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胃气为什么是脉气之根?
《论胃虚寒热生死逆脉证法》说:“胃为人之本,胃强则五脏强。”可见,胃的纳化功能是历代医家突出和重视胃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的根本依据。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李东垣提出了“人以胃气为根本”,指出:“有胃气者,气也富,气也健,气也运,气也清,气也健,气也阳”(脾胃虚弱导致九阻),即胃气的吸收分解功能是营、健等气产生的基础。
张介宾在《净月全书·脾胃篇》中说:“胃气与人无处不在,即脏腑、声感、脉象和身体都有胃气。胃气失则凶。”虽然这里不可避免地存在类比联想,即根据胃气、饮食营养与生命功能的关系,认为生命功能旺盛的体征为胃气,而生命功能衰退的体征为胃气少或无胃气。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胃气与其外在体征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总的来说,胃气作为脉象基础的概念的形成有四个方面:
第一,脉气的根源来源于五脏,五脏的功能活动依赖于胃气;
二、脉中血气源于水谷之气,源于水谷的祖传之气促进脉中血液循环;
第三,肺气附于胃气,促进脉气运行;
第四,胃气运化脉中的污浊真气。
事实上,脉以胃气为基础的问题在《黄帝内经》中已有明确论述。首先,《黄帝内经》不仅认为脉中气血源于胃,如灵枢玉版所言:“患气者,为谷也。山谷里注射的东西也在胃里。胃,水谷的气血之海;行于海者怒,天下也;胃中有气血者,通隧道。”《灵枢·五味》也说:“胃为五脏之海,水谷入胃,五脏皆观胃中之气...谷始于胃,精微始于胃二焦,以此灌溉五脏,更不用说二行,运行守之道。”在胃是气血之源的生理学认识基础上,构建以胃为中心的循环系统,即中医经络理论体系的循环模式:气血运行始于手太阴肺脉,手太阴脉并非始于肺,而是“始于中焦”。五脏与十二经脉相互联系形成的循环圈后,又回到肺。
在上述理论构想中,假设心脏和脉搏跳动的动力来自胃,是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所获得的力。如《灵枢·动态传》说:“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入肺,肺气从太阴而动,其行也以息为基础。所以人在呼吸的时候又在动,无休止的呼吸,所以动而不停...足为阳明,何必动?齐波说:胃气入肺...此胃气不可过阳明。”《苏文平任气象论》更明确地指出:“胃之大络称为里虚,贯穿络脉与肺。起于左胸,其脉充满气。”心尖搏动位于左胸及其动态服装之下,被解释为胃大络脉的搏动。所以虽然是五行中的“心主血脉”,但在实际的病理解读中往往可以看到它与胃的关系非常密切。
可能正因为如此,《俞素文集珍藏论》指出:“五脏皆盛气于胃。胃是五脏的基础。脏者,不能致手太阴,必因胃气,甚至手太阴。”所以就形成了脉象以胃气为基础的概念。有意思的是,早些年有学者通过对寸口、杨颖、昭阳等处血流能量、供氧能力、调节能力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分析,认为脉象的“胃气”是血液流动满足全身需要、维持代谢活动的能力。可见,脉象以胃气为基础这一概念的形成,源于对胃是气血生成之源及其循环中枢,胃气是心脏和脉搏跳动的动力源的认识。
《黄帝内经》详细论述了脉象与胃气的关系,《苏文平人气象学》指出:“人以水谷为基,故拒水谷则亡。脉无胃气则亡。所谓没有胃气的人,其实真的有隐脉,也不可能有胃气。”并提出以胃气的多少为标准,判断五脏四时的高低、病况、死脉。关于胃气在脉中的征象,《俞素文集珍苍论》指出:“脉弱滑,谓之胃气。”《灵枢·钟石》认为:“邪灵亦紧而病,五谷亦温。”清湛《冯秘笈》中明确记载:“脉以胃气为本,无胃气则不利,不利则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