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养生方式?

1,吃粽子,注意一下。

说到端午节,最直接的联系就是粽子。粽子食材丰富,叶香糯米软,是节日的美味,让人食欲大开。中医认为糯米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吃粽子有清热除烦、助脾开胃的作用。

但粽子属于高热量食物,不易消化,吃的时候要注意量的控制。暴饮暴食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对于脾胃阳虚、寒性虚寒的人,不宜多吃粽子。另外,粽子最好是喝茶吃,可以帮助吞咽和消化。

2、熏艾叶、驱蚊剂

民间有句谚语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草。”艾叶作为常用中草药,性温,具有散寒除湿、温经止血的功效。同时,其茎叶中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驱赶蚊蝇,净化空气。研究表明,艾叶熏蒸产生的烟雾能抑制空气中病毒和细菌的传播,对人无害。

除了熏制,艾叶被捣成绒,制成艾条和棒。外灸能散寒止痛,温气血。需要提醒的是,患有鼻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人,要慎用艾叶熏制,以免引起过敏,加重症状。

3、佩戴香包避免瘟疫

戴香包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专家表示,为了清香、驱虫、避疫,香囊中往往会填充一些具有“香秽”功能的中药,如丁香、白芷、藿香、紫苏、薄荷等。都含有强烈的挥发性物质,能提神醒脑,振奋精神,舒筋活络,疏通九窍,预防瘟疫。

现在市面上卖的香包成分都不太一样,不管是哪一种,购买的时候都要鉴别选择。过敏体质的人,最好不要戴。此外,孕妇应慎用香囊。

4、喝药酒,祛湿祛邪。

说到端午喝酒,印象最深的就是雄黄酒。但专家提醒,雄黄是有毒中药,会对肝脏造成损害,一般不建议直接饮用。可以用黄酒和吴佳酒代替。中医认为黄酒性温,生喝可以治疗天气炎热引起的厌食、烦躁。热饮可以缓解风湿性关节炎、腰酸背痛、手脚麻木。

刺五加即刺五加,性味辛、苦、温。切成丝,放入装有白酒的容器中浸泡约10天。不过,药酒虽然有防病治病的功效,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比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对酒精过敏的人、有肝肾疾病的人。

5.划龙舟,练腰肌。

端午节是最传统的民俗之一,不仅有趣、过瘾,而且有非常好的锻炼效果,特别有利于久坐的工作者。专家认为,划龙舟对久坐人群的腰肌劳损、肌肉僵硬、椎间盘突出等健康问题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端午节习俗中的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