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管理家庭的八字公式
1,预定
读书。读书可以改变气质。“学者第一要有志气,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我不要一代富,我希望一代有学者。”你必须学习,但这是唯一的事情。
“忠厚传宗接代,诗书长存。”古人强调读圣贤书,把读书看作是获得成功的机会。曾国藩认为,读书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智慧和修养,使家业得以巩固。
2.蔬菜、鱼和猪
农民要像农民一样,在家种菜养鱼养猪。这是一种常见的勤俭持家的家风。在外面看,有一种愤怒,有一种傲慢。园子里有菜,池塘里有鱼,栏里有猪,生活基本有保障。曾国藩讲究勤俭自给。如果你努力工作,持家有方,你就会丰衣足食。
3.早晨
早起对农民来说,早起是非常重要的。他们日出时工作,日落时休息。早起可以争取更多的时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曾国藩很注意早起,给自己列的“十二课”中有一条就是早起。他认为“呆在家里是以不起床为基础的”,绝不允许孩子睡懒觉。
4.全胜
曾国藩对“扫荡”有两个定义。首先是扫院子,干净整洁。另一层意思是扫除内心的贪欲,也就是净化心灵。
5.试验
牺牲。祭奠先人,慎终追远,民德重归厚。孝道是中华民族非常推崇的。孝为先,祭祖也是孝的一种表现。所以曾国藩认为,祖宗虽远,祭祀必须诚心。
6.产科学士
人们以无价之宝对待他人。强调要善待亲戚邻居。中华民族讲究和谐。“在国内没有朋友真的是第一恨”。“古代没有与宗族、乡党为敌的圣人。”春风下雨了。善待自己的亲人和邻居,“钱酒是远亲,火、劫、抢叫出邻居”是曾国藩对“宝”的理解。
曾国藩简介
1,生活
曾国藩(1811年165438+10月26日~1872年3月12),原名子承,字伯翰,湖南湘乡人。中国,晚清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文学家,晚清汉族地主武装湘军首领。
曾国藩于道光十八年(1838)入国子监。后升任内阁学士、兵部侍郎、礼部侍郎。咸丰二年(1852),奉命南下主持乡试。途中,他母亲去世,被允许回老家。曾国藩善于谈论“道德”和“仁义”,推崇朱成的理学。
咸丰三年(1853),奉命组建湖南向勇,即“湘军”。次年,田家镇大败北伐太平军。同治三年(1864)攻陷天京。次年,奉命北上镇压捻军起义。同治五年(1866)被清廷授予“义勇军”称号。
同年,江南制造局成立。在此期间,曾国藩还在安庆大营设立了官方办学局,重印经典。同治六年,曾国藩拜大学士。次年,出任直隶总督。同治九年(1870),奉命查处“天津教案”。同治十一年(1872),曾国藩病逝。
2.贡献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他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军械学校,安排了第一批留美学生。
以曾国藩为首的汉族地主派的兴起,推动了清代地方官员中满汉比例的变化。“外轻内重”的局面开始出现。曾国藩还在晚清创立了古文“湘乡派”。他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