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石怎么治疗?你能吃什么?
胃石是由摄入的动植物成分、毛发或某些矿物质在胃中未被消化而凝结成块状而引起的。常见的有柿子、黑枣、山楂等。柿子胃石的成因一般认为是柿子中含有丰富的鞣酸,在胃酸的作用下生成一些不溶于水的沉淀物,与果胶和食物残渣粘合形成凝块。山楂含有丰富的果胶,在适宜的PH值下能胶凝,在胃里凝结成块,产生结石。进一步研究证实,空腹食用生山楂后喝茶、饮酒、多吃增加胃液酸度的食物是山楂胃结石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
胃石形成后,多数患者有上腹部不适、饱胀、恶心或疼痛;部分患者出现类似慢性胃炎的症状,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隐痛、反酸、烧心等;部分患者可并发胃溃疡;1/3胃柿石患者可触及上腹部活动的硬包块。如果患者有上述症状和体征,居住在柿子产区,有空腹吃大量柿子,尤其是涩柿子的病史,一般诊断是可以确诊的。如果对诊断有疑问,X线胃造影术或胃镜检查是可行的。以往治疗胃柿石多采用中药溶石或手术取石。随着纤维内窥镜治疗的发展,
对于初期病情较轻的患者,可服用大黄苏打片5片,每日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