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如何养生

(一)静思少忧,修身养性。

中年知识分子不能没有目标和追求,这对于中年知识分子充分享受生活中的真正乐趣,从工作和事业中获得强大的精神支柱是非常必要的。而且理想信念可以有效防止心理和生理机能的过早衰老,有利于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心情。但是,中年人的生理特点和来自社会、家庭生活的沉重负担,很容易使中年人陷入抑郁、焦虑、紧张的状态,会消耗精气,损伤心灵,引发各种心身疾病。所以,人到中年,要注意“强而不争”,适当“养心”,不要太计较名利,以免为生活琐事而过度损伤心智;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心理调节,合理用脑,使自己的精神和情绪始终保持乐观顺畅。为了避免和减少有害情绪的侵扰,我们可以有意识地采取一些防御措施。比如当我们焦虑、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向亲朋好友倾诉苦闷,或者适当参加一些文体活动,让自己的焦虑得到宣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

中年知识分子应该保持或发展一些爱好,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以防止不良情绪的产生或加重。工作和研究之余,可以听听音乐,看看电视,和孩子说说笑笑,聊聊天,享受天伦之乐;可以种花养鱼,画画练字,增加生活乐趣,摆脱思想烦恼;逐渐养成安静地坐一会儿,什么都不想的能力和习惯,必要时让自己跳出紧张的精神氛围,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生活在愉快、放松、充满活力的环境中。此外,还应适当注意自己的外表,使自己的服饰趋于年轻化,这样有利于精神振奋,保持开放的心态和旺盛的斗志。

(2)量力而行,不要过度劳累。

中年人正值壮年,大多要肩负行政或科研的重担。他们生活中还要赡养老人、抚养孩子、安排家庭生活,普遍处于长期“超负荷运转”的状态。为了在短时间内完成额定的工作,许多中年人不知疲倦地工作,废寝忘食,缺乏适当的休息和休养,过度劳累,导致过度劳累,身心疲惫。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中年人要善于在保证营养充分摄入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安排作息,量力而行,停止超负荷运转,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合理安排工作是最积极的休息方式。对于各种繁重的工作事务,宜分清轻重缓急,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完成。这样,在某一阶段的工作完成后,可以有一定的时间,采取适当的措施,让身心得到短暂的休息,防止疲劳日积月累,损害身心健康。如果分阶段进行日常工作,也能从阶段性成果中获得快感,有利于精神和体力的快速恢复。

下班后休息的方式有很多种,一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工作安排灵活选择。从繁忙的日程中抽出时间,利用各种机会适当运动,是一种省时有效、积极主动的休息,比如做课间操、椅子操、上下楼梯等活动。中年知识分子,无论是从事教学、长期站立,还是做研究,都是久坐不动,少动的。他们在用脑的同时,也容易因为某个姿势持续时间过长而出现局部肌肉疲劳和紧张。这时候单纯的坐着调理往往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精神和肌肉的紧张,而适当的运动可以通过改变大脑与身体、四肢之间原有的关系,获得很好的消除局部紧张和疲劳的效果。此外,可以利用等车、乘车的时间,做一些叩齿、咽口水、提肛等保健运动;还可以每天下班后做一些有益的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比如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玩游戏、学汉字、画画等。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是中年人防止疲劳、恢复精力不可或缺的条件。所以中年人不要因为工作或者研究经常开夜车,更不要通宵达旦的工作或者夜生活。

(3)预防疾病和早衰。

人到中年,生理机能日渐衰退。长期而沉重的工作生活负担,使中年人的体力消耗达到了相当的程度,身体适应外界环境和抵抗疾病的能力逐渐下降,各种疾病侵袭身体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此,中年人应加强防病防早衰意识,掌握一定的防病治病方法,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疾病和衰老虽然不同,但两者密切相关,即疾病促使人衰老,衰老容易生病。衰老在理论上可分为生理性衰老和病理性衰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单纯的生理衰老几乎是不存在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机能逐渐衰退,同时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慢性病。正是由于衰老和慢性病的相互循环,大多数人并没有活到中医和现代医学推测的120岁以上。在衰老过程中,早衰受疾病影响明显,身体机能过早出现衰老迹象,寿命一般在60岁以下。这在知识分子中也不多见。根据国家体委的调查,中国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只有58岁,比我国人口平均寿命68岁少10岁。说明预防疾病和早衰对中年知识分子的身心健康和长寿非常重要。

中医的一贯思想是“未病先治”,认为“病成了药再治,乱了再治,为时不晚。”这种未病先防,病后早治的认识,对今天的医学影响很大。中年人要充分认识人的生命、生长、强壮、衰老、自给自足的自然规律,不能高估自己的身体承受能力,轻视日常生活调理和定期健康检查。虽然有时候会觉得不知所措,但还是像年轻时一样,靠激情和冲动来应付日常工作。中年人的工作量往往会挤占他们锻炼和调节生活的时间,这是中年人健康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注意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保健,是中年人预防疾病的首要措施。日常生活的保健涉及的范围很广,比如饮食调理、睡眠保健、体育锻炼、日常作息、保健等等。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疾病,中年人应该对自己的健康给予足够的重视。很多慢性病都会以某种方式在身体的某些部位体现出来。所以,中年人经常关注自己的体重、面色、排便、睡眠、饮食、精力等方面的变化,如果有异常表现也要认真对待。因为大多数疾病在开始时都有相应的症状,中年人应该以此为预警信号,及早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诊治。由此看来,中年人也应该学会掌握一些相关的医学知识,以科学的态度关心自己的心理和生理表现,积极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