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1999 65438+2月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3届会议投票,重庆大足石刻中的5座摩崖造像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重庆大足石刻进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足石刻位于四川省重庆市,涵盖大足县、潼南县、铜梁县、璧山县。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代表中国唐宋时期的石雕艺术。大足石刻是大足县石窟艺术的总称,以摩崖造像为主。大足石雕群共有石雕70余尊,共计654.38+万余身。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它们主要是佛教雕塑,儒家和道家是中国晚期石窟的典范。它们规模宏大,艺术精湛,内容丰富,可以和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齐名。
位于中国山区的大足石刻,由于交通不便,躲过了过去战乱的浩劫和人为破坏。它们有很高的文物、雕塑和旅游价值,尤其是北山和宝顶山的摩崖石刻。
北山的悬崖(石窟)石刻位于大足县以北两公里处。出土于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五代两宋以后,佛湾、营盘坡、观音坡、北塔寺、佛尔岩等地造像近万尊。长500多米,* * *编为第290窟。其中碑碣6座,碑刻造像55座,经典建筑8座,银刻亭1座,石刻364座。
北山石刻最集中的是佛湾造像,290号龛。在长300多米,高7米的悬崖上,有6块石碑,55个碑刻和雕像,8座建筑,一幅文殊问病图,264座石雕。佛湾的佛像雕刻精细,造型优美,风格独特。“心车洞”中的“普贤菩萨”造型精美,被誉为“东方维纳斯”;“藏经转轮洞”称为“石刻宫阙”;《韦君靖碑》、《蔡京碑》、《古诗碑》为世界所独有,既是书法珍品,又是史料的补充,价值巨大。佛湾的石刻分为两个区域,南部区域多为晚唐五代作品,北部区域多为宋代作品。晚唐作品中,人物端庄丰满,气质浓郁,衣着朴素,线条流畅。五代作品精美绝伦,精美多彩,服饰由简到繁,逐渐摆脱外来文化的影响,具有石雕过渡时期的特点。宋代作品的民族特色已经非常突出。
宝顶山悬崖(石窟)距大足县城东北15km。石刻的创始人是赵志锋,一个著名的僧人,在宋和蜀。始建于南宋惜春六年至淳祐九年(1179-1249),历时70余年。石雕是* * 65439。保定山是佛教圣地之一,有“峨眉上朝,保定上朝”之说。
大佛湾是一个深马蹄形的山湾,分东、南、北三面雕刻,先以小佛湾为蓝本,再在此雕刻。一座由19组佛教故事组成的大型群雕,15O00多尊塑像,设计精巧,但无一雷同,打破了“千佛一面”的说法。宝鼎觉远洞,为全石挖掘而成,宽敞得像一个房间。洞穴的主壁上雕刻着三尊佛像。主佛前有一跪菩萨,低头闭目,恭敬虔诚。左右壁为十二圆觉菩萨,坐于莲花台上,美丽庄严,姿态各异。衣服和肌肉都是真的,像薄纱一样,裙装流畅自由。雕刻的亭台楼阁、人物、鸟兽、花木、幽泉、壁间怪石,几乎都是写实的作品,是大佛湾雕刻的精髓。巨型雕塑30余座,包括:业障之轮中的六大司、浩瀚宝亭、华严三圣像、千手观音、释迦牟尼涅槃圣舍利、九龙王子浴、孔翠明石经转化、父母恩慈转化、大方便佛感恩经转化、六耗图、地狱转化等。以佛经故事为主题,放在雕像旁边。
大足石刻不仅有巨大的佛教造像和完整的道教造像,还有石窟中罕见的纯儒教造像,也有不少“三教”“两教”结合的雕塑。大足石刻的这种文化现象,作为一个实物例子,反映了中国文化史上儒、道、佛三家长期以来的斗争与融合。到了宋代,“三教合流”思想“儒道佛皆圣”、“惩恶扬善,共治”的局面得到巩固。
大足石刻,“佛经所载,无一例外”,在艺术上达到“神的人化与人的神化”的高度统一。
大足石刻贯穿千年,融佛、道、儒于一体,造像精美,完整率高。同时还有654.38+0.5万字以上的石刻碑文,如经书、旁题、颂词、笔记等。,多为金石学史上的杰作,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艺术宝库,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在中国古代石窟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国内外被誉为东方艺术的一颗神奇明珠,天才的艺术,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