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膳食营养是什么概念?

天人相应的整体营养理念贯穿于中医的各个方面。它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以及人体与自然界和社会的关系。中医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六腑为附属的有机整体,是由“五脏归五脏,外络连四肢”的经络系统作用形成的。“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的基本观点贯穿于对疾病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诊断和治疗的阐述之中。

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自然界有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大自然的变化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人体可以主动应对大自然的变化,也可以主动改造大自然。比如,春温、夏热、夏长湿、秋燥、冬寒是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人体相应地产生春、夏长、夏长、秋收、冬储的变化。如果人不能对四季的这些变化做出适应性的调整,疾病就会发生。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在早晨的阴阳消长中适应性变化。例如,人体的阳在白天趋向于表里,在夜晚趋向于向内,而疾病则有“丹田慧安,Xi叶佳好”的变化。生活在当地不同地区的人们对当地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有一定的适应性,有些地方病与地理环境密不可分。正是由于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医在治病防病时要求“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阴阳调理阴阳的均衡营养观是对自然界中一些相互联系的事物和现象对立两面的概括,即包含对立统一的概念。尹和不仅代表着对立的事物,而且可以用来分析事物内部对立的两个方面。凡是轰轰烈烈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暖的、光明的,都属于阳;相对静、内向、降、寒、黯都属于阴。“阳气,阴成形。”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阴阳的消长是相互制约、互为根源、相互利用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中医认为,人体的上下、内外、内外、前后、五脏六腑之间,都包含着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人体的生理功能也是阴阳和谐的结果。如果阴阳因为某种原因有优劣之分,身体就会表现出一个病理过程。因为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因是阴阳失调,任何疾病,尽管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但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是调整阴阳,恢复相对平衡。不难看出,掌握阴阳变化规律,围绕调节阴阳开展饮食活动,保持身体“阴阳秘”是传统营养理论的核心。饮食保健、治疗和康复措施也是在调节阴阳的基本原则指导下建立的。

传统的饮食保健和治疗可以概括为补虚泻实两个方面。如补气养血、滋阴壮阳、填精生津,可视为补虚;解表、清热、利湿、泻下、散寒、祛风、燥湿可视为腹泻。要么进补,要么拉稀,都是调阴阳,平周期。饮食要忌口,中医也是以阴阳平衡为出发点,有利于阴阳之秘,反之亦然。比如痰湿体质的人要避免吃油腻的油;木火体质应忌辛辣食物;对于阴虚阳亢的老年人,应避免食用大热补之品;对于发育中的孩子,如果没有特殊原因,不宜过多补充;对于部分患者,如皮肤病、哮喘患者,应避免虾、蟹等海鲜;胃寒患者忌食生冷食物。其实质是防止“实”“虚”导致的阴阳失调的弊病。总之,要体现“虚则补”、“实则泻”、“寒则热”、“热则寒”的原则

此外,在食物搭配的准备和饮食的调整上,中医也注重调和阴阳,使忙乱的饮食没有寒来暑往、升降无常等缺陷。比如做鱼、蟹的时候,总是要加入姜、葱、酒、醋等温热的调料,防止这道菜吃了之后凉了,损伤脾胃。再比如吃韭菜助阳菜,往往配以鸡蛋滋阴,也是为了达到阴阳互补的目的。

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既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是社会的一部分。人和社会环境是辩证统一的。所谓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政治、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条件、工作条件、卫生条件、生活方式、文化教育、家庭友谊等社会关系。社会环境一方面为人们提供生活所需的物质,满足生理需求,另一方面又制约着人们的生理和心理活动。一旦人体-社会失去平衡,就会导致疾病,而随着医学模式的演变,社会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黄帝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方能长久”,说明中医从一开始就把人和社会看作一个整体,坚持从人和社会的整体来治疗和预防疾病。

这种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也体现在饮食和营养上。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代医生就认识到“味”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对人体的器官有着特定的联系和选择作用。此外,食物对脏腑还有“制”、“制”、“化”的作用。

中医根据天人合一的整体营养理念,常以食物补虚、泻实、调阴阳。自古以来,根据道教、佛教、儒教、医学和各种学派的古老学说,用人体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论来解释人体的生老病死规律,同时在没有人与自然相应规律的情况下,制定了身体休闲、饮食起居的各种措施。我们提倡不仅要注重饮食的全面,更要提倡天时、地利、人和。