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找影评?
在《舌尖上的中国》之前,央视已经制作了很多优秀的纪录片。80年代的长江故事,90年代的望长城,新世纪以来的故宫、新丝路等。这些纪录片大多以历史人文为题材,从宏观角度展现中国的文化和历史。而《舌尖上的中国》则从食物的角度出发,通过食物的融合,展现了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以微观的方式展现了中国普通人在美食背后的生活。在这方面,《舌尖上的中国》更接地气。
《舌尖上的中国》不是单纯讲述美食的纪录片。它从自身题材的特殊性出发,通过中餐的诸多方面,延伸出多角度、多元化的观赏效果。中国人的生活状态、传统价值观、中国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等元素都通过美食背后的故事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舌尖上的中国》共7集,每集都有一个主题。每个主题的主线都采用了碎片化的剪辑方式,在不同地域之间进行组合和嫁接。无论哪种剪辑,影片都是把视角投射到全世界的普通人身上,他们大多以家庭群体的身份出现在影片中。云南大理的老黄和儿子一起腌火腿;湖北省嘉鱼县专业挖藕的两兄弟;作为一名专业摄影师,白波只能在过年的时候回家和家人一起吃饺子。已经在北京定居的金顺姬回到家乡,和母亲一起学习如何制作泡菜...几乎每一种食物背后都有一个家庭,承载着家庭的幸福和温暖,体现着浓浓的人情味。舌尖上的中国讨论的问题不仅仅是“吃”这么简单。它以饮食为媒介,通过对食物的简单细腻的描述和对人与食材关系的精妙理解,悄然传递着中国人在几千年的劳动中所产生的智慧思维和味觉审美。每一道美食都能勾起观者深深的思乡之情。这些都让这部纪录片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
对于长期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来说,舌尖上的中国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足不出户窥视外面世界的窗口。那些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风土人情、民族仪式,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奇特新奇的世界,对于深处的世俗都市人来说,绝对是一场奇观展示。在第一集《大自然的馈赠》中,卓玛和她在香格里拉的女儿凌晨3点步行到30公里外的原始森林采摘松茸。松茸出土时,卓玛马上用地上的松枝盖住了菌坑。只有这样,菌丝才不会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族人小心翼翼地遵守山林的规矩。一方面,我们不禁对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美味感到崇敬,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神秘。另一方面,我们感叹大自然与人类长久以来的和谐相处。
《舌尖上的中国》从2011年3月开始拍了半年。这是中国第一部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纪录片。剧组横跨中国60多个地区,覆盖中国所有地区,包括港澳台。在中国,大概除了央视之外,没有其他耗费人力物力的大型拍摄了。但央视作为代表国家形象的主流电视媒体,成为宣传国家意识形态的喉舌,其声音必然带有某种国家机器或意识形态。作为央视拍摄的纪录片,必然会有主旋律的声音。
本片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以平视的角度反映普通人日常生活的触动,更容易引起观众的情绪歌唱。每一位观众都能从这些最民生、最贴近自己的食物中,体会到食物刺激味蕾带来的快感,从而读出一种来自草根的力量。影片中普通劳动者的欢声笑语、安居乐业的淳朴百姓、小商贩的幸福自足,显然与中国的现实格格不入,但影片却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在这个理想的乌托邦中,观众暂时忘却了现实中的苦闷和不满,试图在这个美好的乌托邦中寻找一丝心灵的缝合和精神的慰藉。
在当今中国,当食品安全存在严重隐患,当地沟油、毒奶粉、瘦肉精、苏丹红、皮鞋胶囊等等一次又一次挑战大众心理防线的时候,《舌尖上的中国》这部以食品为幌子宣扬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真善美的纪录片正当其时的问世,让人沉醉于影像中的美食而流连忘返,暂时忘却了现实中的种种苦难。这种形象的造梦力量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对民众的控制如出一辙。
根据一些主流观点,这部纪录片的全部内容可以用一句歌词来表达:“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精神饱满地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看看影片中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卑微的普通人,生活在农业文明中,过着简朴生活的人们,继承了前辈和祖先留下的智慧和手艺的工匠们。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感叹“这个民族真伟大”,然后,我们会有一种民族自豪感。
对于一部纪录片来说,《舌尖上的中国》呈现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平视角度,展现了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但这种类似主旋律的温情表达,却刻意隐藏了现实中的真实面目。或许,我们不要指望央视纪录片能完成现实中更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