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来治病的?还是用来养生的?——转载自赵卫民
中医对很多人来说似乎是一种养生手段,但其实中医是用来治病的,它强调的是立竿见影。你做不到这一步,只能说明你的水平比较差。当然,中医也可以用来养生,但这绝不是中医的主要目的。为什么现代人普遍把中医当成养生手段?当然,现代人的水平普遍较差,大家都认为疗效比较慢。还有一个原因是中医治病风险大。真正高水平的中医,基本都是吊着脑袋在裤腰带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因为中医讲究的是大毒治大病,小毒治小病,而且无毒不治病。面对重疾,往往需要大毒,这个风险比较大。一旦诊断出问题,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为了规避风险,绝大多数中医用的是不痛不痒的中药,也能治病,但是见效慢。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历代中医都愿意养生而不是治病。中医和西医不同,西医是用外力,比如手术,药物,把病变细胞去除,这就是西医的全部。中医靠的是整体的力量,用各种治疗方法来恢复整体的管理,因为根据局部的自然规律,只要我们恢复整体的管理,病变的细胞就会在整体力量的控制下得到康复。如何才能恢复整体管理?那就是平衡。中医告诉我们,人一出生,各组织就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各组织供血不对称。供血多了,相应的组织细胞就会过度活跃,供血少了,相应的组织细胞就会功能减退。外部世界存在于不断的变化中。当它加重人的体质偏食,使之偏上时,人就会感到不适,甚至发生细胞病变。中医是怎么治病的?然后做一个诊断,看组织是功能亢进还是功能减退,功能亢进或者功能减退多少。是机能亢进,中医用方法来抑制,中医称为祛邪法;功能低下,所以中医用方法来支撑,中医称之为扶正法。当身体平衡了,所有的疾病都消失了。中医养生不同于中医治疗,治疗的重点是平衡身体的偏向和中医的偏向。这时候对于偏倚较大的组织,就需要使用偏倚较大的中药,而这些中药往往有毒,使用时要谨慎。但是养生就完全不一样了。它用的是偏小的食物或者药食同源。虽然偏倚很小,但是可以通过量的积累来平衡机体的偏倚,也可以治病。作为一个有良心的医生,当然要急治病,先治标,这样才能用偏差大的中医快速平衡身体偏差。只要缓解了大的不平衡,不适的症状就解决了。但由于是偏性药物,所以副作用比较大。因为它虽然缓解了身体的大失衡,但也产生了一些区域的大量小失衡。这时候就需要中医调理,在众多失衡中找出主要矛盾,用偏差相对较小的中医来平衡。这往往是中医的第一、二、三诊。当然,中药疗效差,见效慢,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的中药缺乏保护,治无功是大罪。在这种情况下,中医要明智地保护自己。当然,他们应该使用更多不痛不痒的中药。虽然有疗效,但是疗效慢,让很多人以为中医是用来保养的,不是用来治病的。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