖饼或红饼;加入碱水,蒸煮,称取黄饼;只要加盐就叫白饼,统称水饼。蒸熟后即可储存。在糖饼表面加入芝麻和花生,干硬存放,吃的时候再蒸软。黄饼可以用灰碱水浸泡保存,食用时与其他菜肴、汤料同煮。粳米主要用来做年糕。制作年糕时,将糯米粉揉成团蒸熟,然后放入年糕挤压机加压。也可以选择当地特有的灌木烧成灰,用水制成碱水,将鱼和米浸泡在水中,脱水后倒入甑中,然后放入臼中搓成球,搓成500-1000克的长扁甑。也可以用酒炒软食,只供旅游和劳动用。凉了也不硬,随时都可以吃。糯米多用于酿酒,制作糯米。用糯米做糍粑是先将糯米蒸熟,然后放入臼中,揉成月饼大小的饼。蘸上红糖和芝麻粉,趁热吃,又甜又软。民间有句话叫“凉拌粽子热香脆”,意思是汤圆只有热的味道。除了大米,红薯还是畲族农民的主食之一。红薯除了直接煮以外,大多是先切丝,用淀粉冲走,晒干后存放在仓库或桶里,供年食用;还有红薯先煮熟,切成条,晒干成八成,长期保存。熟干红薯多作为干粮,直接食用。有的民间将生红薯切成片,放入开水中煮至八成熟,取出晾干或晒干,再用沙炸或油炸。他们经常在中国新年期间被吃并且用来招待客人。红薯丝洗出来的淀粉过滤几次,晒干。一小部分作为炒菜的干淀粉,大部分作为粉丝。方法是将干淀粉加水调成糊状,放入蒸笼蒸熟,冷却变硬,然后刨成丝,晒干。粉条是畲族招待客人,制作小吃和菜肴的重要原料。
大多数畲族家庭喜欢吃热菜。一般家家都有火锅做饭吃。除了常见的蔬菜,豆腐也是经常吃的。农民招待客人最常见的菜是“豆腐娘”,就是先把黄豆洗干净泡在水里,然后用石磨(现在有的地方用电磨)磨成浆,再用温火煮,配以辅料,非常好吃。还有用辣椒、萝卜、芋头、鲜笋、生姜做成的泡菜,其中以腌姜最有特色。用于烹饪的竹笋有雷竹、麻竹、紫竹、石竹、牡丹、雷竹等十余种。竹笋几乎是她家一年四季的蔬菜。有一种说法,一年十二月八月无笋,用茭白代替。除了鲜笋,还可以做成笋干长期保存。做笋干时,先将鲜笋煮熟,撕成两半,晒干或烟熏。静宁地区的畲族在制作笋干时,先将鲜笋切片,用盐和猛火炒熟,再用文火烘烤,装入竹筒,用竹壳倒扣封口。民间称这种笋干为“拍笋”。最多的肉是猪肉,一般用来炒菜。
喝茶是畲族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大多是自产的烘焙绿茶。
节日、祭祀和饮食习惯畲族非常重视传统节日。在节日期间,除了酒和肉,她还有某些传统习惯,在每个节日吃任何东西。如:三月三吃黑米,清明节吃清明节,端午节包粽子等。,但是无论什么节日都要做糍粑。除了杀鸡鸭,大人过生日也要做糍粑。畲家有句话:“大人的生日是一个臼,孩子的生日是一对蛋。”
祭祖时,两杯酒,一杯茶,三荤三素,六碗菜,不同季节加蜜饯。
畲族的婚礼很有趣。新郎由岳家迎接,岳家付饭钱。吃饭时,如果桌上没有物件,新郎必须一一说出。比如要筷子就唱“筷子歌”,要酒就唱“酒歌”,厨师也要一起唱,对象就出来了。晚饭后,新郎需要把桌上的物件一个一个唱回来。
客人上门,要先奉茶,一般喝两个菜。有句话说:“喝一碗茶是无情茶。”还有一句话:“一碗苦,两碗补,三碗漱。”客人只要接过主人的茶,就必须喝第二碗。如果客人渴了,可以提前解释,直到他对饮料满意为止。如果来访者是女客人,主人还会摆上瓜子、花生、炒豆、干菜等点心。
畲族的酒主要是自己酿的白酒和糯米酒。静宁山区还有一种绿色曲酒。白酒有明烧和暗烧两种。
典型食物她独特的典型食物有:卤姜;泡菜是畲族风味菜肴,通常用辣椒、姜、萝卜等腌制。,并被称为坏辣椒、坏姜等。端午节吃粽子,民间称之为号角;黑米,三月三的时令食品,是将黑米树(畲族语称为黑枝)的嫩叶捣碎,糯米浸泡在汁中煮制而成的黑色有光泽的黑米。都说吃黑米不怕蚂蚁咬。
历史上畲族人四处迁徙,物质生活特别简朴。他们“结庐山谷,杀毛为瓦,编竹为篱,砍树为户”,相依为命。通常住在茅草房和木屋顶的房子里。如今,随着畲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在建造小建筑。火龙和唐火是畲族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对。由于山区气候寒冷,加上严冬和腊月,全家人围坐在壁炉旁取暖。畲族山区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种植少,杂粮多。他们一般以红薯米饭拌米饭为主食。纯米饭只在招待贵宾时使用,他们喜欢吃虾皮、海带和豆腐。你喜欢喝“米酒”和“麦酒”。
畲族的传统服饰绚丽多彩。畲族的服饰崇尚青色,材质多为自织亚麻布。目前,畲族男子的服饰与汉族无异,而闽东、浙南的一些畲族妇女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衣领、袖口、右翻领镶嵌蕾丝,有穿短裤裹打底裤的习惯。尤其是女性的发型和汉族不一样。女生喜欢把红毛线扎在头发上,编成长长的辫子,戴在头上。已婚妇女通常佩戴饰章,即以红布手帕包裹一根小巧精致的竹筒,在其下悬挂一尺长、一寸宽的红绫。不同年龄的女性,老中青,头发里也有黑色、蓝色或红色的羊毛。冠上饰有圆形银质勋章,牌上挂有三枚小银质勋章;挂在她额头上,畲族人称之为龙髻,意为“三公主”所戴的凤冠(相传高辛皇帝将三公主许配给曾立下斩狗战功的潘虎。王冠上还有一个银簪,再戴上银项圈、银链子、银手镯、银耳环,就特别华丽耀眼了。
解放前,畲族的婚姻家庭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至今仍保留着朴素的婚俗。一般来说,同姓是不结婚的,但民族内部的潘、兰、雷、钟四姓是结婚的。原来,外婚是畲族的传统婚俗。然而,由于历代统治者的民族压迫和歧视政策,畲族和汉族之间的婚姻是被禁止的,这曾是畲族内部的一种宗族统治。解放后,随着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的实施,畲族与汉族的通婚日益增多。在古代,畲族青年男女有自由恋爱的传统,以唱歌的方式结婚是她祖先的习俗。但随着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受到汉族婚姻观念的影响。解放前畲族婚姻的封建买卖安排十分严重。解放后废除,现在畲族青年男女基本可以自由恋爱,自主结婚。葬礼的形式是土葬,保留了重葬的习俗。
畲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农历四月的龙舟节、七月初七、立秋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此外,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是畲族的祭祖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