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关于留守儿童和空巢的研究文章?
一是阮湾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现状
据了解,阮湾村华山洪湾共有17户80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9人,占总人口的11%,无子女空巢老人3人,占60岁以上人口的33%。儿童21人,其中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2人,约占儿童总数的9%。虽然从统计上看,这个海湾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比例并不是很高,但通过我们对他们的深入采访,我们发现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空巢老人”问题
1,生活简单艰难,生活环境不太好。我们在调查和采访中发现,“空巢老人”的饮食普遍非常简单,他们只想温饱,尤其是在农忙季节。因为年代久远,无法修缮房屋,有的房屋年久失修漏雨,有的布满灰尘和渣土。这景象令人同情。最典型的是胡忠秀的婆婆,82岁,体弱多病。全家人都出去打工了,家里只有她和一个十几岁的孙女。全家人全靠她瘦弱的身体抵抗,看着她步履蹒跚不是滋味。
2、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除了年龄特别大、行动不便的“空巢老人”,一般的“空巢老人”还在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有的70岁以上还在从事体力劳动,比其他老年人更紧张。有一个眼睛有残疾的老人。妻子因病去世,他不得不背债种田。难度可想而知。
3.肩负着抚养教育孙辈的重任。教育孩子本来就是年轻父母的事。然而,由于他们的孩子大多在外打工谋生,所以他们的孙辈的阅读和教育任务就全部落在了他们生活在农村的祖父母身上。目前,由于农村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较低,他们大多数只是为子女提供温饱。至于学习,心理,性格,道德教育,他们也只能听之任之。照顾孙辈是他们力所不及的,有的甚至自己照顾自己,大大增加了空巢老人的生活负担和精神负担。
4.生活中的孤独和缺乏关爱。人老了怕孤独,农村老人过惯了苦日子,对物质要求不高。在满足温饱的情况下,老人往往渴望子女的亲情,不在乎子女的钱和物。尤其是独居老人,他们无处诉说,诉说苦难,非常孤独。同时,因为孩子不在身边,我非常害怕生病。因为卧病在床,没有孩子照顾,也没有端茶送水的人。生活极其不便和艰难。
(二)“留守儿童”问题
1.“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令人担忧。“留守儿童”年龄小,自制力差,需要有效的监管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目前,一些“留守儿童”代代由爷爷奶奶抚养,满足老人对子女的各种要求,无论合理与否,使得“留守儿童”缺乏精神道德教育和引导;有些老人因为观念相对保守落后,对子女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一些老年人与子女沟通困难,缺乏相应的文化知识和不科学的教育方法,难以对子女的学习进行帮助和辅导,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子女的健康成长。
2.“留守儿童”课余生活差,家务负担重。“留守儿童”除了和朋友一起玩,几乎没有什么课外活动和爱好,也没有人参加收费高昂的课外爱好辅导班。他们不仅课外生活贫乏,还要承担繁重的家务和生活压力。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他们的智力发展和性格培养基本来自学校教育,缺乏家庭教育和培养。
3.“留守儿童”的生活存在很多隐患。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家,缺乏及时有效的家庭监管。另外,他们年纪小,头脑简单,明辨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低。而爷爷奶奶等临时监护人由于年老体弱,无法认真行使对孩子的监护权,安全保护意识不强。导致留守儿童得不到及时救治,经常遭受意外伤害。儿童的安全状况存在很多隐患,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4.“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和心理是有偏差的。农民工期望孩子的教育来自学校。然而,由于学生人数多,教学任务重,教师很难从心理上关爱“留守儿童”,也很难与家长沟通。由此,大部分“留守儿童”的自控能力差,生活习惯差,表现为不听养父母的指令,顶撞祖辈,一意孤行,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拒绝接受管理,说假话,成为“问题”
二、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
(一)解决“空巢老人”问题的对策
1.加大农村老年法的宣传力度。为了更好地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我们应该加大对老年人法和有关老年人优惠政策的宣传和实施力度,不仅让子女明白尊重和赡养老人是他们的义务,而且要让全社会形成帮助和尊重老人的良好氛围,让更多的老年人在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中享受到实惠, 医疗保健和维护老年人权益,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关心和帮助老年人的社会风尚。
2.拓宽集中供养范围,建立有偿服务机制。现在农村集中供养仅限于五保老人和孤儿。“空巢老人”无法进入行列,应适当拓宽集中供养范围,特别是对农村的老年“空巢老人”,建立有偿服务机制,并为其子女提供生活补助到供养机构,使老年“空巢老人”得到妥善照顾。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鼓励外来人口回乡创业。政府要因地制宜,找准村民致富的路子,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特别是应该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鼓励一部分农民工回乡创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减少“空巢老人”的数量。
4、建立农村公共医疗服务体系。因为村里的房子都是分散的,尤其是“空巢老人”得了重病无法去医院,甚至没有人知道。应建立农村公共医疗上门服务体系,实行区域管理,与村医、乡镇卫生院签订责任书,定期为“空巢老人”免费体检,重病时减免一定费用。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5、建立党员、干部的强制监护和帮助制度。村党支部、村委会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对村里的老年“空巢老人”进行登记,实行自愿监护帮扶“一帮一”制度,既给予物质帮助,又给予精神慰藉,解决老人孤独感。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
1,强化家长责任。家长要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努力创造条件弥补家庭教育缺失对孩子的不利影响,正确处理打工致富与孩子教育的关系。建议父母外出打工时,尽量留一个人在家抚养教育孩子,或者尽量带孩子去当地学校。如果不能带孩子,要通过电话、写信等方式与孩子沟通,关心孩子的成长,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同时,家长要与学校老师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情况,及时引导教育,防止孩子滋生消极思想倾向。
2.解决“留守儿童”的入学问题。解决“留守儿童”的根本措施是终结“留守儿童”。要把解决“留守”问题作为当前“三农”的另一项重要任务,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制定出台各项政策措施,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改善其就学条件,让“留守儿童”与父母同住,与城市儿童共享城市文明。
3.充分发挥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监护作用。由于农民工个人和家庭的原因,一些农民工子女仍然坚守在农村。因此,加强对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关爱,应成为当前农村教育的一项重点任务。一是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相关信息。农村学校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对“留守儿童”的情况进行详细调查,主动与他们联系,并及时向他们的父母和监护人报告他们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以达到学校和家庭共同教育的目的。二是扩大农村寄宿制学校规模,重点吸引“留守儿童”住进寄宿制学校。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和同学中成长,让留守儿童得到更多的守护、关怀和爱,感受到学校是一个温暖的家。三是加强对农村学校教师的培训,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积极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让他们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自信心,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加大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成长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市委、政府、相关部门和全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加强舆论宣传,特别是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目前,鄂州市妇联开展了“爱心妈妈”、“爱心先生”、“留守儿童”活动,使全市“留守儿童”得到了亲情和关爱。希望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关注“留守儿童”,让他们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两个特殊群体问题。它们解决得好不好,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也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素质和国家的未来。因此,我们认为,要真正解决“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农村有农村的优势。我们建议政府想办法发展农业生产,加大对农村的财政和科技投入,让更多有知识、有文化、有技术的劳动力留在农村进行农业开发,让他们在农村挣钱,既不会影响他们的富裕,又能照顾老人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